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我爹的专项治理活动(…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04

那时候海上就跟我前面说过的那样,没有任何秩序。在我爹当官以后,他原来的下属,其实也就是一个刘香,一个杨魁奇,对我爹当了明朝的官十分不齿,不愿接受明朝的封号,带领自己的部众,逃到台湾岛外,自立门户了。

前面我也讲过了,由于我爹的革命事业发展太快,终于引起荷兰人的敌视,可是又独自打不过我爹,于是就和刘香等人联合起来,跟我爹作对。

作为明朝的官员,我爹对公事毕恭毕敬,为了建立高效的海上进出口秩序,我爹决定大义灭亲。他率领船队,在台湾海峡和福建、广东洋面,展开了一系列的清理门户行动和专项治理进出口业务活动,下面就是我爹通过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

李魁奇,我爹以前的拜把兄弟,实力比起我爹来也不弱,因为另起炉灶,不服我爹的进出口业务整顿行动,也不服明朝政府的管理,我爹作为朝廷命官,决定进行追剿。这是一场基本上势均力敌,对我爹而言极为关键性的一仗。

经过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海战,从福建海面一直打到广东海面,在我爹的英明领导下,李魁奇终于全军覆没,他的部众也被我爹成功收编。

刘香,另一个重量级的海盗,也是我爹的拜把子兄弟。他与李魁奇一样,都曾经和我爹并肩战斗过,只不过在我爹决定和明朝拜把子的时候,刘香不乐意,带着他的部众离开了我爹。在我爹和李魁奇打了一架,革命事业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之后,刘香和我爹之间的实力差距又一步的拉大了。

既然两个兄弟分了家,互不相识了,那安全问题也就来了。毕竟在这个没有规则的海上,只认枪炮不认人,再说了,一山难容二虎,既然就这么大一块海面,还又多了一个不肯相让抢饭碗的,互相作对就难免了。

刘香心里有些发虚,因为我爹在灭了李魁奇之后,以他刘香的实力,和我爹抗衡,获胜并不一定,所以,他想到了荷兰人。

荷兰人的实力这时已经不足以与我爹匹敌,他们自然不甘心任由我爹主宰台湾海峡,由我爹来管理整治这块海面,制订做买卖的规则,再下去,我爹就完全可能当上这块海面的警察局长了。

荷兰人虽然被我爹打过一回,肯定也不甘心,于是在信奉“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哥们”的信条下,刘香和荷兰人正式拜了把子,一起想把我爹搞掉。

1633年,荷兰人因为做买卖纠纷,攻打了明朝的南澳和厦门两块地方。我爹当时正在其它地方和别的海盗比划着,没有想到荷兰人会来捣乱,结果停泊在厦门的几艘我爹的船只被打烂了。

明朝守军和荷兰人乱打了一通,荷兰人也没占什么便宜。打架的事情被当官的上报了朝廷,明朝大掌柜崇祯皇帝正被李自成和满州人给折腾得气不打一处来,见荷兰人这时候也来添乱,真是“人走下坡路的时候,喝凉水也打牙”!

福建大大小小的当官的,也包括我爹,终于接到大掌柜的圣旨了。简单概括,大掌柜就说了一个意见:给我狠狠的打!

这下子要正式比划了。福建的所有官员都忙活开了,也再没有人敢提和荷兰人做买卖了,福建官员中的主管领导,福建巡抚更是下了命令,表态说这次要彻底跟荷兰人拼了(誓以一身拼死当夷)。于是大家纷纷忙着调兵遣将,打造舰船,摆出了一副准备拼命的架势。

我爹的几艘船只在厦门被贺兰人给打烂了,还死了一些弟兄,我爹自然也是发火了。原来比划了一下,后来不是说好不玩这个了吗?怎么又趁我不在玩这个呢?好,既然想比划,那就好好比划一下吧!

我爹的船队和手下本来就不领明朝军饷,这下子因为都要和荷兰人拼命,我爹又是主力,所以明朝在战前动员封赏许愿时,也没把我爹这一块落下。为了把荷兰人比划下去,我爹在公布朝廷的鼓励措施时,自己又加了几条:

1.参与拼命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

2.每只火船16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16人分)。

3.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

这几条优惠措施完全由我爹的私人帐户里拨付,要知道当时县太爷的工资每月也才五两银子,我爹下血本要跟荷兰人拼了。

这下子引起了轰动,本来能到我爹手下应聘并成功获聘的,就都是些满足海盗基本条件的猛人,命算啥,只要有钱就行,何况还有不少兄弟死在荷兰人手里呢!所以这些我爹的员工都对即将到来的比划如饥似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只等拼命的那一刻早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