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鲍重又回到定康路上,抬腕看了一下表,见尚有些时间,于是雇了一部黄包车,直去玉佛寺。那玉佛寺建于光绪中叶,寺中有玉佛两尊,一座一卧,是普陀山慧根上人所留,寺庙常年香火旺盛,颇有几位高僧在内修行。
那黄包车大约跑了二十多分钟,便将郑鲍拉到了寺前。郑鲍在庙门外就闻到那浓重的烟火之气,他付了车钱,踱步其中,只见玉佛寺殿宇古朴,殿中供的佛像法相庄严,不时还有内殿和尚们的唱经之声传出。他先如普通香客一般,点了三炷清香给佛祖供上,然后就在各个殿宇之间穿梭,寻找那可以求签的所在。这玉佛寺并不太大,除了正殿之外,只在左右两边各有三两小殿,郑鲍很容易地就发现在慈航殿内站了几个人,并且不时地有摇签筒的声音传出来。他走了过去,心中却不由好笑,暗想:“我从来就不信这神佛之事,但是这几天却是天天往庙观里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改了性子呢。”虽然如此,却也不得不作出一脸的肃穆,恭敬的排在那队伍的最后。好在等的时间并不长,求到签的会将签筒交给下一位,然后自己拿了签板去殿旁的一角,找一位老和尚解签。郑鲍也就等了一支烟的时间,便轮到了他。
郑鲍接过前一人递来的签筒,学着别人的样子先跪下去,给观音菩萨扣了个头,心中还是问那凶案之事,然后开始摇动签筒,很快就有一支签板掉了出来。他将签板拾起,跑到那老和尚那里去。那老和尚说了一声“阿弥陀佛”,看了看郑鲍摇出来的签板,再从一排签条内挑了一张给他。郑鲍接过,只见上面写道:“扁舟虽过千重山,奈遇险滩难不还,岭上盘根纠结树,不若弃舟攀枝缘。”那老和尚见郑鲍对这签诗似懂非懂,于是解释道:“此签中所写的,是说施主虽然已小有所得,但若继续下去却难再有成,须得重选道路,方才得见真性。阿弥陀佛!”郑鲍笑着谢过了这老和尚,他对那签中所写其实并不在意,只是见了这签条的纸质与文字之后,便知道自己又白走了一趟,于是退出了慈航殿,直往庙门而去。
此时在那庙门口正聚了三五人,当中一人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几人听得是津津有味,还不时地点头。郑鲍忍不住也凑上去,听听那人在讲些什么。
那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只听她说道:“那人从庙里出来之后就回家了,把大和尚给他的钱分成了几份。一份还了以前的赌债,还有一份帮他老婆孩子看病,第三份就是用来支了个小货摊,天天出去摆摊做生意。他老婆孩子的病经过大夫一诊治,吃了几幅药,就大有好转了。他自己的小货摊生意也不错,除了能把日常吃用开销赚出来以外,还能小有积累。”旁边一个人插话道:“看来那大和尚说的真是灵验啊,果然这人的麻烦就都解决了。这个和尚真是慈悲啊,简直是观世音菩萨再世啊!阿弥驼佛,阿弥驼佛!”这话一说完,旁边的人也赶紧双手合十,有的喊慈悲,有的念佛号。郑鲍听了,不由觉得可笑,心想:“原来是在说故事了,大约是讲一个烂赌鬼欠了许多债款,家里又有人生了重病,无计可施之下去求和尚。那和尚给了他一点钱,又指了一条路,让他好好做生意。这人回去照做后,果然日子就好了起来。嘿!这本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也是大部分人都能想出的点子。怎么一旦套在了和尚身上,便不是‘慈悲’,就是‘菩萨再世’了呢?”他最不耐烦这种故事,只想叫一步黄包车赶紧回巡捕房,但等了许久都没有一部过来,只得无奈继续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