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节台前幕后
自然装饰有限公司可是全凭实力说话的,那装修、装饰的活干得可真是上下毫无挑剔,原来一些想托关系从这项工程这中分得一分羹的春江本地小装修公司也是大为叹服。
这样也就无形之中就封住了那些出面的领导,让他们也无话可说,同时他们也对这个委办的年轻人反而大为赞赏,再没有素质,那些人本来自己也曾经年轻过,尤其是那个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原来也曾经对王忠民颇有微词,在好些场合就曾经说过:“小小一个科长,还真以为自己是根葱呢。”言下之意,对王忠民是颇为不屑,而今,在市委组织老领导参观了王忠民主持的装修工程以后,他也无话可说了,想想自己与王忠民这般年纪的时候,自己不过给领导端茶送水,搞好服务罢了,要是让自己和王忠民这般年轻的时候去管理这么大的一项工程,自己真的还不知从何入手呢,就是现在,虽然已经成为屈指可数的副市级领导,如果让自己来管理这么一项装修、装饰工程,自己也会干得很吃力,起码自己也不敢说能比王忠民干得一定出色。
对于自然装饰有限公司,自从承包了春江市委的装修、装饰工程,一炮打响了以后,春江市委办公大楼的工程就是一个完好的样板,先后又承接了在建的水利大楼、公安大楼、春江学院等的装修、装饰工程,工人的活倒是忙不过来,这让王忠民倒也不得不佩服自然装饰有限公司总裁叶先生,看来,大人物还是大人物,人家就能够看得那么长远,要是和那个项目经理一样的眼光,那不但会给王忠民造成被动局面,他们的公司要想在春江市站稳脚跟,寻求发展,那恐怕就是一句空话了,有时候,的确是人的胸襟有多大,能成的事就有多大。
市委办公大楼的装修、装饰工程,王忠民可算是向市委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间段,成佳刚在王忠民的手把手的指导之下,已经成为了市委办的另一枝笔,一般的材料和讲话稿,他已经能胜任,只有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材料,他才略显稚嫩,应付不来,王忠民对这个进步如此快的年轻人能迅速上路很是高兴,成佳刚是王忠民一手培养起来的笔手,对王忠民那可是深怀知遇之恩,私地里总是以师理待之,王忠民说过多次,让他还是当自己是他的兄弟,成佳刚口头答应,可还是一以贯之,王忠民见其如此,也就罢了。
转眼间,又近年底,王忠民带队在下面县市调研考核又是忙了个不乐亦乎,现在王忠民在下面跑得比较多,在下去调研之前,陆春明秘书长把王忠民找去,轻言道:“忠民呀,你下去既要把公事办好,也要带自己的眼光下去。”
王忠民百思不得其解,下去不是要公事公办吗?怎么还有自己的一个小科长的眼光下去?”
见到王忠民满腹狐疑的样子,陆秘书长笑言道:“忠民呀,政治可是要用自己的人,你不带自己的眼光下去,怎么能够发现新人,怎么才能为我所用。”
见到陆秘书长话说得如此直白,王忠民这才深有所悟,同时对陆秘书长深为折服,看来,陆秘书长已经是不再将目光短浅到关注个把委办了,其志可在偌大春江。
于是他下去带有另外的目的,那就是从下面发现有潜质的新人,这样,他一改往年那些委办下去调研考核的惯例,那就是,看看材料,端端杯子,过过套子,他而是脱稿交谈,并且专喜和单位副职联系,毕竟,主职干部十有**已经站队,要么是市委书记的人,要么是市长的人,主职干部肯定已经成为站队了的人,王忠民是十分清楚的,如果自己再从中插上那么一杠子,弄得不好,那倒会让自己下不来台。
没深钻进去,王忠民还不大清楚官场的水有多深,经过一番调研,王忠民这才深深认识到官场如战场,一入官场深似海,同时,王忠民在调研之中,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那就是从暂不得志的副职中去发现新人,同时,王忠民还有了自己的一套奇论,那就是酒品如人品,对于那种酒桌上唯唯诺诺,推三阻四之人,那是断难入王忠民的法眼的,当然对那种谄媚小人,王忠民是断然不以为然的。
这不,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考核,有三个人已经成为了王忠民的莫逆之交,一个是市公安局的刑侦队长罗光辉,此人特种兵出身,一身好武艺,据说双手能有开碑裂石之能,他是王忠民在酒桌上认识的,可能是听说委办来调研的科长酒量颇大,公安局特意安排罗队长作陪,王忠民自从出道以来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劲敌,没承想,遇到罗光辉,自己差点给弄趴下,罗光辉呢,据吹从来不知道醉酒的味道是何物,结果给王忠民拼了个当场献丑。
一场酒仗打下来,王忠民很快地和罗光辉成为了好朋友。不久,他又请王忠民一行去刑侦支队做客,王忠民明知道要赴的是个鸿门宴,可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能爽约,毕竟罗光辉这次是以私人的名义邀请自己,要是不去恐怕就连朋友也没得做了,何况王忠民还不是个这么怂的人,成佳刚原来要陪自己去,王忠民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己一人单刀赴会,罗光辉见到只有王忠民一个人赴会,嘴巴张了个大大的“O”型,想想王忠民还真是狡猾,思忖道:“王科长一人到会,只怕胜之不武。”自己早就没了斗酒的兴趣,本想就此罢手,怎奈手下一帮兄弟自己提前鼓足了干劲,他们可不管来的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只想找王科长替罗队报仇,于是排队敬酒,轮番进攻,王忠民招架不住,赶紧找了个上卫生间的机会,尿遁了……
另一个是大治县的副县长刘明威,此人和王忠民一样,也是从教育出身,他是从江南大学毕业的师兄,原来也曾师从张教授,算起来还是王忠民的师兄,这人虽然从政,空有一番真本事,一腔真才实学,可却不愿意扔掉自己的一付清高样,既不跟线县委书记,也不愿意跟线县长,结果两头不沾,倒成了个边缘人物,其结果是两头不搭、两头不沾,工作上是举步惟艰,不过,他本人倒是信心满满,工作上也是满腔热情,好在,他分管的是科教文卫,他也算是内行领导内行,科教文卫线上的同志对他还是蛮佩服的。因为都师从张教授,王忠民自然是对他格外有好感,何况从政这么些年,刘明威身上的儒雅书生气仍然十足,这也挺让王忠民佩服的。
还有一个是青山县的副县长李子朝,此人乡镇书记出身,是把搞农村工作的好手,谈起乡镇发展经济,那可是一套又一套的,王忠民自己是农民出身,又曾经任过基层主职,自然不难分辨哪些是夸夸其谈,哪些是真知灼见,因为曾经得过上任县委书记的赏识,得以升迁至副县长职位,上任县委书记因为行贿受贿,案发被查,新任县委书记是原来的县长,因为书记、县长之间曾有隔阂,李子朝自然是原县委书记线上的人,新县委书记屈尊让李子朝揭发原县委书记,李子朝坚决不肯,其结果自然是新书记上台后,自己坐上了冷板凳,原来新书记想彻查李子朝的问题,结果一番调查下来,李子朝什么问题也没有,就只得不了了之。中国官场千百年来也素来如此,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子朝抑郁寡欢,空有一番壮志难酬,如果说有人能让他得以再度出山,那无异于恩同再造,他自然会感激涕零。
王忠民把几个人的具体情况,向陆春明秘书长作了一番详细介绍,陆秘书长听完王忠民的介绍,不时面呈欣喜之色,听完王忠民的介绍,陆春明站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台前幕后,会前会后,事前事后,是时候了。”
王忠民知道按照中央新精神,从明年开始实行届期制,莫不是,陆秘书长有进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