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焉得知
作者:三才童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72

四十四、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朱熹注解: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在目前,我所见过的解释中,没有一个不磕磕碰碰的。

里,是指社会的最基层,即民间。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五?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周礼•遂人》

里,可以泛指民间,社会的最底层,好听点,叫基层。

仁,一般是指上对下、长者对小辈的态度。在这里,就要大而化之了,指民风淳朴。

美,佳。

处,相处、接近。

焉,哪

知,就按照朱熹所说的, 读智,意思就是智慧、明智、高明,再绕一下,叫:高尚。

因此,子曰:民风以淳朴为佳,(试想),选择不和纯朴的人相处,哪会高尚啊?

我敢说,这是目前最完美的解释了,无论是语法,还是语意。

如果说,还有更完美的,那只能是方言了。

在四川话中,你好聪明、你好明智、你好高尚、你好智慧、你好都可以用你好行。

所以,焉得智?解释成 哪得行?是最契合原文的了。

可是,把智解释成 行,我估计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就在聪明、明智、智慧、高尚中,确定了一个 高尚,因为只有它能使语感更流畅,且有递增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