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朱熹集注:叩,音口。○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程子曰:“圣人之教人,俯就之若此,犹恐众人以为高远而不亲也。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不如此则人不亲,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不如此则道不尊。观于孔子、孟子,则可见矣。”尹氏曰:“圣人之言,上下兼尽。即其近,众人皆可与知;极其至,则虽圣人亦无以加焉,是之谓两端。如答樊迟之问仁知,两端竭尽,无余蕴矣。若夫语上而遗下,语理而遗物,则岂圣人之言哉?”
国学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不知所云。
对于四川人而言,就一目了然。对于北京方言调教出来的思维,我就得把语序调整一下:
曰:“有鄙夫问于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就是说,它是一个倒装句,对于现在的思维而言:那天有个贱人问我有智商么,我回答的是?啊。
叩,通“扣”,拉住、抓住。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史记•伯夷列传》
竭,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承担、责任。
译成四川话:(那天)有个瓜娃儿问我有智商没得?(我说)没得的咯,天地何等浩阔啊,咱直接抓住万物的终极为己任。(即道)。
牛B 吧?
我是说我。
当然,我译得太美化了,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最准确的解释是:竭,是尽、完的意思;即我抓住事物的两头就完了。
意思是,追问万物的来源和归宿,即道,那些中间的细微末节,我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