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林强案件
作者:天冷不宜私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38

“是林强吗?”

站在无名尸体旁的陈铁汉微闭着双眼,脑子里却一刻也未停止思考。是案子就是谜,而解开这一个个谜团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如果什么时候没有谜团存在了,那么他们这些肩负一方社会治安稳定的警察也就可以安心睡个囫囵觉而不必再睡什么“鸡觉”了……

他的特点是,在情况不明、疑点不清、勘查结果没有出来的情况下,轻易不说什么大话,而是要求进入现场的勘查人员,全力以赴在勘查工作中认真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和细微末节之处,为日后侦破工作尽可能多地提供调查依据,同时有利于领导正确地对整个案件进行准确判断和指挥部署,从而在具体行动中一步步找到谜一般的答案。

他还有一个习惯,刑警们说,陈局的车里总有吃不完的方便面和咸鸭蛋,方便面老陈家不生产,只能一次次从小卖店往车上搬,为的是有紧急案子时不至于使手下干活的人挨饿,但那咸鸭蛋却是正宗的陈记产品,老伴儿在家一个个地往大瓷口坛子里腌,为的是家里没菜时临时当个下饭菜,他就一个个地偷着往车里面捣腾,为的是刑警们吃方便面时也有个咸东西就着多吃一口。

一上大案回不了家,陈铁汉动不动就跟侦查员们来一句:“饿不饿?我那车里有方便面和咸鸭蛋,谁饿去吃一口!”

可是今天,他们的车都停在山下很远的地方,从早晨到现在,大家还没吃饭。

但没有人离开自己的岗位。

尽管打捞上来的尸体已经严重腐烂变质,但从剩下的一些皮肉上,人们经过仔细辨认,仍然可以看出这具无名尸体有点像林强――曾经与他们一起工作的林强副大队长留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面对从天坑底下打捞上来的这具无名尸体,在现场的陈铁汉、乔银忠等各方的表情和心理反应各异,心情是不一样的。

陈铁汉不动声色,迎着恶臭慢慢蹲下身观察着,乔银忠也跟他一样,不过心里更多的或许是惊涛骇浪。

真是各怀心思……

于晓中和苏灿坐在旁边休息,大口呼吸着洞外的新鲜空气,不时偷偷观察着乔银忠。

而左吉胜、小韩、张伟、黄东平则围在旁边,一会儿看陈铁汉、乔银忠,一会儿再看看于晓中。

陈铁汉不愧是破案的行家里手。可以说,尸体一打捞出来,他一眼就从那些支离破碎的尸体上看出了一些端倪,案件虽然重大且恶劣,但一到了现场,尤其是看到了可以具体探究的实体,只要看见完好无损的工作环境,心头立刻会产生与警察职业有关的兴奋点!他指挥首先将尸体旁边清理干净、让法医上前提取重要检材……

尸体旁边,法医和陈铁汉、乔银忠几个人就像资深的考古学家,探半身在尸体上面,手拿检材工具,凝神先将无名尸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观察。腐烂变质程度及死者原始状态是怎样,做到心中有数后,让人记录下来,随后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将他感兴趣的或大或小的物品轻轻地夹起来,交给身后的人,嘴里不时说着一些简短术语。

“面部下,喉骨,骨折,破旧XXX……”

横向躺在雪地上的尸体喉咙处下见一骨折,破旧XXX,经过翻动,内无他物。

助手按照陈铁汉的口述,默默记录在案。

“死者,脖颈见索沟……”

仰躺着的死者上身着深色便衣,下身疑似警服(裤子),被强腐蚀剂毁过容,脖子有索沟(勒痕),全身多处骨折、撞击伤,臀部潮湿,下方见有山梨把一个,死者双脚部位骨折明显,见有山梨的碎片9片,左脚内侧距雪地10厘米处石头上见有3X5厘米厚的雪块,该处腿骨上见有20X10厘米血迹,臀部偏左位置有一支签字笔,其他未见异常。

现场勘查同时发现:天坑周围有树枝、石块后移刻意掩盖之特点,说明作案人具有某种职业特征,且对这一带环境与犯罪手段熟悉,乡下人或内行特征明显。否则,一般老百姓即使害人后感到恐惧,想销毁罪证,也不会知道到底该使用什么物品才会达到希望的效果……

现场勘查从上午11时32分开始,整整进行了一小时十三分,于12时45分结束。

陈铁汉、乔银忠和其他人从尸体上收身站起来,不由轻轻呼了口气。由于山头强烈的寒气和当顶的太阳光照射,他猝不及防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碎片、碎物和血迹已提取。

死者衣着及尸检情况将在返回县局后另外处理,并会有详细尸检报告。

其他人员对现场及周边进行了拍照、绘图。

拍照:孙明、何凡杰;绘图、笔录:何凡杰;现场记录:左吉胜、小韩、张伟、黄东平。

……

尸体当晚就被运回了县城,送进医院太平间的一个冷库封存。

许多消息是无法保密的,由于死者穿的是一条警裤(?),消息传开后许多人更加肯定地怀疑这具尸体就是前些日子神秘失踪的林强尸体,然而,被强尸水侵蚀的尸体严重腐烂变质,无论尸体还是面部都已无从辨认,只有通过有关部门的权威鉴定才能确认这一点,而且,林强生前身材魁梧,比较高大,而这具尸体由于变质则显得相对矮小许多。

可是,不是林强,又会是什么人呢?

从县城到小山140多公里,地处偏僻深山老林之中,如果是林强尸体,那么又是什么人怀着怎样的目的花如此大的成本非要这样做呢?

各乡镇和邻县反馈回来的情报信息表明,未发现有失踪或意外死亡人员。

当天晚上大家休息,第二天一上班丁黎明局长立马亲自出马召开会议。从小山现场回来后,林强大案又展现在人们面前,数万名当地群众和全县几十万人几乎都在关注着这起案件的侦破情况。

不管打捞上来的这具尸体是否林强,它的巨大压力已经让丁黎明局长感到了某种不安,丝毫也不影响人们对案情的猜测与纷纷扬扬的议论,如果一个刑警大队的副大队长突然遇害而且尸体还神秘失踪的案子,这么久了都无法破案的话,那么公安局长还能干什么?刑警大队长乔银忠还能干什么?刑警大队又有什么用!

这起风暴只差刮到省公安厅大楼,直接威胁着丁黎明局长、陈铁汉副局长和乔银忠的声誉与锦绣前程。

所以,丁黎明也急了,很重视。

与此同时,县里、市里、省里有关领导机关不断催促破案,林强的妻子江晓莉及其家属不断地询问进展情况,而社会舆论对公安机关越来越不利,更可恶的是新闻界,没完没了地责难、报道甚至捕风捉影,让人难以接受。

丁黎明局长恨不得封闭那些可恶的小报,但他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他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让乔银忠尽快破案。

这样一来,必然要把乔银忠推到前台。

可是……

陈铁汉不象是昨天在小山现场那样激动,他从烟盒中抽了支香烟,点燃后慢慢吐着烟圈。在他面前的烟灰缸里,装满了烟蒂,根本记不清抽了多少支,只知道整个下午,一支接一支地从没有间断过。

林强案情分析会议正式在县公安局举行。

县各方精英汇集一堂。

但气氛却异常沉闷。

谁都知道,在小小的大鼎县不到一年时间竟连续发生多起恶劣的抢劫、杀人特大血案,虽然大多数案件已经告破,但林强案却一直在有意无意拖着,无论地方公安机关还是县委县政府县政法部门,几乎所有有关领导、参与侦破的人员都能真切地感到肩上的重担和来自外界的巨大精神压力……

“要问压力到什么程度?那时候简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呀!”

这是那一段时间经常挂在丁黎明局长嘴边的口头禅,此时他虽身在县局会议室,但每一根神经和心跳却与乔银忠的神经紧紧连在一起!

而另外一些目光透过耸山峻岭一直关注着这里的一切。

不平静的夜晚降临了大鼎县。

对于林强案件与这具打捞上来的无名尸体的性质问题、关联问题,及其能否并案等一系列敏感问题,是这次会议的重点,也是陈铁汉、乔银忠等人激烈交锋、争论的焦点。乔银忠认为,无论如何,前期由他根据具体情况指挥侦破此案的统一部署,都是请示报告过有关领导的,他作为林强的警校同学、公安局同事、刑警大队朋友,一直在努力侦破此案,问心无愧!

而陈铁汉则认为,乔银忠自恃有某主要领导的支持,许多工作没有跟他打过招呼,自行其是,致使他这个副局长对林强案的侦破工作根本不了解,被架空,甚至于被刻意愚弄!更重要的是,林强案件至今久拖未决,背后说不定有更复杂和难以置信的其他因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够了!”

陈铁汉的话显然是言有所指,在座的人谁都能听出来他“主要领导”指的是谁,局里主要领导倒是不少,除了丁黎明局长算是公认的“老大”之外,政委关长生应该是排名其次,还有好几个副局长,但是平时陈铁汉跟关长生的关系很近,而且关长生也不喜欢乔银忠,人们还是一下子就能感觉到陈铁汉所指的只有丁黎明局长。

因为种种原因,只有他才跟乔银忠走得最近,而乔银忠也只有在他的强力支持下在当前的大鼎县才会得意洋洋,无所顾忌。

丁黎明局长忽然暴喝一声,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说是青筋暴露也不为过。

他双眼喷火,嘴唇有些颤抖,直视着陈铁汉一字一句道:“老陈!陈局长……你这话到底什么意思?这是研究工作,有什么想法和判断都可以说出来,但这是研究如何侦破林强的案子,你扯那么远干什么?你作为一个分管副局长怎么说话这么不负责任?!”

由于林强案件涉及到公安局内部许多长期存在的诸多工作问题,而这些内部问题无疑又牵涉面极广,工作时间长了,人与人的关系,方方面面的利益角逐,无论是刑警、巡警、交警、森警、110、消防、各派出所与科室大到职务竞争,小到福利待遇,难免划线,矛盾与复杂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人人心里都有一本帐,平时也都有背后的许多议论和印象,但象今天这么当面锣对面鼓地敲起来,还是头一次!

气氛一下子就紧张到了极点。

……

“我说的都是事实,难道不是么?”陈铁汉冷冷地回应,他并不迎着丁黎明局长的逼视而硬跟他对着当面干,他仿佛只是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无论如何,这是为官一大忌,他是要冒极大风险,也必将要面临着更加严峻考验的。他如果背后没有更强硬的后台,没有局里一些民警支持他,那么他将很快就会下班。这他是清楚的,也肯定认真考虑权衡过轻重与利弊,但他不怕!

关长生注视着他,很佩服。

乔银忠不干了!

他虎一下站起来:“陈局长!请你把话说明白,按你这么说,我是凶手呗?我不想侦破林强案子呗?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面对现实,面对乔银忠咄咄逼人的气势,陈铁汉忽然也双手一按桌子,拍案而起,大吼一声:“你坐下!干什么?你反啦!”

“乔银忠,”政委关长生开口了:“你坐下,有话好好说,陈局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嘛。”

这样的局面,丁黎明局长可真是没有料到,不,或许他早已料到,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这样的敏感问题上暴发而已。其他的几位副局长没说话,但目光闪烁,他们没表态的本身恰恰也说明了他们的态度与立场。如果说不是大权独揽,丁黎明局长长期以来自我感觉良好的话,那么,现在他应该清醒一些了,或许他应该知道如何收场了。

“你坐下,”停了下,他一指乔银忠道:“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都可以说,这是干什么?打架斗殴啊?”

话不在多,却是丁黎明当局长以来首次批评乔银忠,何况是当着众人的面。

乔银忠的气势磅礴一下子就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会议还怎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