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到吕宋了。
傍晚时分,残阳如血,撒满海面,万里海天一抹红,不远处,一只海鲸,喷出一道水柱,夕阳下,依然幻出了一道彩虹。美丽在那一刹那间隐去,夜色降临。
林妹妹看着海风中詹姆斯-邦德望着西方,有些迷离的眼神,忍不住好奇的说道:“阿德先生,反正没事做,不如来给大家讲一讲你的传奇故事吧。你是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下面的小朋友跟着起哄叫好,毕竟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
邦德先生有传奇吗?开玩笑,那可是伟大的詹姆斯-邦德先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邦德先生见大家都这么期待,就娓娓讲了起来。
邦德的父亲,老詹姆斯是个农场主,邦德从小就在农场长大。他的童年少年,都在无忧无虑的幻想中度过,梦想着有一天,骑着神马,挎着长剑,手持双枪,象正义天使一样从天而降,杀富济贫,除暴安良。直到有一天,刚步入青年的邦德,遭遇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他的女神,美丽的安黛丝小姐。两个人的爱情之火可以照亮整个夜空,却照不亮大英帝国国会上院议长,安黛丝父亲的眼睛。邦德甚至还加入了海军,发誓要成为一名将军,希望能打动安黛丝的父亲,获得他的认可。可惜,他的将军梦刚开始做呢,安黛丝已经嫁作他人妇,做了贵夫人。老詹姆斯为了安慰失魂落魄心丧若死的儿子,找来了威尔士神父,希望神父能带着他,走出阴影,找回自己。这一走,就是几万里…
……
*
林家铺子。
林家铺子的杜大掌柜的,最近很是春风得意。杜子俊,原本是一个农家小子,因林妹妹来了,一下子人生变得丰富起来,世界开阔起来了。不过,现在杜老爹正在训儿子:
“林姑娘虽然现在不在,以后还要回来的,姑娘交代的事情,你小子老老实实给办稳当了,别出了差子,有事儿多和你甄叔商量着来,别不知道深浅的瞎胡闹。”
“知道了,爹,看你,跟我娘一样唠叨。”
“我跟你娘一样?我要跟她一样唠叨,孙子早就抱上了。你现在年轻,牛犊子脾气,一个不知道深浅的,把事情办砸了,回来可怎么跟林姑娘交代。”
“爹,你老就放一百个心,不会有事的。”
“我能放心吗,你小子老实点儿,我隔三差五的就来转转。说起来,上次送林姑娘的时候,我看那个雪雁姑娘不错,从小又和你妹妹都在一起,你要看着不错,回头你妹妹回来,让她求了林姑娘,给你们做主,我和你娘也放心了。”
“爹,你看你,才几句话又扯到这事情上了。我现在刚当上掌柜的,一点成绩都还没呢,有多少大事要操心,你说的这事儿等妹妹回来再说吧。”
“行,你小子就糊弄我吧你,我先回去了,家里还有一群孩子呢,你回头多挑几个机灵的,到铺子上给你帮忙。”
“哎,知道了,路上小心着点儿。”
林妹妹临走之前,就铺子今后的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交代,当然也留了很大的活动余地和发展空间。按林妹妹的想法,能维持住就可以了,也把总督衙门的道歉信给留了下来,另外还留了一大笔钱,要杜子俊在郊外靠近江边的地方,尽量多买一些荒地。
子俊和他妹妹一样,人也很聪慧,比较随他娘。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不尽量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多对不起老天爷给的好运呀。机遇来了就要抓住机遇不是,江边的荒地可以暂时放一放,先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先做几桩大买卖。现在什么最赚钱呢?
杜子俊正在规划他的宏图大计呢,林家铺子迎来了第一个不速之客。
*
贾府。大观园。
自从林妹妹走后,宝玉就一直很难过,也少言寡语多了,元妃来了,也难见他露出一回笑脸。如红楼梦里的说的,如今难过伤心还是有的,就是眼泪少了。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撵了,有的人病了,有的人死了,分分合合,聚散无常,都是为了什么?光明是什么?自由又什么?
宝玉如今是满世界找答案,钻到书堆里找答案。袭人从未见过二爷如今这么用功过,很欣喜地回了王夫人,说林姑娘一走,二爷就开始发奋拼命读书了。
宝玉是在很拼命的读书,他翻遍了四书五经,翻遍了诸子百家,也把林妹妹留给他的那本满是蝌蚪文的书,翻了无数遍。那本书书名叫《培根随笔集》,原来是林妹妹第一次去教堂,从威尔士神父那里拿来自己休闲的时候看的,里面有林妹妹偶尔翻译一些零乱的只言片语,如“知识就是力量”,“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等等。宝玉还偷偷找了一次威尔士神父,一来打听林妹妹远行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二来就是求几本翻译成汉文的书。威尔士神父肯定不会给自己找麻烦,让宝玉西行的。林妹妹那是花了大价钱,两个人早就谋划好的。至于书的方面,威尔士神父还是乐意帮忙的,就是汉文的很少,只有有限的,而且主要都是基督教义方面的,不过威尔士神父也答应,帮忙将《培根随笔集》翻译成汉文,还说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教宝玉洋文。神父把他当成潜在的新教徒了。
躲进书堆的宝玉,依然躲不开是非,更躲不过他的老爹贾政,这不急慌忙的给叫了去,刚进门,就听贾政一声断喝:
“小畜生,给我跪下。”
慌得宝玉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急忙跪了下来。贾政又道:
“我来问你,才有十三爷怡亲王的人,找上门来,说预备给太后寿诞请的戏班子,有个叫琪官的,让你给拐跑了,可有此事?”
“那个琪官的,孩儿只和他见过一面,吃过一次酒,如何就拐了他去,万无此事。”
“你个孽障,如今人家都找上门来了,你还在此狡辩,再不老实交代,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孩儿就是再卤莽,也不可能随便拐了人去。那日原是薛大哥哥请客,正该找大哥哥问才是。”
“哼,自然会查清的,若要查到你与此事有关,一样打断你的狗腿。”贾政缓了一下,又道:“明日为父要送一批织造和娘娘一起进京,你在家好生温习功课,老老实实听先生的话。若我回来听了你一句不是,仔细你的皮痒。可记好了?!”
“孩儿记下了。”
“恩,回去看书去吧。”
“是。孩儿告退。”
*
紫禁城。皇帝寝宫
雍正一早被噩梦惊醒,出了一头大汗。
梦里,先是和几个弟兄争执不下,然后一个人满身鲜血的走了过来,近前一看,竟是弘历,一下就给惊醒了,却原来是一个噩梦。正在心神不安,听到外面有动静,问道:
“外面何人?”
太监回道:“回皇上,是三阿哥过来给皇上请安的。”
雍正微一皱眉:“让他进来。”
然后,走进一个十###岁模样年轻人,跪倒在地:
“儿臣问皇阿玛安,皇阿玛吉祥。”
“起来吧,过来坐下。”
“谢皇阿玛。”
“最近朱轼不在,你的功课可有懈怠?”
“上书房的师傅们都很勤勉,儿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恩。”雍正突然问道:“弘历江南遇刺,你可听说了?”
“什么?四弟遇刺了?有没有伤着,现在在哪里?”
“弘历现在很好,很安全。弘历遇刺,你知不知情?”
弘时慌得急忙跪倒在地:“孩儿半点儿也不知情,请皇阿玛明鉴。”
“起来吧,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最近传言很多,你可听到了些什么?”
“儿臣课业繁重,不曾留心,请皇阿玛赎罪。”
“恩,书要读,也要多看多听,有事就来找朕,毕竟朕还是你的阿玛,父子之间没有话不能谈的。”
“谢皇阿玛教诲,儿臣躬聆圣训。”
“恩,你下去吧。”
“喳,儿臣告退。”
(请看下一节:人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