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差大臣1
作者:郭海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69

令何在江最为满意的是,作为福食部的员工,自己有个小餐厅,不用排队打饭,在员工开餐之前就吃饱了。近水楼台先得月,除了绝对吃饱,更能够保证吃好。哪怕天下人饿死,煮饭的人挑好点的吃,皇帝老爷也会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何在江的身子骨大,胃口也大,过去老是埋怨吃不饱,一到饭堂就牢骚满腹。现在一家伙打进饭堂内部,整个就是翻身农奴得解放的样子。当然,得以解放的不仅仅是肚子,更重要的是时间和心情。

被安排到福食部,何在江并不是去伙房烧菜做饭,而是做了个没有具体职务名称的杂工,这个杂工是来文的,而不是武的,大概就是总务文员一类的角色。他的直接上司是总务课长,课长给了他一张办公桌,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平日大多做一些统计活,把伙房每天的大米油盐什么的计算出来,填写清单,交给总务备存。有时候总务忙不开,也叫他协助清点验收采购回来的肉菜米面。

在福食部的厨师、勤杂人员眼里,何在江是个有来头的人,大家都叫他“轻差大臣”。对这个绰号,何在江觉得好笑,却也乐意接受,实在太形象、贴切了。不跟别人比,就跟过去在车间里一刻不停地折腾相比,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了。

总务是广东本省人,姓刘,名字很拗口,叫刘柳榴,或许是名字太拗口了,没人愿意叫,他的公开称呼叫“阿刘”。何在江也搞不清楚这是不是广东人专有的称呼,一个“阿”字随便地挂。以姓氏走的,叫“阿陈”、“阿何”,以名字走的叫“阿坚”、“阿梅”,有些是以排序走的,叫“阿三”、“阿四”,以前何在江拉上有个广东女孩,身份证上的姓名干脆就叫“梁阿妹”。阿刘年纪不过三十出头,肚皮已经圆得像个水桶,与不到1米65的身高实在太不般配。听说还是公司基建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此效力,过去是个专门炒青菜的小伙头,慢慢熬成了总务。

总务位置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何在江当然是很清楚的,没有两把刷子,能够沾得了这个位子吗。从报到那一刻起,何在江就特别在意跟阿刘的相处,用心琢磨他的行事风格。阿刘的微笑几乎成了一块招牌,哪怕是上一秒钟指责过别人,下一秒钟很快就换上了笑容,一副弥勒佛模样。不像生产部那些课长经理们,一副天下人对不起他们的鸟样。

阿刘喜欢喝茶,一个比脸盆小不了多少的茶缸搁在桌子上,不停地换茶叶,不停地加水。其实他真正坐下来喝茶的时间总是很少,双脚好象装上了一副轮子,不停歇地走动。一会行政部来电,要跑一趟,一会厨房有事,要去一趟,一会供应商来人,要出去拉扯一番,一天到晚,大事小事跑个不停。何在江常常看着上气不接下气的阿刘想,吃是跟大伙一起吃,跑是他跑得最多,怎么就他长得胖呢?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如果觉得《银质青春》值得一看,敬请收藏、投票、评论。

……是新浪用户的,登陆,直接点收藏,还不是用户,请先注册,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