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朱熹集注:三,去声。季文子,鲁大夫,名行父。每事必三思而后行,若使晋而求遭丧之礼以行,亦其一事也。斯,语辞。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愚按:季文子虑事如此,可谓详审,而宜无过举矣。而宣公篡立,文子乃不能讨,反为之使齐而纳赂焉,岂非程子所谓私意起而反惑之验欤?是以君子务穷理而贵果断,不徒多思之为尚。
朱熹这人,我总是费解。
关于这个 再,很多人,包括网上的,都领会到了,即 三思 多了点,二思,就可以了。
程朱二人还在那儿阐微发幽: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那就好比,我在网上出现了错漏,别人给我指出来,我改正了,对方还回一贴:继续。
程朱 把 再,理解为继续、再加一次,讥讽之意。
孔子会这样讥讽学生么?我估计孔子连对网友都不会用这种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