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天生就是项目经理(2)
作者:徒步过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31

我们父母一辈的人都是从计划经济中走过来的,读完书就直接分配工作,上级安排你做会计你就做会计,安排你做工人你就做工人,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想过找工作换工作的事,当然即使有这样的想法,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也是很难实现的。然而时代变迁,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尤其80后的一代,必须面对自己找工作的境况,必须经得起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在风起云涌的大潮下,很多人失去了方向,尤其现在很多大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正视就业问题,也没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很多学生仅仅把找工作视作为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需要完成的作业,一些毕业生看到了就业的压力,希望能够通过提高学历来降低在这个市场中的风险,毅然投入到考研,考博的大军中,而那些想找工作而没有树立正确意识的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导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四处碰壁,最终抱怨社会,抱怨生不逢时,小B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在找工作前,一定要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初步的规划,根据自身的条件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本章节孤独手打 www.ShouDa8.Com@

可能有人会说应该先确定人生目标,比如要做总统,还是做首富,然后再分析这个目标是否适合自己,我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就像现在考大学一样,你会先决定去考清华,然后自己再分析分析,如果不行,然后再给自己另外选择一所学校吗?显然没有那个必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将来生活美好,但不一定要飞黄腾达,但至少要衣食无忧,所以在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的要立大志这个口号在这个阶段好像并不具备什么现实意义,在求职这个阶段,必须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职业目标,一味的好高骛远我们并不提倡,只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认清自己的现状才可以帮助自己顺利实现梦想。

制定合理的目标,一定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切忌好高骛远。最近,经常听到大家在谈起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出生在河南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幼年母亲早逝,家境十分贫寒,父亲节衣缩食供他念书。生活的艰辛并没有使他放弃求学的信念,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发奋读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1992年,他来到深圳,东奔西跑三个月总算得到了一家贸易公司的面试机会,主考官问几十个应聘者如果成为公司的一员,将来有什么目标,大家豪情壮志,纷纷表示要两年内进入公司管理层,五年内成为公司高管,只有他平静地说:“我只想成为这家公司的普通一员,踏踏实实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可以还清贷款,孝敬多病的父亲。”他从业务员做起,靠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很快成为这家贸易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1995年,老板要选拔公司的一批精英进军广东房地产业。在一次公司会议上,老板问他和他的同事们,将来成立新的房地产公司,大家对新公司有何打算?许多同事表示,到时候一定要扩大公司规模,勇于开拓,不惧对手。他却冷静地说:“目前房地产行业竞争激烈,寿险考虑的事新公司能生存下来,能活下来不被打倒是最好的。”他受命组建新公司,开始为老板创业,他四处打广告,找客户,几个月后他终于贷到了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经过一年的努力,这家房地产公司已初具规模并开始在广州形成了自己的名气。他做到了,不但在强者如林的房地产市场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1996年底已成为这家公司总经理的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当时他已经在业界名气不小,广泛地社会关系,丰富的阅历使他成为地产业的一颗新星。有人提出,他应该把自己的公司定位为“做中国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却遭到他的拒绝。他冷静地说:“我们前面的路还很漫长,不能总想着要做中国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那样只会作茧自缚。”

他,就是恒达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1997年,许家印创立的恒达地产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连续四年跻身中国房地产企业10强、中国企业500强。面对他创造的地产奇迹,许家印说:“其实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把目标放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