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那是人的零件的味道
作者:西部井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389

孙维嘉也混在学生堆里听闻化人的报告。

混,孙维嘉很在乎这个字派生出的动作和场景,很地道,很老练。混,这是一个天才的创意。他没有看过《说文解字》,不知道“混”该如何解释。但是,凭直观,这个字是个老油条了。旁边的是水,一定是油水;一边是日字,就是生活。但是,日字下面是两把匕首该作何解释?孙维嘉点着星灯,横竖端详了半夜,任不得其解。叹口气,月亮也就燃尽了,剩下太阳照着校园。

校园里都是混的人,有人混进这个队伍,有人混进那个队伍。有人混进学生们排得歪歪扭扭的打饭队伍。还有人混进教室,他们是一些不交学费的学生,混进来听课。门卫很严的,防控甲流感,也防控混的人。但他们早有预谋,在墙外劫持几个学生,剥下他们的皮,披在身上,像模像样地走进来。虽然他们已经有了学生的皮,但是,他们的心脏和其他器官是空虚的,进教室的时候看见老师,就胆怯得厉害,于是就害肝脏病,食心虫病,蚜虫病,发高烧,或者其他顽症。

其实不必如此胆怯,那个老师也是混进来的。说老师混进学校,孙维嘉感觉自己没有说错,千真万确。趁保卫人员检查学生时注意力分散,那老师就从旁边侧身而进,没有人发现,只有孙维嘉看见。老师也有混进来的,你们都混吧!他大声地对那些来混课的学生们大喊。

而就在他大喊的时候,闻化人也混进来了。他坐在凯迪拉克里,成功地逃过了门卫的检查。闻化人混进学校了!闻化人混进“北方医大”了!他依旧大喊。但是,任然无人理会他的警示。他们纷纷跑去听闻化人的报告。朱书记也屁颠屁颠地去了。

孙维嘉觉得自己是不能去的,因为他和闻化人是死对头,是情敌。情敌怕啥呢?混进去听呀,听他是不是攻击你?也顺便窥视他的弱点和漏洞,一边有朝一日在市中心广场决斗的时候,一剑击中要害,灭了他。有人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就点拨他,声音从他心里发出,哦,说这话的人,欺骗了他的牙齿,混进他肚子里去了,成了蛔虫。

往报告厅里走的人如潮水一般,这是个很好的契机。但是,自己还是有点目标大了,容易被闻化人发现,不如化整为零,好往进混。于是,孙维嘉想要把自己拆成零件。他就像修钟表的老头,戴上老花镜,不时把目光从镜框上面放出一些成熟得有点干瘪的眼光,像秋后某一天的阳光,观察周围动静。左手里拿着最小的镊子个螺丝刀,右手里拿着放大镜,不放过每个细小的元件,比如,指甲,角膜什么的。唉,拆角膜的事情,修钟表的老头不在行,自己的老师,法医系的濮阳教授那是一把好手。他可以在枪毙人的现场很麻利的把死囚的眼角膜摘掉,甚至心脏、肝脏、肾脏、睾丸,子宫,肌肉,骨头以及其他一切可以拿走的东西,以便物尽其用。最后分离到只剩一堆死囚的思想和败坏的道德,放在那里,腐朽发臭,直至耗散殆尽。

他的实验室里,放着各种各样的人的零件,像拼装汽车的地下车场。濮阳教授的实验室也是在地下,实验楼的负一层。里空气散发着人的味道,确切地说,那是人的零件的味道。人的零件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肾脏是尿味道,有点骚,吃的时候要用清水刷洗干净,煮的时候要换一次水。女人的子宫,带着女性特有的味道,要放上孜然、花椒、茴香、桂皮等,嗯,还有生姜。生姜是不能少的,可以除腥,除湿,健脾,可以让你多吃点。这里琳琅满目,储藏丰富。简直可以拼装一个班,一个系。

拼装汽车的,大多是报废的汽车,还有偷来的,零件们混在一起,谁也认不出水,谁也不知道谁的来历,于是,就模糊了犯罪记录,大家都明哲保身。有一天,孙维嘉问了濮阳教授一个特别的问题:你有没有拆过我们学校的一个女生?不管她是病患死的,跳楼死的,喝药死的,抑郁死的,高兴死的,或者各种各样的名目,或者就没有死,好端端一个*,让你一件件卸开,放在这里,慢慢享用?想用哪一部分就用哪一部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问题太尖锐了,濮阳教授不能接受,就翻了脸,把孙维嘉撵出实验室。当孙维嘉的最后一只脚后跟逃出法医系濮阳教授的实验室时,他感觉自己又获得了一次人生。刚才,濮阳教授的眼光太可怕了,就像一把匕首,差一点把他解剖了,然后也分成零件,放在实验室里,白天供男女学生观摩,晚上供濮阳教授享用。也不是道濮阳教授有没有恋童癖?或者奸尸癖?

分成零件其实也是很*的。一个男人的性器,一个女人的性器,放在那里,总会也引起人的某种联想和冲动!上大一的时候,解剖教研室的宋教授就是基于这个理念,把尸体的性器割掉,扔进垃圾堆里,只让学生们看“素尸”。其结果你也知道,多吃素食利于长寿,“素尸”看多了有利于身心健康,孙维嘉的男同学不知道女生的性征,女同学不了解男生的秘密,培养了一班好孩子,不会*的好孩子,结婚后也生不出孩子,给社会做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孙维嘉很快否定了分成零件的想法。还是打碎,打成粉末状,然后撒在这些人堆里,比较合适。他曾经勤工俭学,帮民族医学系的胡卫东老师干过这种打粉末的勾当。就是把三四种、五六种或者七八种中药打碎了,混在一起,装在胶囊里,或者弄成蜜丸,说是祖传秘方,从孙思邈那里传下来的,包治百病,一小瓶一百元,爱买买,不买拉倒。但是,买药的站了一街两行,效果好啊,吃了就治病。附属医院药房的药渣,每天能拉几汽车,所有药材都混在一起,但是,还能清楚地分出大黄陈皮枸杞子。有的药厂就把这药渣买了去,和胡教授一样,打成粉末,元胡麻黄柏子仁,都混在胶囊里,也说是祖传秘方,比孙思邈还早,从扁鹊和华佗那里传下。虽然这些煮过的药渣已经很乏力,但却也包治百病,一百元一盒,爱买买,不买去球。而买药的人依旧站了一街两行,比今天听闻化人报告的人多。

所以,孙维嘉就把自己打成粉末,装在一个胶囊里,和全校所有学生都装在这个大胶囊里,听闻化人的报告。他可以完全靠近闻化人,轻轻地飘过去,飘到他的鼻孔里。那里十分肮脏,简直是厕所。孙维嘉要飞出来,可是却被牢牢地粘住了。就像一只绿头苍蝇被沾在坟堆上。正当孙维嘉难以脱身的时候,闻化人一个喷嚏,把孙维嘉扔了出去。接着,又是一个喷嚏,一连串几十个,几百个喷嚏。

坐在前排的人都慌了。都不知道闻化人为什么打喷嚏。难道是感冒了?什么感冒呢?甲流感?还不是普通的甲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不好了,要传染。然后,这些人就开始逃离,可是,出口太小。于是,他们就你踩我,我踩你,乱成一团。就像胡卫东教授开了他的粉碎机,把那些中药饮片都放进去,一按电门,轰隆隆的都打成了粉末。这里听报告的人都成了粉末。都在四处扩散,四处奔逃!

孙维嘉从窗户里飘了出去,满院子游荡。不,是飘荡。这种称为粉末状的感觉真好。自从裸跑事件以后,孙维嘉感觉自己太突出了,像牛的犄角,像象的牙齿,像大厅里的柱子,像孕妇的肚子,没法躲过别人的眼睛。现在,自己终于有个好办法了,把自己打成粉末,就可以混了,在学校里混,在江湖上混。

江湖险恶。孙维嘉想起了这句话。在江湖上混的人,无论英雄侠客,还是卑鄙小人,都要带家伙。家伙就在“混”字下面。两把匕首,寒光闪闪,追命夺魂!学校里有那么多混世界的人,有那么多的刀子!死了几个学生就不足为奇。学生们一定是被“混”下面的匕首所杀害!有朝一日,若果公堂作证,一定要把这“混”字揭露得淋漓尽致,体无完肤。

揭露他们,让他们都不能在江湖上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