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比喻的是情人之间思念炽烈的程度,同样是数字化的比拟,而何在江却用以界定他和胡晓梅之间行将结束,或者将以另外一种形态出现的关系。他觉得,他们相识直至进入同居的三年,几乎简单得就像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任何一天。他想起那场除了受到撞击的企业主们,或许再没有人忆起的亚洲金融风暴,正是它把资本家的财富卷走了,把胡晓梅这个江西女孩留了下来,像留给企业一息生机一样,留给了他未来的一场情感际遇。
假如那场风暴再猛烈一些,公司裁员的力度再大一些,她和林丰明、黄彩霞他们一道裁掉了,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一切发生。当然,他这样想未免过于牵强,他们只是千千万万打工者中普通的一员,在为老板打工,为自己谋生的过程中认识了,仿佛水面上漂浮的两片落叶,在无意识的漂流中叠加在了一起,继而有了一对男女的组合。正如保安员林丰明与流水线女工黄彩霞,即使他们不在一起读夜校,金融风暴不发生,或许也一样会走到一起,暗结珠胎,奉子成婚。
胡晓梅的离去,就这样制造着何在江每天里或强或弱的一些思想波澜。只要这么想一想,他逐渐就会感到心绪安宁一些。在公司里,他现在进入的是夹着尾巴做人的阶段,必须努力做到不让上司、同事感觉到自身生活变化而造成的情绪起伏。
不过,这些天他开始从中拨离出来,因为李大和病愈回来了。这小子非但没有第一时间到他那里报到,而且回来深圳个来月了,才给他打电话通报情况。这个举动太不符合两人的情感逻辑,不由得让他感到恼火,不论李大和在电话里做再多的解释,他都觉得缺乏原谅的依据。
但是,气归气,何在江也明白李大和性格里有着那种不愿意被人小瞧的成分,如果他不这样做,显然就不是李大和了,谁知道他又有了什么新的思想动向呢?在过去的几年里,令人出其不意的怪事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当李大和要求他这个周六晚上到白石洲去,参观参观他的“大本营”时,他还是应允了。
李大和在白石洲安顿了下来,而且已经在一家广告公司上了班。每天早上和傍晚,在白石洲涌入和涌出的黑压压的人潮中,多了他那身穿标准公司服装、肩挎“业务包”的身影。
在选择到这家公司上班之前,陶司机找到他,要他无论如何回莎莎食品公司上班。新老板红姐把公司全权交给了他,他希望李大和能够跟他一道扛起整个江山。李大和谢过他的一番盛情,没有答应他。他已经坚定信心,既然重新回到深圳,就要重新开始,再不能像过去那样盲目行事了。在降服不了李大和的情况下,陶司机退而求其次,要王霞到莎莎上班,做内勤管理,唯一条件是在公司有需要的时候,李大和一定要出面“顾问顾问”。被陶司机感动之余,李大和让王霞高高兴兴上班去了。
这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实在是太广了,代理了七八家电视、报纸、期刊的区域广告,餐饮、医疗、药品、房产、健身等等,能够拉到的都能够上,包括性病肝病广告。李大和权衡再三,最终选择它,是因为看到这么一句话,一个美国人说的:不做总统,就去做一个广告业务员。他当然不会去奢望做总统,他下决心要做个卓越的广告业务员,“哪怕是三个月拿不到一分钱提成也要坚持下去,”他做足了思想准备。
作者题外话:。。。。。《银质青春》将进入一个新的叙事阶段,主人公们将开始命运的大变局,创业、晋升、有成、婚姻,都将有精彩的演绎。
逶迤的情节,海量的细节,请各位兄弟姐妹给予关注。
作者在此求收藏、投票支持!
若有点闲时,请不吝留下片言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