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笛箫和鸣(四)
作者:秦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49

这人不但有趣,不但固执,还很狂妄!紫云凝望着他的背影,白衣飘飘,身姿洒脱,这人,还很……一念之间,她忽地觉得自己心底里暗暗地生出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感觉正渐渐地在全身弥漫开来,让她觉得有些……有些心神不定。

心神不定?她会心神不定吗?她怎么会心神不定呢?她日日所修的功课,不正是敛心定神吗?那这究竟是种什么感觉呢?很怪,很新奇,仿佛久居深山的人终日对山而语,忽然有一日发觉耳中听到的竟不是自己的回音,心里顿时便有了莫名的奇妙与慌张?是这样吗?还是自己太孤高了,太羞涩了,禁不住这样的……不知道,不知道,真的说不清楚,只知道这感觉,让她有了点儿慌,有了点儿乱,有了点儿……从来没有过!

紫云闭了闭眼睛,定了定神,屏息凝听那笛声,慢慢地,便觉周身时时涌过阵阵暖流。十几年了!十几年来对月独吟,不消说这两音和鸣的时刻恰正是梦中期盼了许久的,所不曾料的是,这在自己看来早已是遥不可及的一刻竟然在这一瞬间梦幻成真了?!那笛音优美,吹奏的技法更是纯熟之极,叫她忍不住地就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紫云不知不觉间便将箫拿起,情不自禁地吹了起来。

两音和鸣,箫笛同奏,吹的乃是一曲《落梅花》。笛音清亮,箫声婉转,一扬一抑,同旋共律。没有约定,不曾习练,只凭着一种对旋律的共识,对曲意的默契,两个人竟吹得彼此间心心相印!笛声高昂处,箫声低回相应;箫声幽诉时,笛音徐缓相随。曲韵高洁,音色缥缈,月夜下的紫云阁仿佛化做了银装素裹的琼宇,微风拂过,又似乎拂来了片片飞落的梅花,星星点点,扬扬洒洒。寒梅怒放,姿韵卓绝,疏影横窗,冰清隽永,风霜高洁,傲质凛然。

一曲余音远去,渐渐的梦消景散,四顾寂然。

紫云望着夏南辕的背影,幽幽地叹道:“公子真好技艺,小女子当真领教了!”

夏南辕道:“姑娘夸奖了。这一曲我领笛在先,下一曲,还请姑娘赐教。”

紫云略一思忖,执箫在手,吹将起来。这一曲悠怨清长,呜咽叹惋,将方才的清泠洁傲之感一扫而空。

夏南辕轻叹一声,悠然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出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此乃箫声耳!”言罢,横笛在手,同声相和起来。

这一曲吹得微风也停了脚步,连空气也似乎凝在了哀怨中。湖面沉沉的,一轮月影浸在湖中,像是被定住了,动也不动。

紫云放下箫,轻声念道:“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夏南辕也放下笛,接道:“《妆台秋思》,这一曲原适合深闺怨妇,然姑娘仙然雅致,自在高阁,何以要自扰烦愁?”

紫云盯着他的背影,道:“身虽异,心却同。高阁风紧,吹不散萦怀思绪。”

夏南辕仰头一笑,道:“哈!昭君出塞,苦乐自知。后人牵强附会,褒贬不一,实是庸人自扰。有一句诗说得好:‘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与其在感叹高山流水中顾影自怜,到不如坦荡率真,击缶高歌,自去觅他个宿世前缘!总强似日对清江,夜叹空山!”

紫云被他说得呆立了片刻,又幽幽地说道:“公子一席话,说得我好不神往!”

夏南辕道:“姑娘聪慧,何须我多说,以笛会友,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我今夜送姑娘一曲《空谷黄莺》!”说罢,又横笛在手,吹了起来。

这一曲欢快明亮,旋律圆润流畅,那笛声跳跃着在紫云阁中绕梁回荡,真有如一只活泼的黄莺在上下翻飞盘旋。紫云看到他执笛的手指快捷如飞,轻松自如地在竹笛上点按打敲,他的身体也在那轻快的旋律声中陶醉似地轻轻晃动着。紫云的心境跟着那欢快的旋律轻松愉悦起来,她的箫声太沉闷了,太清寂了,她很少,不,她从不曾吹过这么欢快的曲子。她望着他,天上的月光洒进紫云阁,他也如那月光,洒入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