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喋血南京(8)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98

梁化凤乘胜率领骑兵猛冲乱杀,各路将领的营盘都被冲散。万礼也在冲杀之中努力防御时,被清军的乱箭射死。

这时候还有几个营盘尚没有卷入战争之中,但是他们怕违反我前面颁发的不能越过自己营盘杀敌的命令,原地待命,而我在山上,看到我军已经有些支持不住时,就命令参谋潘庚钟呆在我的黄罗伞下,然后我自己下山去调集江边的水师前来配合进攻。

可惜兵败如山倒,大大超出我的意料。我的手下将领林胜见清军占据上风,情势危急,也顾不上什么不能越过营盘的禁令了,带领兵马冲出营去迎战清军。这位林胜是广东澄海人,同甘辉一样,有着一身的好功夫。可惜正在交战之时,南京的东门里面又冲出了一队清军,将林胜等人包围其中,悲壮的结果无法避免,林胜率领的队伍最终全军覆没。

我的各路将军这时都是死的死,伤的伤。梁化凤会合城里冲出来的清军后,一看山上的黄罗伞,于是一声令下,开始围攻黄罗伞下的参谋潘庚钟。虽然有铁人军团层层保护,但是哪里禁得住清军千军万马的冲击。铁人军团的指挥官陈魁,也被乱箭射死。清军围攻不止,最后我这位足智多谋的潘参谋,也全军覆没,战死疆场。

梁化凤凯旋而归,管效忠高兴的亲自出城迎接,鼓乐齐鸣,着实热闹了好一阵子。不过热闹归热闹,庆祝归庆祝,有一件事情管效忠可是有些不太高兴。那就是那天晚上梁同学不言不语,冷不丁的突然挖开城墙,出去猛打一通,实在有些不太应该。因为按照官场规矩,管效忠可是梁同学的直接领导,对这种不打招呼就随便挖开城墙冲出去的无政府主义,弄个记过或者免职,甚至就地正法,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梁同学又不是不知道这个规矩,干嘛还这样明知故犯呢?

管效忠同志感到很不理解,既不想治梁同学的罪,但又不想这么不明不白,挑明了问梁同学时,梁同学这才说出了其中的原委。

梁同学到底是想问题想的全面,他的思路确实也极为明智。他的想法是这样的:

明军气势汹汹,一鼓作气,攻下了瓜州、镇江,江南民心震动,很多当官的,带兵的,都做了骑墙派,观看形势,摇摆不定,难保南京城里的官员中没有卧底。梁同学没有向管效忠申请,就是怕泄露机密,最后起不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毒,这小子就是毒!

原来如此!

管效忠一听,心中的那点疙瘩方才解开,连连点头道:“自古以来将在外,君命都有所不授,更何况这点小事!这次保卫南京,你立下了大功,乘着这股摧枯拉朽的气势,攻克镇江、瓜州,非你莫属了!”

管效忠在对梁同学的无政府做法大加赞赏的同时,当即表示要向北京上报,为梁同学请功。

管效忠对梁化凤倒是很讲诚信,没过几天就向北京城里的满清头头顺治上报,说这次南京保卫战,都是崇明岛的总兵梁化凤的功劳。

顺治对替满清卖命的汉人倒还讲些仁义,当即就要召梁同学进京见驾,只是由于长江一带正在战争之中,才暂时搁置。

不过顺治也挺搞笑的,竟然叫人给梁同学画了一幅肖像画,专程送到北京来交给自己看。这多少让我有些纳闷,觉得顺治是不是有些同性恋倾向?

梁同学自然也没白卖力气,被荣升为江南提督。

我的勇敢而忠诚的将领甘辉,在被俘后被带到了管效忠的跟前。管效忠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要我的这位甘国公跪下,自然被甘辉拒绝。管效忠很奇怪,又摆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那一套,说道:“作为将领,本来应当是战死疆场的,如今被擒,自然就应当投降,怎么还拒绝投降的礼节呢?难道要试一试我宝剑的锋利吗?”

甘辉对被擒自然有他的一套道理,而不是管效忠所想的那样。甘辉说道:“我当然知道应该战死疆场,只是我不想与士兵们一起死在荒丘之中,自报姓名前来,就是想知道我的葬身之地而已!”

管效忠大概也是喜欢甘辉的英勇,见自己劝说无效,就派刚刚投降的余新,也就是被梁化凤前次偷偷半夜挖开南京城墙,冲出来打败的那位将领,以一位昔日同僚加过来人的身份,劝说甘辉。

哪料甘辉暴烈异常,一见余新这样的投降分子,大骂不已,抬腿就给了一个猛踢。

管效忠见我的这位部下脾气火爆,又死不投降,只好处死,那位当了叛徒,又挨了甘辉一踢的余新,也不知为什么,也被新主子给砍了脑袋。

我的一位得力助手就这样走完了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我常常在想,平凡和伟大之间到底差别在哪里呢?可我想了好久,却总是想不出来答案。

甘辉本来只是一位漂泊人世,靠打零工谋生,为吃饭问题到处流浪的穷苦人,却因为赶上了我起兵反清,才到了我的帐下,伴随我经历了整个反清过程。由于从小家贫,以致他营养不良,身材矮小,但是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这位穷苦的战士却迸发了无限的革命热情,经过一场又一场战争的磨练,日益成熟和坚定,直到最终成为了我的高级将领,统帅一方,帮助我打退了一次又一次清军的反扑,可如今,他却离开了我,被清军处死在了南京。我这一次军事行动,究竟让我失去了多少亲密的战友和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