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回 斗孙策舒华遇险
作者:繁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16

却说樊戈当日让舒华领一军先救寿春,自领大军随后而来。{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舒华刚去,樊戈却忽然接到了来自李齐的信。樊戈打开信来一看,神情立变,惊道:“幽州告急?”

原来,陈京龙出征淮南时,并没有抽调过多的兵力。他留下了重兵把守幽州和青州,而领军镇守二地的分别是秦文牛和唐铁锋,至于北平各项事务,则交给荀?与田丰。在陈京龙想来,二袁此时互相攻战,暂时无力进犯;并州不久前被曹操彻底占领,高干战死,曹操不敢对自己轻举妄动,所以自己后方是很安全的。

可是,在陈京龙征讨淮南后,形势却完全走出了他的预料!袁谭袁尚见陈京龙亲自出征去了,后方空虚,且被曹操、孙策围在寿春,竟不约而同地请求停战。两人暗地里商定:各自退兵,把兵力集中攻打共同的敌人――陈京龙,事成后平分其地!于是袁谭出兵十五万攻打幽州,袁尚出兵十三万攻打青州。

消息传到北平,文武众人尽皆失色,还好荀?指挥若定,丝毫无乱。一边派人望徐州李齐、边关马涛处求援,一边准备粮草接应前方。而前线的唐铁锋与秦文牛也全力组织兵力反击。

两线交手,可战况却截然不同。青州的唐铁锋和袁尚交手,彼此互有攻防,形成了拉锯战的局面,短时间内谁也占不到优势;可是幽州方面的战况可就完全不同了!袁谭虽然懦弱,可是其下文臣武将中有不少能人,尤其是有河北宿将颜良在,让秦文牛十分头疼。论动武他不是颜良的对手,连败数阵后,他越打越急,败得更快,到后来只得死守,并向荀?求援。荀?、田丰二人商量后,决定由田丰领军五千增援秦文牛。他到了之后,屡次用计,才让局面慢慢稳定些。可是幽州已经有四分一的领土被占领了,情况还是很危急。所以荀?还是发书各处,请求援军。

告急书到了徐州,李齐也觉得无能为力,便把它转交给了樊戈。

樊戈把书信给众将传阅后,众将中多有请求回军救援者。樊戈想了想,便让郑伟溪领军五千去助青州的唐铁锋,但是对于幽州的秦文牛,他却不发一兵一卒。

众将中不少人知道樊戈与秦文牛的恩怨,以为他公报私仇。廖画却直接问其故,樊戈冷静地道:“吾所以不助幽州者,有其三也!一者徐州与幽州相隔遥远,远水难救近火;二者袁谭兵虽多,但长年与袁尚、张燕交战,且不思农耕,只知暴敛,粮草必不长久;三者有田丰助秦文牛。田丰尽知冀州虚实,且又多谋,安有轻易便败之理?早晚可计破袁军。今郑伟溪助兵唐铁锋,先破袁尚,则袁谭难以长久,亦将退也!”

众将多有疑虑,樊戈却也不再解释,只催军赶路。当他与舒华两军汇集后,他立即询问了前线战况与孙策军的动向,舒华便把前线情况和自己日前与孙策大战的经过说了。说到这一段,嘴快的胡车儿忍不住插嘴了,对众人说了二人交手时的精彩和凶险,听得樊戈等人也不禁为舒华捏了把汗。

樊戈听完了大概,便让其他人都离开了,帐内只留下自己、舒华和廖画三个人。樊戈清了清喉咙,看着舒华道:“好了,现在这里就剩我们三个人了,我想听一听,你心里的想法。”

舒华看着樊戈,奇怪地道:“为什么问我?我有什么想法?”

樊戈擦了擦鼻子,笑道:“我们三人之中,你一向是最心软的、最不好斗的人,可是却接连几天和孙策硬拼,好象和你一贯作风有些不同吧?”廖画听了,也顿时醒悟道:“是啊,我也觉得不对头了。虽然你本事不错,但你也应该知道孙策是个很厉害的角色,照你的性格,应该不会一再和他生死相拼。难道你和他之间有什么恩怨?”

舒华看了看自己的两个朋友,苦笑道:“你们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他起身说道:“你们也该知道,大乔原本应该是孙策的妻子,如今却属于我了。”说到这里,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妻子的一颦一笑,满脸都是爱意,轻声道:“我的妻子,是天下最温柔、最美丽的女子,直到现在我都不敢相信,她会成为我的妻子,在我的心里,有时候对着她也会有点莫名的担心与惶恐呢。”

樊戈与廖画同时点了点头,他们能体会舒华的心情。对于心爱的女人,爱到极处,总是会患得患失的。这一瞬间,樊戈心里想到的是貂蝉,而廖画想到的则是小乔。

只听舒华接着道:“在我见到孙策之后,我忽然发现,自己内心很恐惧。我似乎感觉自己比不过孙策,因此配不上大乔。这种感觉越来越浓烈,到了最后我才明白,唯一让自己不再有这种感觉的方法,只有超越他!所以,我想跟他分胜负,用我个人真正的实力!”

廖画明白了舒华所想,便问道:“你还打算继续和他单打独斗么?”舒华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目光接着移向樊戈。

樊戈闭着眼睛想了一会,起身望着舒华道:“在情在理,我都不该答应让你继续和他单挑。在情,我不想你一个人面对那样的强敌;在理,用兵在于谋略,不在于硬拼。可是……”说到这里樊戈眼神发亮,望着舒华道:“我也知道,有些战斗,是必须一个人去打的!我若阻止你和孙策一战,说不定你心里永远会有遗憾,所以,我不会拦你。明天若他还来挑战的话,战吧!”说到这里,樊戈望外就走。

舒华心里闪过一丝感激,因为感受到樊戈对自己的支持和信任。而廖画也站了起来,望着舒华呵呵笑道:“我没你那么勇,没有和周瑜分胜负的想法。不过嘛,论计谋我玩不过他,论武艺他打不过我,大家平手啦!明天若孙策来挑战,我会去观战的,你放心和他打就是了。记住,要打,就要打赢!不准输!”说到这里他锤了舒华的胸脯一下,道:“我只怕你心慈手软,要是你胜了他的话,不要留手。你一向心软,但是战场上哪怕一下子的犹豫,都会致命的!”说完他也望外就走,双手背着脖子道:“睡觉去了!你也早些睡吧,明天精神一点!”

舒华看着廖画的背影,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边厢,黄盖、张昭等人却在苦劝孙策,不要再亲自出战了。张昭和周泰领兵刚到,就听黄盖说了孙策连日和舒华比拼武艺的事情,张昭心里大急,立即找到孙策道:“望主公保重贵体,不可再轻身犯险。斩将立功乃偏裨之任,主将乃三军之魂也!且我军兵多,不必主公亲战便可取胜!”黄盖也道:“张子布所言是也!明日我等愿去讨战,若樊戈不出,我等并力攻打,必然成功!”

孙策却固执地道:“两位爱卿不必多言。想某纵横天下,未遇敌手。明日不生擒舒华,绝不甘休!”张昭见劝阻不住,只得令人急通报周瑜,让他设法劝阻。

翌日,孙策又领军来到敌营前挑战,太史慈、周泰、黄盖等跟随在后。樊戈闻孙策挑战,急忙和舒华、廖画、甘宁、胡车儿领军出寨接战。孙策单搦舒华出战,舒华应声而出,两人再度交锋。

随着连续几天的交手和思考,两人对于对方的招数都很熟悉,拆招挡架的方法也了然于胸,很快战局又陷入胶着。双方都以快绝的速度进攻、变招与防守,很快,军士们已经看不清他们的动作,到了后来,在场只有寥寥数人能看明白这一战的凶险。廖画、甘宁、太史慈、周泰、黄盖的脸色,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变了,因为这一战实在动人心弦,阵中的二人出招都太快,往往不可思议,两人的生死也就命悬一线,随时有被对方挑落的危险。

周泰、黄盖没多久已经一脸佩服,因为阵中二人的武艺实在比他们高一筹,而太史慈呢?他心里则把自己当作了孙策,仿佛自己现在在和舒华交手一般。

甘宁看到十足状态的舒华动手,心里震惊。因为舒华的实力竟比他想象的强得多,如此看来,若当日不是二人中毒未愈的话,他自己如何敌得过二人连手?想到这里,他忽然有点后怕。

廖画看了舒华与孙策之战,心道:“我以为舒华天天在家陪大乔,武艺已经大不如前,没想到他比以前强了那么多,看来我也要加把劲了,不然三人之中我就垫底了!”想到这里他看了樊戈一眼,却见樊戈脸色异常平静,没有担忧,也没有欢愉,当真是不动如山。廖画心里忽然对樊戈很好奇,他没有见过复出后的樊戈动手,如今这个举手投足间就能轻易杀死曹仁的樊戈,实力到底去到了哪里?

而战场上的二人,此时交手已经过了六十回合。孙策打得焦躁起来,忽然暴喝一声,枪走偏锋,望舒华额头刺去!这一枪走势变幻莫测,舒华不敢轻视,双枪交叉拦截在前,只听一声巨响,舒华与孙策都在马上震了一震。舒华荡开孙策长枪,双枪顺势直攻!

就在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孙策手中的长枪忽然脱手,而他看准了舒华双枪的来势,空出来的双手猛然各自握住了舒华的双枪,用力望自己抢去!原来孙策早就算定舒华会出这一招,知道舒华的枪虽然快,体力却弱自己半分,所以他决定铤而走险,出奇制胜!

舒华吃了一惊,双枪被制,只得奋力回夺!两人在马上角力,各自使出吃奶的力气,转眼已经大汗淋漓。最后只听“扑通”一声,两人一起掉下马来。

双方人马都是一惊,正要上前,忽见二人又站了起来,继续火拼。只见舒华手中只剩余一条短枪,威力大减,但是孙策的状况更是麻烦,手中握着舒华的短枪,而且还是枪头朝着自己,连调转过来的时间也没有,被舒华逼得连连退后。也是天意难料,忽听孙策一声低声地惊呼,往后仰天摔倒在地,原来他竟一脚踏在自己的铁枪上,没有站稳滑倒在地!当他坐起来时,舒华手中那唯一一条短枪,已经抵在了孙策脖子前!

终于分出胜负了!

这一战,终于因为幸运之神的眷顾,以舒华的胜利告终!

两军尽皆大哗,孙策军中众将尽皆失色!而孙策那年轻英俊的脸,第一次露出死灰和不敢相信的神色,睁大眼睛望着舒华手中的短枪。他知道,只要舒华的手望前一送,自己的命已经交在了对方手中。

可是,舒华的枪却没有前进半分。在那一刹那,舒华得到了胜利的喜悦,心里高兴得要炸开来。可是他忽然发现,自己竟没有杀孙策的心,甚至看到对方眼神中的恐惧,他竟有一丝说不出的同情,枪尖不但没有再往前,反而略微望后退了一点。

而就在这个时候,长空中忽然发出一声尖锐的呼啸!而几乎是同时,舒华听到了一声樊戈的警告:“小心暗箭!”

因为这声警告,舒华本能地动了一同,接着就听到一声闷响,右肩一阵具痛,短枪也啪嗒一声跌落在地,人也不自禁连退两步。然后他才看着自己的右肩,发现一支雕翎箭,狠狠地插入了自己的肩膀!

战局出现逆转,不但舒华震惊,连孙策也呆住了!他不禁回头!

然后他明白了!

能在百步之外箭不虚发的,在整个江东,只有那一个人能做到――

太史慈!

当孙策摔倒那一刻,黄盖等人都只顾着惊呼,而在江东军中唯一能作出最有效反应的,只有其中最强的人――太史慈!他用不能再快的速度,抽弓!搭箭!瞄准!射出!

虽然太史慈和孙策一样热血,但是在个人的热血和孙策的性命之间,他很自然地选择了后者。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近乎完美的一箭,并没有如预期地穿过舒华的咽喉!

因为,“他”也来了!“他”是樊戈!

眼看舒华终于得胜,樊戈心里原已大定,心想舒华必定会解决孙策。他万料不到舒华竟忽然住手,正失惊时,却无意中看到了太史慈的举动,因此第一时间高声示警!若不是舒华听到警告后那本能地一让,此刻被箭刺穿的,就不是肩膀那么简单了!

而樊戈在发出警告后,也立即催动了他的赤兔马!舒华的现况异常危险,他当然第一时间飞马而出!

只比樊戈慢了半拍,廖画、甘宁、周泰、黄盖几乎同时抢出,而太史慈也弃弓持枪杀来!

正是:只因心慈反受害,惹出军前混战来!

不知这混乱的战况如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