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二婶把家里的人都叫醒吃早饭。赵丹琳赖在床上不起,母亲在她耳边小声说几句话,她立马乖乖起来。
吃过饭,家门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二婶让赵云轩往车后备箱里搬东西,塞得满满的。这时,她才告诉赵云轩要去做什么事,去接姜海姗。
原来,昨天晚上的电话是姜海姗打的。她放假后,姜老师和她一起回来。以后可能不回来了,趁这次过年,打算昌临的亲戚、朋友都去看看。父亲忙,姜海姗没有事做,约了李茹梅到家里去。昨天,她们两个给赵云轩打电话,想看他在做什么。――潜意识里,可能是想让赵云轩去看姜老师,以及她们。
没想到,赵云轩不在家,电话是二婶接的。她听到是赵云轩的同学打来的,兴致来了。刚想搞清楚侄子的事,被人打扰了。吊起的胃口还没下去,就接到所说的女老师电话,听口气,还有另外一个人。在电话里不好问,她试探着能不能邀她们到家里来。
“阿姨,我们不去了。过年坐客车的人多,不方便。”姜海姗客气的拒绝。
“来吧,小轩很想你们。你们在家里等着,明天一早有车去接你们。”二婶在电话里替赵云轩求她们。姜海姗在电话里又提到几个难处,不愿来,被二婶一一说破。最后,没办法,答应了。
她怕赵云轩知道后打电话联系,要她们来的事会泡汤,所以谁也没告诉。只是晚上给二叔说,要找车用。二叔没办法,打个电话从当地找来一辆车。
事已至此,赵云轩不好说什么。二婶是一片好心,再说,自己潜意识里不正想这么做吗!他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向驾驶员指示方向。赵丹琳坐在后面,她要去看看哥哥的女朋友。
今天是金马屯集,去的时候道路两旁已经被摊贩摆满。时间早,来赶集的人还不太多。小汽车又稳又快,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赵云轩往下搬东西时,赵丹琳推开院门往里走。
李茹梅正在院子里。姜海姗电话里同意去赵云轩家,她在考虑该不该去,去了怎么说。看到一个可爱的女孩进来,问道:“小妹妹,你找谁?”
赵丹琳说:“赵云轩是我哥,我叫赵丹琳。你是嫂子吧?”她不知道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干脆直接叫嫂子吧。
李茹梅脸红了,“我不,不是。”
姜海姗听到声音从房里出来,听到她们的说话,大笑出声,还呛得咳嗽两下,对赵丹琳说:“是,她是你嫂子。”
李茹梅脸更红了,“海姗姐,你还开玩笑。赵丹琳,她才是你的嫂子。”
赵云轩和司机带着东西进门,看到都在院子,说:“海姗姐,李茹梅,这个是我二叔的女儿,她非要跟着来。”
放下东西,姜老师不在家,没有停留,跟着车驰向南沙坡村。车上,三个女的坐在后排,赵丹琳坐在姜海姗、李茹梅中间。她左右打量,两个姐姐都好看,说话都好听,拿不定支持哪一个。
到金马屯的时候,集市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汽车只能一点点的往前挪。司机着急,坐在后排的人不急,不顾寒冷,放下车玻璃往外看。这是一条南北方向的道路,摆着卖的都是年画、春联以及炒瓜子、花生等。她们都对摆着的画感兴趣,有配合春联的秦琼、尉迟恭类,还有山水画,人物画等。人物画有港台流行的明星,帅哥美女,有国家领袖,最喜庆的还是几个光腚小孩的画。大大的画面,胖乎乎的小孩抬着头,憨态可掬,非常可爱。
经过“爬行”,出集市后,来到南沙坡村。
家里,二叔正埋怨二婶做事莽撞。二婶不理他,在一边逗昊昊玩。姐姐听说叔、婶回来,一大早也来了。
听到二叔埋怨的话,姐姐说:“叔,你别埋怨婶子,等你见到姜海姗,就知道她做的对了。就应该想法让他们多接触,把关系确定下来。”她把姜海姗暑假来时的事添枝加叶说一遍。
二叔不再说话。
二婶说:“小菊,你知道小轩和他女同学的事吗?”
“不知道。他还和女同学有牵连?”
“等一会就知道了。”
到家了,赵丹琳下车后推开大门,朝家里喊着:“妈,妈,你快出来,哥哥的女朋友来了。你快出来,快点。”
听到她的喊声,一家人全迎出来。赵云轩把姜海姗和李茹梅介绍后,又把家里的人介绍。姜海姗和李茹梅跟着叫:“伯父好”、“二叔好”、“二婶好”等。
众人进家,二婶拖着二叔走在后面,“好你个赵连发。要不是我,你能见到她们两个。你看到了,还要不要埋怨我?”
二叔不接她的话,他已经看出这两个女孩都很优秀。他想起老家有风俗,姑娘家头次上门,是要给钱的。他问二婶,“老婆,咱是不是要给钱?”
二婶笑了,“你想的太多了。她们只是来玩的,你一给钱,肯定会把她们吓跑。再说,两个都在这里,你给哪一个?”
二叔不再说话,走回屋里。
屋里的人多,气氛反而不热烈。姜海姗和李茹梅只是问一句,答一句,没人问时,安静的坐着。赵云轩看这样下去不行,提议出去走走。
对,出去走走。众人都支持他们出去走走。来一个姑娘还好说,可以唠家常,问问和赵云轩的关系,相处的怎么样等。一块两个姑娘来家,听她们的语气和赵云轩的关系都不错,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你们去赶集吧。今天是金马屯集,镇上卖东西的很多,你们去转转吧。”姐姐提议。
对,从集市通过时已经看到,很热闹。赵云轩问姜海姗和李茹梅的意见,两人都同意去。她们两个不想再坐在屋里,被问她们不好回答的问题。
赵丹琳要跟着,被二婶拉住,“等会妈妈带你去。”
今天腊月二十七,是金马屯镇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有事没事的,都涌到集市上。有要置办年货的,有些只是来转悠的,顺便买些吃的、玩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穿上花花绿绿的新衣服,结伴前往,流连在各个摊子前。小青年们把头梳得铮亮,也是成群去,他们买东西不是主要的,眼睛专往姑娘群里瞟。
赵云轩三人慢悠悠的往集市上走去。开始人还不多,越往里去,人越拥挤。一不注意,三人就会被人群挤得分散开,只能手拉手前往。谁拉住赵云轩的手,两人推让。姜海姗拗不过李茹梅,她只能居中。赵云轩握着她的手,她手心里热乎乎的,滑腻柔软。
姜海姗没见过农村的集市,对每一样东西都感兴趣。走到每个摊子都要蹲下看,还要用手摸摸。右手边的李茹梅,在人群的拥挤下,不自觉的牵住赵云轩的手。赵云轩居中,又一支纤手在握。在姜海姗蹲下时,变成他两人手牵手站着。赵云轩看李茹梅有些害羞的样子,开玩笑的把她的小手使劲捏捏,看她低着头,脸更红了。
金马屯镇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中心街,青菜、肉类,衣服鞋帽,烟花炮仗都在这条街上。姜海姗凑热闹,哪里人多往哪里去,跟着逛到衣服鞋帽摊旁完。他看到小孩的衣服挺漂亮,估摸大小给昊昊买了一身。
再往里走就是炮市,里面摆着大鞭,小鞭,二踢脚,拉炮,摔炮,擦炮,满地跑等。为显示自己的货物好,都会拿出些鞭炮悬挂在稍远的一个地方放听响。劈哩啪啦,震耳欲聋的声响还没有下去,就会有一群人围到摊子上来,争着买最响的鞭炮。
姜海姗还要往里去。三人正走着,突然,脚下“当”的一声响起,吓得姜海姗和李茹梅都紧紧抱住赵云轩。原来,有一个小孩,买完擦炮回来,恶作剧的放响一个丢到人群里。
原先还拥挤的人群,迅速躲离声响中心,一大片空地里,只留下赵云轩三人。还在寻找声响来源的人群,都聚焦在他们身上。两个漂亮的姑娘,在大街上,同抱着一个小伙,绝对是集市上最好看的景致。
人群里,还传来嗤嗤笑声。原来,赵云轩他们走后,赵丹琳闹着也要去集市,二婶和姐姐就带着她和昊昊一起来了。姜海姗还在看字画时,她们已经跟上来。二婶没有过来打招呼,只是在后面跟着,还和姐姐边走边讨论。
在鞭炮声响,赵云轩三人抱在一起后,赵丹琳抑制不住,笑出声来。好在集市里人多,声音嘈杂,没引起注意。姐姐要上前打招呼时,人群里传出另一个喊赵云轩的声音:“赵云轩,你小子也来了。”
听到声音,姜海姗和李茹梅反响过来,松开赵云轩,躲到一边。
赵云轩听到声音很熟悉,是张奇科,他拉着一个姑娘从人群里走出来,说着:“美芹,过来,我给你介绍我的同学。他就是我常向你提起的赵云轩,我最牛B的同学。”
他还要和姜海姗打招呼,看到她低着头,没敢过去。
赵云轩和张奇科聊了一会。张奇科说起刚才的姑娘是父亲给找的媳妇,叫邓美芹。自己学习差,高考肯定是没希望,看她长的还算可以,高高壮壮的,就答应了。这里农村有句俗语:腚大腰圆,生孩子不难。有个头,身体好,能生孩子,能帮着干活,是挑选的的第一标准。
围观的人群已散开,四面八方的人涌来。赵云轩和张奇科道再见,接着和姜海姗她俩向前逛。鞭炮声越来越响,她两人有回去的打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跟着人群往前走。
到炮市后,两人开始是远远的看,有人放鞭炮时,紧张的用双手捂着耳朵。渐渐的两人胆大了,靠近些看热闹。再逛下去,两人围着鞭炮摊子,讨论要买哪些带回去玩。她两个挑选的原则,是发光的、好看的、安全的,带响声的一律除外。
逛到集市尽头,三人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