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二叔回家
作者:大木头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77

寒假,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候。[手打吧(www.shouda8。com) 疯子手打]看到赵云轩的成绩这么好,父亲一改以前放任的态度,催促他出门去转转、玩玩。一份辛勤,一份收获,孩子在学校肯定很用功,回家这几天应该好好放松。

天冷,都围在炉子旁打牌、搓麻将。赵云轩他们一伙玩够级,也许很长时间没摸牌,开始就被堵了个老末。玩几局后,逐渐走出头客、二客。见好就收,他把牌让给别人,自己在外围看。看牌比打牌舒服,可以替这家出主意,也可以为那家想办法,见谁的牌好站在谁后面,一直跟着胜利走。

这天,接到二叔的电话,他今年回来过年,在家住一段时间。赵云轩的那个高兴啊!二叔赵连发,十八岁参军,后来加入军区的特种部队,在国内、国外执行过多次任务,都顺利完成。现在是京华军区特种兵大队的大队长。入伍二十多年,今年第一次回老家过年。太好了!可以让他教自己几手,在同学、伙伴中显摆显摆。村里的人把二叔说的很神,一跳好几米高,一掌能劈开石头,曾经一人擒获几十人,其中还有外国人呢。赵云轩问过父亲,父亲说那都是瞎话,二叔只是一个普通的兵。

二叔很少回家,赵云轩对他的印象,只是他穿着一身绿军装,挺拔威武。其他的几乎没有。二婶每年清明都回来,印象很深,办事风风火火的。

腊月二十六下午,两辆车停到赵云轩家门口,一辆黑色的轿车,一辆绿色的吉普车。车牌子白底红字,是军车。听到门口声响,赵云轩和父亲迎出来。二叔和二婶从前面轿车上下来,他们女儿赵丹琳从后面吉普车上下来。赵丹琳今年十一岁,快长到一米五高,下车来先打个哆嗦,“真冷啊。”

二叔的脸沉下来,二婶看到他要发火,赶紧说:“小琳,快问伯父和哥哥好。”

二婶理解二叔的脾气,不能听到有人说他家乡的不是。记得有次自己说过埋怨他老家的话,一向没有发过脾气的他当时就变脸,吓得她不敢再说。当兵在外,最思念的是家,容不得说家的不是。

赵丹琳小嘴撅着,躲到她母亲旁边,说:“伯伯好!哥哥好!”

父亲笑着说:“小琳真乖,几年没见,长这么高了。别怕你爸爸,有我在,他敢!”

二叔说:“大哥,你看看,现在的孩子都被惯坏了,一点不能吃苦。”

“她还是孩子,刚下车喊冷很正常,你不要再说了。”

他们说着话,两个司机往下面搬东西。烟,酒,吃的,用的,应有尽有。他两个又把东西搬到家里,对着二叔敬个军礼,开车离去。

坐在堂屋里,几人聊着家常,其他人没有多少变化,话题的重心在赵云轩身上。听到赵云轩的成绩在学校占前几名,以后准能考好大学,都很高兴,二叔尤其如此。这个侄子是赵家的独苗,他原先还担心没有大嫂了,大哥一人教育不好他。听说赵云轩在学校受处分的事后,他当时就想把赵云轩放到身边,他来管理。他的男女观念平时不表现,在根子里还是存在的。后来还是听从大哥的话,等赵云轩高中毕业看情况再说。

下车后见到赵云轩,通过言谈举止,他的想法当时就变了。赵云轩绝不是想象中的流里流气的皮孩子。再看到他的成绩单和老师的评语,更是抑制不住兴奋,拍着赵云轩的肩膀,“好,好,继续努力。咱这一家看你的了。”

赵丹琳不高兴了,“爸,还有我呢!哥哥的成绩只是在乡下好。不信,你看看他的英语成绩。”她知道乡村的孩子接触英语晚,好多地方到初一才开始学。不像城市里小学、甚至在学前班就开始学英语。

二婶正看着赵云轩的成绩单和各科试卷,听她说,递给她,“晓琳,你看看哥哥的试卷。”

赵丹琳找到英语试卷,成绩这么好。再翻翻,其它科目也很好,服气了,“哥,你的成绩这么好啊!”

突然发现新大陆,跑到赵云轩身边,“哥,你看老师给你的评语,要注意和女同学拉开距离。”

“哥,你谈恋爱了。和谁?长什么样?什么时候来,我给你把把关。”

她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

二叔、二婶的目光看向赵云轩。

“叔,婶,我没有,没谈恋爱。只是和一个女同学经常在一块学习。”赵云轩说。

二叔比较谨慎,问父亲:“大哥,小轩是不是谈恋爱了?你知道赵云轩在学校的情况吗?”

父亲想想后说:“小轩暑假时带着一个姑娘回家,不过他说是他们的英语老师。没听说和女同学的事。”

“老师!哥,你带着女老师回家,真的?”

没办法,赵云轩把姜海姗的事说出来。赵丹琳一口一个“啊”,老师的女儿,代课老师,京华大学的学生。“哥,我真佩服你,你真牛。”

二婶觉得不对,“小轩,你说的她不是在十月回京华了吗?老师评语上写的是女同学,还要拉开距离,这个肯定不是。你要实话实说,不要瞒着婶子啊。”

赵云轩知道老师指的是李茹梅,可她的事该怎么说?说没关系,没人相信;说有关系,那更不行。

正在他不知道怎么办时,门口传来说话声。村支书和其他几个村干部走进来。二叔来的消息,不一会都传开了。他可是南沙坡村里出去的大人物,只要是正儿八经的事,在外.地找他他能帮忙处理好,在昌临县里,他一个电话也能办妥。

二婶把他们让进去,给每个人都发一支从京华带来的香烟。一屋子人都说着亲切的家乡土话,抽着烟。赵丹琳受不了烟雾缭绕,拉着赵云轩往外走。

出去时,见到村里还有人陆陆续续的往家里去。

赵云轩领着赵丹琳去隔壁大叔家看打牌的。还没坐稳,听说他领着的是二叔的女儿,大叔、大婶赶紧回里屋拿糖块,端瓜子,口里说着她长的真好看,个头真高。赵云轩还没听到妹妹说话,他们已经在夸奖她懂礼貌、说话好听。看赵丹琳的表情,没办法,走吧。

在赵云轩不知该到那里去时,赵丹琳被街上几个小女孩吸引住。她们和赵丹琳年龄差不多,分成两帮,在玩跳皮筋的游戏。两个人分别站在两边撑着,中间有一个跳进跳出,玩出各种花样。赵云轩上高中后,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同村年龄小些的大多不认识了,只认识李大伯的孙女小娟在里面。

赵云轩把赵丹琳安排给小娟,让她带着玩。赵丹琳不认生,一会就和她们玩在一起。赵丹琳拿出口袋里的巧克力分给她们吃,随身CD播放优美的音乐。她们玩完跳皮筋,再玩丢沙包,玩她们能想到的各种花样。玩累了,一帮女孩围着赵丹琳,听她讲外面的世界,讲故宫的悠远历史,讲长城的绵延万里,讲大海的壮阔无边,讲五岳的险陡秀奇。

她们都羡慕的听着。在中国,有些地方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还很严重。学习不是很突出的话,许多女孩刚到初中家长就让她们辍学回家,帮家里干活。稍大些,到远方打工。再大点,父母收到合适的彩礼,就把她们嫁出门了。嫁人后,男人在外干活,自己在家洗衣做饭,养猪喂鸡。再后来,生儿育女,拉扯孩子。一辈子可能就这么度过。挣一点钱都存着,不顾及穿着、打扮,更别说出去旅游“扔钱”。

赵丹琳还教她们跳舞,一开始都不好意思,过一会后就高兴的跳个没完。

晚饭,二叔被村支书强拉走,到他那里去吃。二婶炒了两个菜,打算再拆两袋从京华带来的熟食。还没打开,左邻右舍的来了,你端来一盘子炖鸡,我端来一盘子炒肉,桌子上又摆上十来个盘子,都是肉类,没有一盘青菜。都是心意,推让谁的也不是,都放下吧。

反正送来就是要吃的,不顾母亲的训斥,赵丹琳每盘都尝尝,都摇摇头。肯德基、麦当劳喂大的她,吃不惯家乡的味道,对大鱼大肉更反感。她撕开一袋腌萝卜条,配着母亲炒的绿豆芽吃。

饭后,都出去了,只有二婶在家。她手里拿着小暖水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叮叮……”,电话响起。她过去接,说了一会话。放下电话后,她边想边笑。

很晚,二叔才醉醺醺的回来。躺到床上,二婶在他耳边说话,二叔直摇头。二婶急了,揪住他的耳朵,“给我下去。来前不是说好的,回到家里不能多喝酒。你看你醉成这样,你还敢上床。”

二叔忙向她求饶,“好,我答应,我答应。”他可不想让大哥和乡亲看到他怕老婆的形象。

“早这样不就行了。再说,我是为你老赵家的事,又不是为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