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公孙瓒助兵徐州
作者:繁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47

却说蔡琰苏醒之后,马涛每日前来探望,二人经常切磋琴艺,各抒己见,时常觉得心有灵犀,所见相同,都心中暗喜,互生情愫,只是双方都不敢捅破这层关系,因为害怕对方拒绝,那可就失去了平身最难得的知音了。

马涛一心只在蔡琰身上,这可苦了潘坚了。什么事情都要他去张罗打点,不觉厌烦起来,心里不知骂了马涛多少句“有异性没人性”了,眼看时局越来越乱,时间已经不多,不能再耽搁了,便只留下五个军士与马涛留守这个驿站,自己则带剩余人与荀?、荀攸前往长安寻找程昱。蔡琰知潘坚要前往长安,便委托带封信去向自己的父亲报平安。

一路上见处处白骨,乌鸦成群,满目苍凉,潘坚与荀?、荀攸都是心中恻然。而且处处狼烟四起,众人都是很小心隐蔽的躲避战火,好不容易才到了长安。

当时长安正是大乱之时,董卓方死,王允正令人四处搜捕和董卓有关联的人,连不少好人也被错杀。潘坚好不容易和荀?、荀攸一起找到了程昱,诉说来意,程昱眼见天下大乱,百姓涂炭,正自感伤,便欣然答应众人请求。接着潘坚立即派人打听蔡邕的所在,令人呈交蔡琰的平安信,谁知道却得到了蔡邕已经被王允处死的消息,连尸首都找不到了。

潘坚暗自为蔡琰难过,真是个苦命女子,屡遭命运的沉重打击,现在连她最亲的父亲都去世了,以后可如何是好?但是长安已非可久留之地,不管潘坚多不情愿,他还是决定和程昱等人立即离开此处,把那沉重的消息带回去给蔡琰。现在这时势要离开长安还真不容易,还好潘坚手段一流,四处打点,这才和众人脱身离开。

而潘坚等人离去后,蔡琰身子逐渐恢复,且因为马涛的照顾,神采奕奕,倍添明艳。马涛心中暗喜,对她的爱慕之心逐渐加深。

终于盼到了潘坚等人归来,蔡琰早早地就带着小翠与马涛一同前去相迎。潘坚刚到,说了几句门面的话后,她就直接问道:“潘先生,不知家父身体康泰否?公可曾将妾之书信交与家父?”

潘坚见她满脸是热切的期待,如水的目光充满希冀,实在不忍心伤了她的心,但是却又知道纸包不住火,她始终有知道真相的一天,一时间竟也语塞了。

旁边的荀?等人也觉得此事十分为难,都不忍把真相告之于她。众人尽皆无语。

马涛隐约觉得情势不对,连忙道:“文姬当真思父心切,众位先生一路辛苦,今日天色将晚,待众先生好生歇息,凡事明日再说不迟。”

潘坚等人连忙点头附和,蔡琰虽微觉失望,但也是知礼之人,便没有再问什么了。

当夜马涛有意支开蔡琰,自己来到潘坚的房间找他,说:“潘坚,我看文姬问起她父亲的时候,你有点不自然啊,到底长安那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潘坚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文姬’、‘文姬’,你叫得挺亲热的哪?嗯?”

马涛一呆,讪笑了两声,接着道:“你别转移话题啊,到底他爹怎么样了?”

潘坚叹了口气,愁眉深锁,道:“若你真的喜欢文姬的话,我也只好告诉你,你那未来的岳父大人已经不在了。”

“啊?你说什么?”马涛一惊。

潘坚无奈地说:“我们去到长安的时候,他已经被王允处死了,连尸体都没有了,我连想帮他安葬或带他的骨灰回来给文姬都做不到啊,唉!”

马涛心中惊乱,喃喃道:“怎么会这样?这么会这样啊?她爹怎么会死了呢?天啊,她好不容易才恢复一点生气,这消息让她什么受得了啊?”

潘坚见马涛如此关心蔡琰,心里也不好受,给他说了长安的事态变化后,说道:“她爹是条汉子!董卓死了后,只有他爹敢去老董的尸前痛哭,因为不管老董多坏,害了多少人,但是毕竟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这恩情他便是死也忘不了的。听说王允要杀他时,很多人求情呢,可惜都没有用。”

“那王允也太过分了!”马涛气愤地道:“杀人不过头点地,怎么连人家尸体都不留?”

“唉!据我打听,好象被吊死之后,尸体被人扔去乱葬岗喂野狗了,不知是真是假?”

“扑通!”门外一声闷响,有人摔在地上,马涛潘坚一起大惊,奔过去开门一看,登时把马涛吓得魂飞天外,那人却不是蔡琰是谁?

原来蔡琰聪明乖巧,早前哪里会看不出潘坚等人有苦难言的窘迫,但是她知道当时自己追问也没有用,索性暂时不露声色。待得马涛有意支开她时,她却假意答应,其实跟在马涛身后,见他进了潘坚房间,便悄声在门外偷听。谁知道晴天霹雳,竟然得知父亲已经身死的噩耗,并且连尸首都被糟蹋了,这让她如何受得了了?一时间天旋地转,昏绝于地。

马涛等人又是一番忙乱,才把蔡琰救醒。蔡琰醒来后哭得天愁地惨,直把马涛心疼得象猫儿抓心一般。潘坚留下小翠,让她细心地照顾蔡琰,自己便拉着马涛到外边来。

他低声说道:“我也知道你喜欢她,但是我不得不提醒你,我们该出发了。还要去找刘晔、满宠、吕虔,而且时局混乱,我们不能在这里呆久了。”

马涛沉吟了半天,最后眼神坚定,毅然道:“潘坚,我想清楚了,我决定留下来!”

“你说什么?”潘坚瞪大了眼睛,马涛道:“是的!我现在不能离开她!她身子不好,而且父亲这唯一的亲人也去世了,一个女孩子,你叫我如何放心?”

“你不会是要我带着荀?他们去找请其他人吧?老天!我那半桶水的功夫,还带着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先生到处逛,要是出了个好歹,那怎么办?而且樊戈和阿龙那边你叫我回去怎么交代?公孙瓒那里又什么交代?你放着个将军不做留在这做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马涛双目也闪现一丝茫然,但转眼又变得坚定:“但是我只知道我不能离开她,我不在乎做什么将军,也没有那么伟大,一心想着解救天下人当救世主,我现在想的,只是如何保护自己喜欢的女人,所以真的只有对不起。”

潘坚也被他的一往情深所感动,慨然说道:“看来你是真的喜欢她了,唉!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祝你们好运气了!哥们,樊戈他们那里我会回去交代,你就放心吧。我倒是不放心你。”说着他从自己的钱袋里取出些银两,递给马涛,道:“拿着吧,兄弟,‘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啊,从大学的时候起你就是大手大脚,钱都花在打扮和泡妞上了,每月都负资产,月底借钱,月头还钱,想来你现在也没有钱在身边,这你拿去吧,以后靠你自己了。”

马涛心里感激,把银子推了回去,嚷道:“你别小看了我,我大男人一个,养活女人有那么难么?别忘记我现在射箭水平一流,大不了以后打猎养活她。”

“啐!”潘坚撇撇嘴:“可惜了你那百发百中的本事啊,以后就拿来射鸟了。钱你拿着,先说明啊,‘好人有好报,老虎学狗叫’,我才不做好人呐。我这是借,可不是给哦,要还的,还得还利息,千万保着你的命,以后还钱啊,别让我血本无归。”

马涛知道他口硬心软,拍了拍他肩膀,“答应你了!”

翌日,潘坚等人收拾行李,马涛则继续去关怀蔡琰,小心开解。见她虽然还是心情悲切,但是总算勉强喝了几口白粥,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谁知道当夜饭后不久,小翠便来请马涛,说蔡琰让他过去一下。

马涛立即前往,和小翠来到蔡琰屋外,蔡琰便让马涛入屋内,并让小翠退下。

马涛心中纳闷,低声问道:“文姬唤我前来,不知有何事?”

文姬低着头,声音若蚊鸣般道:“听小翠说道,潘先生与荀?先生他们明日便去,当真?”

马涛点头,文姬接着道:“那马将军也定然一同起程了?”马涛摇头。

文姬一惊,道:“何以将军不一同离开?”忽见马涛痴痴地望着自己,猛然明白了他的心意,嘴上却道:“将军不随同前往保护众先生,这如何使得?”

马涛见到文姬那楚楚可怜的样子,不自禁说道:“你又何必明知故问?”

文姬见他这般说,心中感激,泪水嗍嗍而下,哽咽道:“文姬不祥之人,君又何必如此?”

马涛心中激动,上前握着她的纤手,无限怜惜地道:“现在让我离开,我安得放心?一日未见文姬再露笑容,我也决不离开!”

文姬听了他的话语,再也把持不住,投入到马涛怀中,放声大哭。

马涛没有说什么,只是不停地抚摩着她如丝的秀发,直到她哭声渐停,忽然抬起头望着马涛,坚定地道:“文姬心意已决,愿随将军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将军愿去哪里,文姬去哪里便是。”说到后面已经声不可闻,说完便又把头埋在马涛怀中。

心爱的女人终于回应了自己的爱,且如此善解人意,马涛只觉一颗心飞上天来,说不出的快意,把心爱的人儿抱得更紧了。只听她柔声说:“文姬知得将军文武双全,乃真英雄,真男儿,倘若为文姬归隐山中,甘老泉林,文姬岂不为红颜祸水,为后世人所笑?只愿将军仗手中枪,解救倒悬之百姓,则百姓幸甚,文姬幸甚!”

马涛怀抱佳人,只觉豪情无限,道:“文姬所言甚是!我当用手中枪打出一片天地,让这乱世早日太平,方对得起自己这身武艺,方对得起文姬!”

文姬点头,见心上人恢复了英雄气,她的芳心也大感欣慰。

翌日,马涛与文姬随潘坚等人一起出发,潘坚等人大喜过望。众人又请到了余下的刘晔、满宠、吕虔三人出山相助,这才一同归来。

一回来,马涛就急急带着文姬回府。见她一路劳累,神色疲倦,心疼的不得了,便临时让她睡在自己床上休息,自己则在床边,取来那许久未动过的二胡,拉了一首《二泉映月》,让文姬惊喜无限。她从来没有见过二胡,见此乐器如此神妙,便让马涛再来几曲,马涛欢喜地答应,连拉数曲,直到樊戈他们来到。

樊戈听完事情经过,笑道:“以前看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边也有段男主角英雄救美,并冒着危险去为女主角取琴的故事,想不到会在咱们马涛身上历史重演哦。”

陈京龙也欢喜地说:“是啊。你和文姬,倒真是般配。都喜欢音乐,不怕没话题哦!”

马涛见二人一起取笑自己,羞得说不出话来,只知道搓手摸头,尴尬不已。

却说潘坚马涛归来不久,一天,公孙瓒便请众人一同去议事。

见众人都到齐,公孙瓒道:“今曹孟德为报家仇,引兵二十万攻打徐州,刘玄德借兵于我,欲往救之。我欲不借兵前往,列位以为如何?”

公孙续首先出列,道:“儿以为此事不可。曹公势盛,威名远播。窃以为不可与之为仇。我等不可为救徐州而空费军力,请父亲三思。”

“公子所言差矣!”潘坚站出来反对,道:“曹公滥杀百姓,天人共怒,士子寒心。倘若此时主公振臂一呼,以仁义之师伐虎狼之众,则可收天下人之心,有志之士当竞相归附!”

“潘公所言甚是!”郑伟溪也进言道:“且曹公若得徐州,则兵力更盛,早晚必取北海。北海孔融兵微将寡,难敌曹公,必败无疑。待得那时,我等将为袁本初与曹孟德夹击之下,我北平无宁日矣!望主公三思!”

公孙瓒暗思二人所言,深觉有理,道:“诚如二公所言,今我该当如何?”

潘坚道:“陈京龙曾于曹公有救命之恩,今可令之为将,领一军前往和解。若曹公愿和,则我主兵不血刃,救民于水火之中,自此人心可得;倘若曹公不愿和,我等当与之战,且叫他不敢小看我北平人物!”

公孙瓒听了,没有说话,静下来思考了一下。他已经觉察到陈京龙羽翼渐丰,实在不可让他再坐大。但是也不能让曹操顺利得了徐州,不然日后自己的日子可不好过,所以这仗是一定要打的了,而且要打就要派个能打仗的人去!他看了看身边的人,暗自思量:陈京龙是去不得的了;自己的儿子又太不争气,去了也只是白给;刘备指名要借赵云前往,看来这个面子还是得给他,但是赵云归附不久,谁知道他有没有异心?得找个人带着他去才好。这个领兵的人要会打仗,而且没有野心,自己其下,似乎只有这个人比较合适了

正是:只因曹公兴兵乱,徐州城下起波澜。

却不知公孙瓒到底令谁为将,领兵前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