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不顺心 知青小姜成知音
作者:秦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36

一九七七年二月七日,在这段时间里,大雪茫茫,我穿着哥哥给我的翻毛领蓝大衣,在寒风雪地桑树林里,将大家剪下的枝条,收集拢来,再一捆一捆地捆好。大的纸条留给嫁接用,小的枯枝另当柴禾放好,工作十分的单调。

与我在一起做这项工作的,是一位老太婆。她的丈夫也在队里,据说解放前是国民党军队的机枪手,后来参加了解放军。

我对这里的老农队长曾菊德,很是讨厌。他对我们这些新来的知青,好像是有成见,老是会找我的麻烦。开始我还忍下来了,后来实在无法,只好不得不和他吵了几次。总的来说,最后还是作了让步,因为跟他计较确实是一点也不值得。

今天,我是在剪枝条,这个生产队长又跟我过不去。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跟他吵起来了。

这一回,我可没有再让这位老农队长,抢白得他目瞪口呆。他说不赢,便拉我到所部去告状。去就去,在所部办公楼,找到了大队主任陶老阳。陶主任当然是顾队长的,可我也没有示弱。

二月十一日,我对这里的情况很是感冒,觉得很不理想。这些日子也不知是怎样度过来的,很后悔调到这样一个鬼地方来,但想到以后,又觉得还是呆呆看吧。

当然,农科院的万处长,他在我调动的事情上,还是尽了力的,也为我开好了路,可是自己怎样走呢?

春节就要到了,队里已经宣布,放一个星期的假,时间是从15号下午开始。这次的春节,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我初步作了这样的安排:除夕夜是一定要和结拜的同学兄弟过的;初一在家里;初二到农科院跟万处长拜年,跟他谈谈摸摸底;初三和同学们一起去拜年;初四也一样,争取去学校跟老师拜拜年;初五去南昌二中蔡强老师那儿,他是我曾在市中小学美术训练班的美术老师,再去市知青办宣传组的罗文华那儿,他以前跟我学过武术,这次为以后放放线;初六为辅助安排。

队里的女知青姜桂玲,先我几天到这个队来。她是69届的,家在南昌市青云谱的省冶金建设公司,原来是下放在邓家埠十一团,担任小学的语文老师。

小姜现在和我们一样,在生产队工作,很多事情和我比较合得来。通过与她的接触,得知她是通过其姐夫的同学、省农业局计财处副处长龙厚兴帮调来的,是准备在这里过渡的。她姐夫读的大学是江西医学院,龙读的是江西农学院。

我的情况,基本上没有透露,只让小姜去猜测,使得她认为我是计财处聂处长搞来的。

二月十二日,中午发了工资,并补发了上个月的,扣去了所借的15元和旅差费3元,实际工资只有18元。再扣去打米和定额购买花生的钱等,最后到手的,只有10元6角1分了。

现在看来,报销旅差费的事情,还比较成问题。因为,车票没有着落,从鲤鱼洲到南昌,坐的都是便车。等回家后再想办法吧,争取把办户口手续的路费也给报上。

二月十三日,昨天的天气都很热,今天就变了样,风刮得很大,气温急速降低,感觉很冷。

这一天的劳动,我觉得时间过也非常之慢。下班也下得晚,等我来到食堂,那里都早已没有人了,那位老太婆,帮我把菜打到了蒸饭的碗里。

晚上,我坚持把前几天就准备练完的美术字,还是将床板当桌子,扑在上面写,给全部完成了。

现在惟一的任务,就是把给九团挚友况德恩的信,争取在春节以前完成。这封信很难写,因为我所到的这个新单位,并不是个什么好地方,这样弄得很晚才睡。

二月十四日早上,当我把一切要做的事情做完后,那些上班的人,都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在队长的家找到曾队长,才知道他们去了西北方的桑园,在那里剪枝条了。

队长想了想,干脆让我去昨天在马路边下草的地方,把没下完的那些草,下到地沟里去。

我来到那里,活也不多,猛力干了几下,就全部完成了。然后,我索性来到所部食堂边,买了过年定额的两斤半肉。

在所部,我顺带去看了看机关出的黑板报。上面的字写得不错,是政工组的干事占华德写的;刊头却画得太差劲了,是我寝室的邓毛毛画的。

我见这样的情况,不以为然,并不甘心在这里长期呆,或者做些什么的。我的愿望,还是调到省农科院去。这次春节回南昌后,一定要到莲塘万处长那里看看,看看他有什么话说的。从所部回来时,我听见所业余宣传队在排练,一首《洪湖水浪打浪》,随着音乐的伴奏,从机关后坡的一栋蚕室里飞扬而出:

洪湖水呀 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边 是呀嘛是家乡啊

清早 船儿 去呀去撒网

晚上回来 鱼满舱啊啊~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 鱼米乡啊啊~

洪湖水呀 长呀嘛长又长啊

太阳一出 闪呀嘛闪金光啊

**的恩情 比那东海深

渔民的光景 一年更比一年强啊

悠扬的歌声,让人感到了一种生气。在回浪口的路上,风刮得我很是难受。到了住处,我学着其他知青,把刚买来的肉,抹上了盐,好等放假时带回家去过年。

今天中午,农业大队已经放假,在下午基本上都回去了。

二月十五日,我们队里还没有放假,又改在明天了。早上食堂做的菜,一点油都没有,真是难吃。

晚饭时,小姜叫我到她的宿舍一起吃。她那里有煤油炉,炒了一些花生米等。我们在一起很谈得来,她说到原来在邓家埠十一团的情况,以及一些参军、上学的战友,并告诉我,她是准备在这里去读书的。

我也说到在九团的一些情况,以及来这里的缘故。讲到写日记,我告诉小姜,自己也写了一些日记,其中还写到了她。她很感兴趣,硬要我给她看。可这毕竟是**,我坚持没有给她看。

小姜见我实在不肯给日记看,也就算了。但是,她叮嘱我,这次春节,一定要到她家玩一玩,我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