三
窗外不仅可以看到四季变换,偶尔也能看到一种莫名的宁静与祥和。左右望去,各有一竖溜和我家同样的阳台窗户。眼光只要轻轻穿过另一重玻璃,便可看到各家窗户里的不同摆设。有摆设沙发也有陈列鲜花的,有在小桌上玩电脑也有在衣架上晾尿布的。每家的生活状态俨然不同,而窗户外表面宁静安详的状态却大为相似。这让我突然想起某博客上看到过的一副向日葵的照片。照片上每一朵向日葵都静静地朝着太阳独自而相互不干扰的开着。记得照片主人题词说,那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我数度思考着那个所谓的理想社会。那真的理想吗?在那宁静安详的表象下,是否还有隐忧?是否发生着不为人知的人性冲突?窗户里不同的摆设,是否是曾经争斗的结果?如果把每一个窗户比做一朵向日葵,她们在阳光下所感受的温度是否真如表面看起来那样相同?如果向日葵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那么相互之间是否就不存在某种联系?很显然,向日葵的孤独与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各自虽然孤独,但都植根于同一块土地,分享同一的阳光和风雨,因而长着一张相似的脸,它们一同生长一同消亡。{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
而那呈数状排列的能透过阳光的窗户,却包裹着不同的人、不同家庭的演绎人生。那样的人生有时很相似,但更多是不同。除了摆设,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惯,看问题的角度,甚至吵架的方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你无法估计,在那个窗户里的人是在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中生活着,而这种状态甚至连当事人都不见得能说得清楚,但她们相互之间是完全可以感受得到的。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个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这样的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的数列却通过各种不同的网络而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
那种联系尽管是看不见的,甚至是非常脆弱的,但每个窗户里的人都能通过各种渠道相互在发生着关系。甚至你打开电脑连上网线,你找到一个你认为很遥远却很亲近的人聊天,说不定那个人就住在你的斜下方的那个窗户里。他或她也正在异乎寻常的期待着他或她梦想中的相见。然而你只需拿起望远镜,就可以直接照看见他或她的眼睛和睫毛。那是一种难于言喻的美感,浪漫而富有现代气息,甚至有种偷窥**的刺激。当然除此之外,你和他或她走出玻璃窗后,兴许便是一场血淋淋的残酷而尔虞我诈的斗争,
人类总是处在表面温文尔雅波澜不惊的状态中,但在深似海洋一样的内心深处,却总是在相互撞击着,随时因为贪婪和欲念,因为妄想和野心,而相互撕咬着。某日和一个久不相见的同事提起过去的往事,他说年轻时因为奖金分发不公,为了几十块钱,差点一怒之下掐死领导。如今这事早已过去,像个玩笑故事。但这种人类内心潜藏的原始的通过暴力去发泄胸中怒气的方式,似乎永远伴随着我们人类的历史。几乎所有人都在创造这个历史,并参与这个历史过程,但我们事后依然可以在平静的心态下坦然面对。
玻璃窗内的人在与窗外的人交往中,时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一句话,一句不知在他人看来是否是不恭敬的话,一句不知是否会让人颜面扫地的侮辱的话,甚至一句并非可以致人死地的话,却往往会让当事人心中冲动的魔鬼活跃起来,表面一贯的平静兴许瞬间便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疯狂,是一种致他人生命于不顾的疯狂。这种疯狂必将吞噬着所有一生中积累的善良。于是,善良在魔鬼的张牙舞爪面前总是变得如此软弱,以至于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将它蹂躏而不付出任何代价。
因为孤独,我们变得善良,因为孤独,我们变得残暴。孤独的表面就像那平静而祥和的玻璃窗,将人与人隔离,将人与世界隔离,将人与自然隔离。我们可以感受阳光,却无法分担风雨,我们可以看见四季变换,却无法感受生命的活力。我们活得善良,却无法变得勇敢;我们时而暴戾,却始终透着脆弱。我们酷似向日葵,却缺乏向日葵的信仰和忠贞。我们生活在玻璃窗内,享受着有限的自由,这便是孤独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