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子曰: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朱熹注解: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勿,亦禁止之辞。惮,畏难也。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
这句话看似简单,争议却不少。
一是 友 ,是动词,朱熹也是这个领会,就是:不和比自己还差的人交朋友。
如果是名词:没有朋友比自己差,意思是不要经常糟蹋经常在一起的人,以免伤害朋友。
二是,这两句话是相连的,还是独立的。
如果是相连的:不要交比自己差的人,看到超过自己的人,千万不要怕,赶快改成朋友。
这个解释,明显不靠谱。那么,这两句话,是各自独立的。这样后一句就没有争议了: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那么,前面一句到底该怎样整呢?
女生交朋友,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美女的闺蜜十个有八个都是丑八怪。
当然孔子那个时代,我估计他也没得机会和心思去解析这个,他要解析的是男生。
男人交朋友就不同了,只要吹得拢,管你啥子角色,都可以成为哥们。
因此,为了把孔子的这句话,解释得贴近生活原态,必须把 友 限定在哥们之下,所以,这个 友 解为:交流。
不管是修道、读书、练书法、打乒乓等,都有一个感觉,跟自己差的角色交流,一是没劲,二是不可能对自己的境界有所提高,故:不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