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樊戈赵云大斗武
作者:繁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12

却说公孙瓒决定出兵助守徐州,他叫道:“樊戈何在?”

“末将在!”樊戈出列道。公孙瓒道:“我予你马兵一千,步兵二千,前往徐州相助。汝至徐州后,当按兵不动,以为疑兵。汝知之否?”

樊戈稍微迟疑了一下,便道:“末将得令!”心中却疑惑公孙瓒为什么点自己出阵。

原来公孙瓒素来多疑,早就探知各人品性。他自知军中若论统领三军,陈京龙与樊戈皆上上之选。但他已经有防陈京龙之心。相较之下,却对樊戈比较放心。只因此人有勇有谋,然少言语,不善交际,且十分清贫。樊戈立功虽多,但所得皆送与军士,公孙瓒数次赏赐府第也被他婉拒,甘愿住平民之所。府上别说家将,连一个下人也没有,惟独他一个人居住,且深居简出。便是当日被公孙续阻拦,让他有功无赏,军中多人有不平之言,他却听之任之。可见此人有才,却无野心,淡薄名利。让他领兵,公孙瓒自然放心。

公孙瓒想了想道:“樊将军,你还需何人相助?”

樊戈道:“末将不才,还望得廖画、舒华、子龙将军一同前往。”“如此亦可!”公孙瓒立即答应,接着又令郑伟溪计调钱粮,相助樊戈,择日出兵。

众人散了后,樊戈前往陈京龙府中,见过陈京龙后,便请暂住其府上的荀?叔侄一同随军出阵。陈京龙明白樊戈即将和曹操交战,心中没底,希望请他二人做军师,便答应了。而二人也素闻樊戈、舒华、廖画之勇,亦早有心同往观之。

转眼到了出征的日子,樊戈等四将便告别众人,领着三千人马,与刘关张一同望徐州进发。陈京龙等人送出十里,方才自回。

一路上,樊戈深怕刘备借机接近赵云,便自与舒华、廖画和赵云并排而行,与那三人拉开了些距离。赵云见樊戈眉头深锁,便道:“兄长有何不决之事?某自当相助!”

樊戈见他关心自己,愁眉微展道:“无妨。我所虑者,乃操擅于用兵也,且其下兵多将广,我军虽精,终是兵少也!”

赵云道:“兄长出兵前,主公曾令按兵不动。此去未必便战,何必烦忧?”

樊戈摇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等此去为何?乃是为救百姓而去。倘若曹公在我等面前残害百姓,我等军士虽少,亦当并力向前,半步不退!”

“原来如此!”赵云心道,樊戈担心的不是此去立功与否,而是担心百姓的性命。看来他不愧是真义士,我赵云能和这等人物兄弟相称,却也不枉此生!

想到这里,赵云忽然想起一事,道:“自别众家兄长以来,闻得众兄长斩将立功,杀敌无数,不知兄长可又遇到了什么高人指点?武艺进境如此神速?”

樊戈听了,与廖画舒华相视而笑,众人便把古墓中得到武学秘籍与兵器盔甲的奇遇告诉了赵云,直把他听得惊讶不已。

樊戈来了兴致,下令三军就地暂歇。他们三人与赵云来到一片空地,道:“难得有此机会,我三人便在子龙面前使出自家武艺,还望子龙指点一二!”

舒华廖画也连连点头,赵云则谦虚地道:“兄长折煞子龙了。子龙得与三位兄长切磋一二,乃平生之幸也!”

“如此我等便献丑了!”三人说道。一旁的军士们听说他们要演练武艺,都兴致勃勃地过来围观,连不远处的刘关张三兄弟也来了兴趣,骑马望这边望来。

第一个演练武艺的是廖画。他先练了一趟自己的独门刀法。但见他手中长刀忽快忽慢,忽刚忽柔,快时去若狂风,慢时微尘不起。堪堪八八六十四路天雄刀法使完,围观的众军士欢声雷动。就连不远处的关羽都看得连连点头,暗赞:“好刀法!”

使完了刀,廖画又练起了铁锏。锏法倒没有刀法繁复,关键只在力度,只听得风声虎虎,离得近的众人都觉呼吸不畅。廖画演练过后,又是一阵叫好声。

张飞心说:我只道那秦文牛力气大,原来这廖画力气也不小啊,嗯,是个好对手!

赵云见廖画演练完毕,连声称赞后道:“我观兄长的刀法纯熟,只需以战养战,他日必将炉火纯青;而那锏法是遇强愈强,倘若兄长在心怒之时使出,必定更见声势!”

廖画的锏招本来就靠怒气推动才能全力施为,见赵云一眼看破,连赞佩服。

接着舒华演练了他的双枪。他的枪招只在一个“快”字,完全没有和别人硬拼的招数,以变化见长,耍起来也特别好看,动人心魄。众人只见那双“龙凤合鸣枪”真的被他使得如龙飞凤舞,华光四射,不觉欢呼震天。

一旁的刘备看了舒华的枪招,心中暗愧:还道自己的双剑使得一流,但若和舒华的双枪交手,只怕走不上十回合。

枪法练完,舒华却没有接着显示自己的飞锥。因为他觉得那是自己保命的招数,还是越少用越好。

赵云见他武艺竟如此之高,也大出意料,道:“兄长使的好快枪!这套枪法快若白马穿隙,以巧破强,让人防不胜防!除非对方力过千钧,以强攻招对拼,或能两败俱伤。我料当世可挡之者,实不多也!”舒华听了赵云的评价,已十分满意,他知道赵云的评价十分中肯,这个成绩让他满足,心道:“我再努力几年,或许能挡我的连几个人都没有了呢!”

剩余的便只有樊戈了。眼见樊戈要演练武艺,不说赵云和军士们感兴趣,连舒华和廖画也带着几分兴奋。因为他们都知道樊戈有两般兵器――梨花亮银枪和弯刀,枪是经常见他使了,但是刀却从来未见出鞘,连刀身什么样子都没有见到过。便是三人一起出战那么多回,也不知樊戈刀法如何。今日能见,他俩如何能不激动?

此时连关张心中都十分期待,他们也想见识一下破羌兵、战吕布、拼颜良的樊戈,武艺到底去到了哪里?

但事实,却不如所有人的期待。

樊戈的枪招使得不慢,但是力度远比不过廖画的刀,说到速度与华丽也比不上舒华的双枪,似乎有时候还断断续续,完全没有先前二人的名家风范。直到他练完了,舒华廖画也刘备以及身边的军士们都没有看出什么名堂,连掌声都那么稀稀拉拉的。

甚至关羽,都没有看出什么,他奇怪地问一旁的张飞,“三弟,这樊戈难道有心隐藏?不然以他这般无用,如何能得此盛名?”

张飞哈哈大笑,道:“这小子有名无实而已,汝观那枪招,便这般……”他边说边笔划了几下,忽然脸上笑容渐渐消失了,慢慢地变得惊奇,接着接连“噫”了一声,道“怪也!”

关羽见张飞脸色不对,道:“三弟,有何不妥?”张飞竟似乎没有听到,陷入沉思。

而赵云也是满脸凝重,俊眉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良久,他忽然站起身道:“子龙欲与兄长讨教几招,不知兄长是否赏光?”

旁边的众人听了赵云的话都是一惊。虽然多数人未见赵云展露武艺,但观他先前点评二人武艺,都是有门有路,一针见血,可见他武艺十分高超。但是对于这大家都看不上眼的樊戈的枪招,他却似乎十分重视,竟不惜亲自前来讨教?这让人不解。

樊戈见赵云开口提出比试,实在难以推辞,便道:“如此献丑了!望子龙让我!”

赵云竟似没有听见,面无表情,提枪退后数步。樊戈也只好退后备战。

众军士见场中的气氛似乎不对,没有了先前的友善,取而代之的竟是一股微微的杀气,都暗自心惊,退开了些。

舒华廖画也觉察到这杀气了,二人不觉变色,廖画叫道:“子龙,子龙!”赵云全神注视着樊戈手中的枪,竟没有听到这两声叫唤。

舒华忽然上前,来到两人之间道:“且慢!”

赵云这才猛然一惊,道:“兄长!”

舒华道:“既是比试,何必真刀真枪?双方点到为止便是!来啊,取两杆没有枪头的枪!”

军士领命,去掉两杆枪的枪头,用红布包裹代替。舒华把这两杆枪叫到二人手中。

换了枪后,赵云似乎清醒了一点,抱拳道:“兄长请了!”樊戈抱拳还礼。

二人这才动起手来。

赵云忽然疾进两步,手起一枪,直奔樊戈的咽喉,枪未到前,手腕微振,枪头一刹那连变三个方向,让人无法看透。樊戈见赵云一出手就是杀力强大的“起首三式”,不敢怠慢,一招“凝风锁月”,手中枪不疾不徐,险险荡开赵云的枪。赵云一击不中,招数尚未变老,又诡异地变招,旧力未去,新力又生,长枪夹带着强烈的风声,直刺樊戈左肩。樊戈见这招厉害,立时变招,长枪回转,顺势划弧,一转间便是数十个枪尖,拦下赵云的枪招同时反守为攻,正是他的“万山披雪”!

赵云知道这招厉害,自己长枪在外,难以回转,百忙中只有枪尖歇插地面,猛然一弹,枪尖速度加快,带着地上的沙石一起望樊戈攻去。樊戈拧身错步,闪过这枪,接着立即还了一招。赵云也在间不容发间闪过。

这几下交手速度快绝,旁边的军士们看的心驰目掣,根本没有看清楚。但是在场的关羽张飞舒华廖画已经大受震撼。

骄傲的关羽对张飞说道:“三弟,谁想此处有这等人物!某观那赵云枪招之狠烈,武艺之纯熟,实不在你我之下也!”一贯大大咧咧的张飞脸上也难得露出了沉思的样子,点头道:“然也!但某观之,他二人要分高下,怕在五十合之外!”

关羽一愣,道:“樊戈那枪法稀松平常,未见得可比赵云。”张飞摇头道:“二哥,汝武艺之高,世所难敌,但若论用枪,却难免逊某半筹。可细观之,便可渐知樊戈枪法之妙。”

关羽听了,收起了轻视之心,静观二人交手。他武艺本就十分高超,先前带着成见,难免没有细看二人交手。但现在再仔细看了一会,却是越看越入迷。只见那赵云手中枪若游龙飞舞,无坚不摧,声势甚是惊人,当真让人难以抵挡。关羽假想若此时是自己与赵云战,恐怕也难分胜负。看来只有借助自己气力和兵器的优势,用强攻招与他对攻,或许才有五成胜算,要想破赵云这快而绵密的枪招,自己实在难有把握。但是别看那樊戈枪招来来去去只有三招,每招不过那几般变化,目前却依然有攻有守,丝毫不乱啊。

关羽张飞看得入神,舒华廖画何尝不是如此?舒华悄声对廖画说:“我怎么觉得赵云的情况有点不对啊?他似乎来真格的了。你看他,招招指要害,枪快而且狠,似乎当樊戈情敌般压着来打,这哪里还象普通的友谊赛啊?”廖画点头说:“确实是这样,或许赵云现在已经忘记了这是在切磋了,他已经不知不觉把樊戈当成敌人了。”

事实上,还真让廖画说对了!赵云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在这一战中,绝对没有半分留力。

是什么让他变成这样?正是樊戈使的枪招!

赵云自幼爱武,自五岁开始学枪后,便从此痴迷。见到精妙的枪法,往往苦思多日,不眠不休,寻找破解之法。他本身就是枪法大家,而且天资绝顶之高,便是多精妙的枪法,他看了一便,心中立即便能破它五六成。即使是当日遇到了劲敌文丑,其枪法之诡异,世所罕见,但赵云第一次看后也能破了三成,接着想了一夜便有信心应手而破!但是樊戈这看似简单、断断续续的枪法,他一念间便闪过七八种破解之法,但转念又全部被自己推翻,越想越觉得难以破解,越想越觉得其味无穷。最后竟忍不住立即挑战,想在实战中破了这三招。但是现在转眼已经战了五十回合了,他才能肯定,自己能胜。

但是他能胜樊戈,并不是因为他能破对方的枪法,而是他感觉到樊戈气力渐渐减弱,枪势渐缓,似乎后力不足。所以只能说樊戈不是自己对手,但自己却还破不了这套枪法。这让赵云有点沉不住气,今日破不了这枪法,恐怕自己不知要再想多久?而且樊戈也不一定会再和自己交手,那岂不是要抱憾终生?想到这里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看来,只得如此了!

正是:旗鼓相当世难逢,誓分胜负此战中!

不知赵云意欲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