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当成一个项目来做
在越来越深入的操作中,我发现开办免费培训讲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发
先,我得考虑通过怎样的途径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找到;然后,怎样让他们相信我是想免费帮助他们;最后,我要通过怎样的形式来沟通彼此的想法和问题,当然,因为是一项免费活动,我不免还需要考虑成本。这些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计划周全后,为了避免出现纰漏,我开始通过网络试水。
第七讲:天生就是项目经理
在一个鼎鼎大名地论坛上,我的第一篇“拜山帖”是这样写的:
现在,市场上关于面试技巧的书很多,但大多千篇一律,有没有更新奇的方法帮助职场新人们成为面试场上的不败将军?如何将面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一个最好的方法?在最近与应届毕业生小B聊天和面试候选人的沟通过程中,我看到很多存在于年轻求职者身上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它们。在这里,我乐意以一个具有十年经历的面试官的视角,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给大家提供一些更直接有益的帮助。
帖子发出后,几天之内便被网友们争相传阅,然后被论坛推荐到首页,找我咨询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求职过程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而你自己就是项目经理。这个项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最基本的目标则是能够找到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对应届生而言,时间进度也很明确,即毕业前;对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个时间就比较灵活了,通常在自己准备换工作前就应该完成这个项目。项目资源即人力资源,就是求职者本人,从项目经理、助理、协调人、具体执行人都是你自己,其他资源如项目经费等也是非常明确和有限的,这样分析后,“求职”这个项目所有的要素就都比较容易被确定和掌控了。
明确了求职这个项目所有的要素,再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而求职的最后一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执行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看起来就很容易了。
讲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小B,如果当时小B能够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状况,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明确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工作,也就不至于为了保险公司财务、地毯公司销售这些职位盲目奔波了。然后,如果小B能根据目标制定一个明确的行动计划,至少就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做到怎样的程度,然后按部就班地执行,也不至于让父母那么操心。
也许很多人会说,这整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难道定一个简单的计划执行一下就会大功告成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试想一下,如果神州6号上天、嫦娥奔月都没有计划,只是一群科学家忙忙碌碌、拼拼凑凑就能成功么?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仅凭一个完备的计划,整个过程就不会有意外发生么?比方说突然发生火灾,或刮大风,下大雨这样的自然灾害而影响了整个进度,怎么办?所以完备的计划只是一个大前提,我们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阶段性回顾(Review,比回顾更全面,包含了评估的意思)这样的回顾,就好比小B在地毯公司面试完成后(甚至是被拒绝后)自己分析回顾甚至评估一下自己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和肯定一下自己的优势,同时检讨一下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并且评估一下现状,比如销售并不适合自己,并做出必要的调整,下一阶段的求职过程可能会更好的按照计划顺利的执行下去,同时也可避免了不必要的周折。
下面我们逐个分析一下求职这个项目的各个要素。首先是求职项目的目标(即Target)。
简单的理解,求职就是为了找份工作,就像读书是为了考大学。但仔细想想,考大学还有重点和普通之分,还有专业好坏之分。求职目标仅仅定义为找一份好点的工作来笼统的概括就显得有些模糊。就像学生都希望考进最好的大学,但最终都不得不选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相对比较好的大学,能力强的从高一开始就以考上复旦甚至清华北大为目标,能力稍差一些的则会选择低一档次的学校,最终每个学生都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当作目标。其实,求职也是一个道理,求职的目标必须适合自己,而且范围要明确。所有的毕业生都想一步踏进高薪技术企业,金融业,IT等这些金领和白领密集的行业。薪水诱人,工作环境优越,发展空间大,时刻都是求职者追寻的终极目标,但是每年有多少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得到这些大企业的青睐了呢?由于每个人的资质不同,付出的努力不同,成长的经历也不同,教育背景也不同,注定了从事的职业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