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喋血南京(9)
作者:缥缈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65

在23日南京城下的大战结束后,我在24日到了镇江,一边命令周全斌率军抵挡清军,一边派人迎接救济从南京败退下来的将士。

等到这些工作进行完毕之后,集合清点人数,这场战役的伤亡数字才算有了正式的结果。包括万礼、甘辉在内,我一共阵亡了14位大将,其余的副将和下面的军官,更是数不胜数,而倒在南京城下的士兵,是我此次出动兵力的一半。

南京,我们大明的故都,我率领大军,历经风波,到了你的面前,死伤了无数的将士,但是你依旧是遥不可及!

想起那些随同我一起离开厦门出征的将士,抛妻却子,如今却长眠在大明故都的土地上,曝尸荒野,真让我感到悲从心来,不由得大哭一场,泪洒长江。

这些英勇的将士们,都是我指挥无方,才让他们早早去世,他们都是我此次出征时精心挑选出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流的人才,怎么能不让我痛心?

对于这次失败,完全是我的责任,所以对于败退回来,我都高兴他们还能幸免于难,而不想再去追究任何人的战败责任。

南京城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瓜州、镇江、扬州这些城市我们现在也没有实力来进行守城了,为了保存住这点军事实力,我们只有暂时撤退回厦门,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待他日东山再起,再和满清拼上一拼!

炎热的8月来临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做好撤军的准备后,扬帆起程,离开了镇江、瓜州等好不容易才占领的城市,沿着长江,出海往厦门而去。

长江口的崇明岛又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崇明岛是长江口上的重要据点,上次经过这里时,由于南京是我当时的战略进攻重点,所以就没怎么打这座岛屿,这次放弃了南京,干脆就攻打这座岛屿,也为我们以后再次北伐建立一个据点。

替清军立下大功的梁化凤这时也回到了崇明岛,我们的又一番较量开始了。

我的将士们登上了崇明岛,抬出船上的大炮,对准岛上高大的城墙就是一顿猛轰。几下下来,城墙就被轰塌了几十丈。可是这梁化凤还真是铁下心来跟我们作对,他看到城墙崩塌,赶快一边命工匠加紧维修,用砖头不断砌高,一边在这些地方摆上了钉排、木叉等防御器械,阻止我们的将士冲击。

这些钉排和木叉确实是很厉害的城防工事,虽然城墙被轰塌,可是我们依然无法进入城内。

攻城与守城双方都在拼尽全力进行着这场惨烈的战斗,清军更是箭矢如雨,对着我方的攻城士兵猛射。

负责攻城的将领韩英等人也被清军重伤,从云梯上跌落下来,没过多久就因为伤重而去世,我们只得暂时停止了进攻。

我还想重新展开进攻,攻下这座岛屿,可作战一直十分勇敢的周全斌这时候劝我道:“这座城池深沟高垒,梁化凤又增强了防御力量,已经很难攻下了。再说,官兵刚好又在南京受了一些挫折,攻城的韩英阵亡,闻者寒心,无意恋战。就是得到这座孤岛,也没有太大作用,还不如暂时回厦门休养,号召精锐,等明年再攻进长江,以图大举,也不算晚!”

这时候清军又不断增援崇明岛,我一看,将士们都因为这次出兵失败,斗志全无,已经不适合继续作战了,于是只好下命令放弃崇明岛,往厦门开进。

9月份,我率领大军终于抵达了厦门岛,这次轰轰烈烈,也是我一生中规模最大的反清行动,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了!这不是单纯的我的一次军事行动的失败,它意味着中国海洋势力对大陆势力的最后一次拼死反攻,就此以失败而告终,失去了引领中国历史发展的宝贵机会!

中国,难道你真的天生注定不可被救赎?

这场惨烈的失败,一直成了我内心深处军事上最大的伤疤,以后的几年里,我动不动就回忆起这场艰苦的战斗,从旌旗猎猎,在厦门誓师北伐,群情振奋,到瓜州、镇江苦战,最后包围南京,在城外与清军血战,到损兵折将,乘着战船,率领惨败的军队撤出长江,抵达厦门为止,其间可供回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人生能有几回搏,可我这最大的一搏,却如此烟消云散,推翻满清的豪情壮志,也被现实无情的加以摧残,革命的道路,难道注定还要再走无数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