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蓄势-
民国十年,1921年11月,美英日法签订四国公约。英日同盟结束。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6日,华盛顿公约,即《五国海军条约》签订,限制各国海军吨位。
1922年初,回顾过去,同盟已经建立三年。长江流域经过这四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铁公路建设均有长足发展,都市化、工业化发展的走势相当明显。民过六年底的统计,同盟境内约有工人200万。到民国十年初,这个数字已经超过1000万。而工业产值更增长了近4倍,平均以每年35%的速度往上涨。目前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86亿华元了。自然,其中有相当大的部份,约19%是陈天禾的两个暴利产业贡献的。
1918年初长江流域的工业产值,除去陈天禾的两个暴利产业,约有20.5亿华元,其中只有2.5亿是现代工业,其余18亿是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之类的传统工业。到1921年底,现代工业产值增长到20亿华元左右,平均年增长率为200%,传统手工业产值则增长到46亿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6%。这两块加总的话,总共成长三倍多,平均每年成长48%。由这两个数字可以发现,这里面现代工业增长速度达到传统手工业的两倍。无他,这些新式工业,正是张謇与江浙财团办厂卖厂的目标选择。很多机械设备根本是陈天禾从美国买来,再用跳低价卖给他们的。此外还包含陈天禾花下大笔金钱从美国买来的两个钢铁基地的前期运转产值。在这样每年几亿美金的挹注下,产业成长当然就快了。
而陈天禾的笔厂、打火机厂、烟厂与盘尼西林厂等从1918的6亿华元总产值,增加到1921年底的16亿,平均年增长率为38%。这几个厂都是超级暴利行业,16亿华元/8亿美元的产值/销售额,产值的九成以上是纯利,其定价根本就是在抢劫洋人!更狠的是,原子笔这种文具用品也就罢了,盘尼西林可是医疗救命必需品,却是独占垄断产业,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因此毫无竞争者,根本不受关税限制。欧美各国化学家目前均全力投入分析其化学结构,设法研究化学合成的方法,却始终找不到仿制的方式(很难想像这种救命圣品是用不起眼的青霉菌生的)。而派往陈天禾的工厂刺探盘尼西林秘密的各国间谍前仆後继,一批接着一批,但在护**与士官团的严密监视下要不被逮捕驱逐出境,要不就是人间蒸发,进入陈天禾设立的特殊机构「护**给水防疫部」成为「原木」了。
陈天禾知道,同盟工业能达到这样的增长速度,除了他的大笔资金挹注之外,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这时的工业起点实在太低,因此随便从美国办几个整厂转移,或者购买机械建厂,表现在工业产值上都是爆发性的成长。这种经济成长模式很像30年代的苏联,以及80年代的中国的经济建设出现的情况。唯一不同的是,同盟的成长率要高的多,因为同盟的起点比上述两个案例低的多。现在只希望它能维持的久一点了。
而维持这个成长率的,就是他的地盘上拥有近3.5亿人口的市场了(他的两个暴利产业优先占的是国外市场,并且是外资专利垄断事业,市占率100%)。现在中国市场的大头是美国人,份额约35%,英国占30%,同盟自己则有15%,而日本则跌到20%。而陈天禾正在慢慢的联合美国,打算逐渐将英国挤出去。当然,他也在用很隐蔽的方法去限制美国市占率的增长。首先主要是靠学校教育与爱国宣传,要求民众「爱用国货」,并且也致力於加强产品品质管理与降低成本概念的宣导,以及为此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而下一步,自然就是要设法收回关税自主权了。不过这个不能急,得慢慢来。
※※※
1922年初,马钢与冶钢基地已经完成了两期建设,正在进行第三期扩建中。购案中一并从美国聘请来的3000名工程师,在过去两年半中也已经训练了五期,总共有5万名合格的钢铁工人投入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电力产业、煤矿采掘、钢材加工处理等附带产业,也全都一一跟上,不过这些是江浙财团与华南财团的投资,就不是陈天禾的产业了。光是围绕在这两个钢铁基地上面,直接间接的大小产业相关工人就有200万之多。而树人基金会援助留美的学生,已经有两届毕业返国投入建设,其人数高达1.5万人之多。并且从今年底开始的第三期学生,数量将达到每年3万人。
南通、上海、江苏一代的工业建设更是蓬勃兴盛。这些地方是张謇最早实施办厂卖厂方式的地方。藉由这种方法,他快速地扩张了附近的产业。而江浙财团的其他人,则是把眼光往上游延伸,陆续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展开办厂卖厂的工业建设,将工厂往内陆延伸。
需要一提的是,桂质廷领导的电视研发小组,已经在前年将电视开发出来,并於欧美各国申请专利了。去年则是在建设工厂,以及进行电视销售与後续服务的计画。在去年下半年,第一批电视已经销往美国,反应还不错,但是因为欠缺相对应的节目服务,所以一直无法扩大市场。目前市场仅限於军方、医院、学术单位等。对此陈天禾建议桂质廷让他们联络在美华侨,组建一个电视公司,然後到好莱坞寻找合作对象。
不过江浙财团觉得电视还是来钱太慢,有些等不及,於是跑来央求陈天禾再给他们出几个来钱快的主意。陈天禾想了想,比较一下前世的7-11中的商品与今世市面上产品的差别,给了他们一个工艺。就是将面条煮好、调味,再经由油炸或烘乾,切块包装後出售。学名速食面,俗名泡面或方便面。这完全不需要什麽特殊工艺或技术,单纯只是点子而已。於是他们就兴冲冲地去实验,不久後就出现了各种口味的泡面在中国与世界各地销售。自然,专利申请是免不了的的。
另外,福特建立的南京汽车厂、武汉汽车厂均已投入生产。福特秉持着他的工人发财等於汽车销量增加的理念,给工人予以高薪,达到每月40华元的等级。但这个薪水只是日薪0.8美元,仅相当於美国同行的1/6。这使这两个汽车厂的外销产品即使加上运费,成本也比美国制造的低上15%,即使将价格下调,利润空间也相形扩大。福特这个黑心商人因此而决定扩大竹中国生产线,预计以3年时间将这两个厂的年产能提升至100万辆。另外他也同时决定开始建立载重卡车的生产线。
不过这时在中国的汽车巨头并不是只有福特而已。因为身份背景的关系,陈天禾当然知道坦克的重要。虽然他的地盘还没有实力设计与制造坦克,但是造造装甲车却还是可以的。於是猎犬计画就展开了。
在欧战期间,奔驰公司和戴姆勒公司都生产军用品,战後重新生产汽车,但是德国战後经济困难,认为汽车是奢侈品,徵收15%的高税率,同时汽油匮乏。1919年奔驰公司想和戴姆勒公司联手,但被戴姆勒公司正式拒绝。正处於窘境时,来自中国的客人找到卡尔.奔驰,以优惠待遇请他到中国设厂生产汽车。顺便请他帮忙设计载重车与装甲车。卡尔.奔驰自己没有过来,但派了他的儿子理查.奔驰与近百名工程师来到中国,开始建立中华奔驰公司。民国十年,1921年底,中华奔驰开始投入生产,不过因为奔驰派来的工程师太少,没有办法训练太多工人,因此初期产量只达到每年一万辆,远远比不上大气的福特。但就是这一万辆的年产量,便让奔驰母公司走出困境,开始发展,并安然度过几年後的德国经济危机,成为德国第一大汽车厂。
而理查.奔驰在完成建厂规划後,就和几名工程师投入猎犬计画,他和陈天禾派出的中国负责人魏腾飞在半年内造出了猎犬式装甲车的原型车并投入测试。这种猎犬式装甲车是6x6轮车,外型流线,装备150马力汽油引擎,重量为6吨,公路速度为80km/hr,标准乘员有车长、正副驾驶、机枪手等四人。在旋转炮塔上装备十式重机枪两挺(韩麟春仿造出来的伯朗宁2),携有子弹四千发,炮口上仰角度可以达到45度故具有限对空能力。其正面装甲可以挡住重机枪的射击,周围可以挡住轻机枪,机动力也不错。比较特殊的是,车体上方还有一个环形铁架,这是用来收发无线电的环形天线。此外车後设有置物篮,後车体上设有一些把手,可以让步兵攀附搭乘时稳住身体,或者用绳子将自己固定住。当然,这车不是为了载人设计的,不用期待外部搭载的士兵的舒适性。最後,这猎犬式是半实心胎,除了内轮外套了一层橡胶泡沫胎,外面再套一层充气胎,所以即使轮胎被打爆也可以继续行驶,只不过颠?了点。陈天禾看完测试後就下单订购200辆以成立一个装甲旅。获得订单的理查.奔驰一如既往,他把生产任务交给工厂,自己就又投入载重车的设计了。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21年中,谢家荣、李四光回国任金陵大学地质系教授,受陈天禾之托组队前往甘肃玉门进行调查,22年初成功的发现了玉门油田。陈天禾自然立即砸钱向美孚石油购买设备,并请来大批工程师提供工人训练与协助开发,开始建立开采提炼能量。最後,他还往玉门派一个师过去驻守在当地,以防苏联或日本从蒙古的方向南下突击,同时加大投资增加陇海铁路西段的建设速度。
※※※
1922年3月,高尔察克终於还是没挺过去。重整旗鼓的红军发动反击,一败再败之下高尔察克被逼到伊尔库茨克包围起来。1922年3月城破,高尔察克被俘虏,随即被枪毙。陈天禾听到了这个消息,心中为他默哀了半秒钟:「所谓千金难买寸光阴,我好歹让你多活了两年多了,也算对的起你那583吨黄金了?安息,高老兄。」
英美干涉军在接到消息後,知道没得玩了,於是开始撤退。但是日军意志坚强,打死不退,加力扶植谢米诺夫,决定继续耗下去。不过陈天禾猜想中间多半是有其他原因。眼下日本的几个会社正派人在附近的几个金矿与其他矿场全力挖掘运走矿石,看来日本是想多捞一吨是一吨。不过比起继续拖下去消耗的军费,恐怕是不合算的。现在日本全国有21个师,却有11个师放在西伯利亚,到目前已经伤亡1.2万,消耗军费9亿多日币,约3.7亿美元了。这实在让陈天禾觉得舒畅无比。日本人在西伯利亚派的人越多,花的钱越多,他就觉得自己越安全。再过一年,只要再一年,等我的战略规划完成後,日本就会彻底失去大陆上的利益。
其实经过这几年的重点投资,中国的陆军装备产能与装备数量已经超过日本了,就连空军战机的数量和品质也在日本之上。日本现有21个师约32万人,可以徵召200万的预备役。他们有空军300架战机,但也就是一战末的等级。而他的手下已经有了40个师近50万人,15个地方警备师,并有100万左右受过训练的预备役可供徵召。而他的士官团也已经达到4万人,并已经分散到各个部队里去了,自己身边只留下一个士官团组成的近卫师。空军方面则已有400架新式飞机,是巴玉藻等人与德国工程师共同研究设计出来的,性能在日军战机之上。可以说,日本已经因为陷入西伯利亚而彻底失去了最後攻占中国的机会。现在同盟真要与日本一战还是可以打胜的,只是代价大了点。但精打细算的陈天禾不打算付出这个代价。现在还不是机会,他还要等,等到最後的准备完成才行。
到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了不少。譬如本来应该发生在今年二月份的九国公约,废除「二十一条」,收回山东主权的事就没有发生。盖当时各国均已抛弃北洋政府,美国热情邀请同盟参加,陈天禾派出驻美驻英公使施肇基、顾维钧等人参加(其时两人均已投靠同盟)。会中顾维钧提出关税自主、取消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撤退外**警、撤销在中国的外国电台和邮局、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取消势力范围、公布秘密条约并由大会决定有疑点的条约的效力等议案。与会各国只同意将来不划分势力范围,公开秘密条约与契约以及有条件地裁撤外国邮局,其他议案均被否决。而施肇基、顾维钧在陈天禾示意下,并未提出山东问题、废除「二十一条要求」的问题。美国则因为已经在实质上取得在华经济优势,已经把英国、日本这两个原中国南方市场占有率龙头给挤下去了,自然不会再提什麽门户开放来给自己找麻烦。至於日本则正陷在西伯利亚,英法等国则在忙着扑灭各个殖民地的起义之火,即使有心也实在没有力量来干涉中国事务了。
※※※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伊拉克的动乱越演越烈。马亚苏的游击队已经扩张到3000人。虽然去年一年他失去了200多个夥伴,却击毙英军400人,并且成功缴获了几辆英国的装甲车。在阅读了里面的文件之後,马亚苏若有所思地踱了半晌。然後他联络了当地的同盟情报部据点,把一条消息传给了陈天禾。
陈天禾接到了这条消息,沉思了好一会。随即招来戴笠下达命令,让他派一个小组携带一些特别装备到伊拉克去。并且另外带了几个大箱子,要他们交给马亚苏。这是他的实验室最新研发出来的秘密装备,乃是他的战略计画的一个副产品。
中东的局势越来越有趣了啊。陈天核心想。
附带一提,现在陈天禾手下有4艘巡潜一型以及4艘巡潜二型潜艇,组成一个潜水输送舰队,在海外四处奔忙,为世界各地的民族革命事业添砖加瓦。他们连同所有相关的装备获取、保修维护与情报系统都是与海军切开来,各自独立不相干的,以避免情报泄漏。这个输送武器,更确切的说是输送革命的组织被陈天禾命名为「阿玛尔干(Amalgam)」,目前只是进行输送任务,以及提供简易训练,还没有到建立佣兵队直接出手的程度。至於是不是要建立,何时要建立「米斯里鲁(ithril)」组织,陈天禾认为就先看看再说了。目前,「阿玛尔干」以英国殖民地为主要活动范围,偶尔会往荷印与朝鲜输送点武器。
※※※
1923年初,在阿拉伯发生一件小事。这件事虽然小,但是影响非常深远。不过这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弗兰克.霍尔姆斯是新西兰人,生於一个农场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年轻的弗兰克热衷於找金子。起先,来到南非、澳大利亚,後来去过马来西亚、墨西哥、乌拉圭、俄罗斯、尼日利亚,在金矿和锡矿工作。但是他不走运,一直没有能够发财。
欧战时,他在英**队中担任少校军需官。1918年,他去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采购牛肉,从一位阿拉伯商人口中听说波斯湾的阿拉伯海岸地区有石油泉。他对此产生了兴趣。後来他的部队驻防伊拉克的巴斯拉地区,了解到英波石油公司在边界那边的波斯开发了石油,也听说了阿拉伯的一些地方有油苗――石油从地下渗出。
欧战结束後,霍尔姆斯离开了军队,在伦敦参与组建了东方通用辛迪加(公司),试图到阿拉伯来寻找商业机会。1920年,他在亚丁开办了一家杂货店,作为辛迪加的第一项事业。但是他的兴趣在石油。「他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深信阿拉伯沿岸会成为巨大的石油源泉」。他从多年找黄金的经验中知道,搞采矿首先要取得许可权。这种许可权是可以转让的。他决定依靠自己的能言善辩和外交才能,在阿拉伯海湾一带拜访当地的统治者,向他们描述自己的梦想――阿拉伯土地上将会涌出大量石油,使这些国家很快由穷变富,从而取得石油探采许可权。他首先来到阿拉伯半岛东部的哈萨。然而,非常不幸地,他的举动落在有心人眼中。
从1921年底,马亚苏被派到伊拉克以来,恶魔的左手、中国的希姆莱,护**情报局局长戴笠便在在阿拉伯半岛的所有主要城市中建立了情报站。这些情报站除了?集情报定时传回中国、提供情报并协助亚马尔干走私武器支援伊拉克反抗军之外,还负有一个特殊任务:用最快、最隐蔽的方法除去所有在阿拉伯寻找石油、发现石油,以及宣称该地有石油的西方人。
当时陈天禾是这样告戴笠的:「阿拉伯半岛底下有巨量石油――别问我是怎麽知道的,我就是知道――而洋人现在不知这件事,中东站的任务就是避免,或者至少是拖延洋人发现这件事的时间,直到未来我们有能力将其独占为止。这件事你知我知,我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其他的由你自由发挥。」
而在1923年初,霍尔姆斯来到达曼,打算向当地酋长推销他的理念,购买特许权的时候,就被达曼情报站盯上了。於是有人上门向他宣称发现石油喷点,向他出示一小筒原油,用低廉价格向他兜售情报,而他自然也就很高兴地跟去了。三天後,他被人发现浮?於海边,浑身都是劣质酒味,怀中揣了一张手画的地图,已经湿透了,但还能看见模糊的位置。後来经由验?官诊断,他喝了不少酒,胃里与血管里都充满了酒精。於是人们断定,霍尔姆斯找到了他的新财源,大喜之下多喝了几?,结果在海边吹风时失足溺死了。可怜的小霍尔姆斯!
东方通用辛迪加得到消息,派人来替霍尔姆斯办理後事,同时打听他最後发现石油的地点。随同而来的有东方通用辛迪加特地聘请的当时一位知名地质家――一位瑞士的地质教授。他们拿到了那张地图,到图上该地进行地质调查,後来调查扩展到阿拉伯东部。而这位教授熟知阿尔卑斯山的地质特点,却不了解阿拉伯大沙漠的地质特徵。他考察後认为这一带「没有显示任何可靠的石油开采前景」,搞石油勘探「纯属冒险」――这位教授很幸运,他的报告被情报局的人事先偷看过,否则他也会在回程飞机上意外坠机身亡――而这份报告的内容很快被泄露了出去,结果伦敦金融界没有人愿意给东方通用辛迪加贷款,1926年,东方通用公司陷入了财务的困境,最後宣告破产,随後被一个东方财团低价收购。
有时候,历史就是在这样不起眼的小地方,改变了它的方向。
※※※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中,两个钢铁基地全期计画全部完成。以每年200万吨的速度增长,到目前达到800万吨的钢产量和300万吨的生铁产量,已经达到日本现有产能的六倍,超过他前世记忆中的日本在二战中曾经达到的尖峰产量,并且是目前苏联钢铁产量的2.5倍。
更重要的是,陈天禾的战略计画所需的关键装备已经全部准备完成。虽然陆军数量并没有增加,还是40个正规师共约50万人。但是又经过一年半的进退轮替,他地盘上受过完整训练(均打完1000发子弹)的预备役兵源已经达到150万人之多。也就是说,陈天禾已经全部准备完成,现在就剩等一个出手的机会了。
1923年中,陈天禾的首艘平顶船服役。这是标排2万吨的测试训练用舰,能操作80架飞机(这时的飞机小),其配置中规中矩,上面连一个秘密先进设备都没有。这是因为陈天禾知道,他一旦发展海军,绝对会受到美日严重关注。因此这方面目前还必须先夹着尾巴作人。反正平顶船应该长什麽样子,应该有什麽特点,他是一清二楚,只要到关键时刻再开始大举建造就好了。现在就先作个几艘用来培养海航种子与海航基本战术就好。目前他的规划是造两艘平顶船,以及相关的所有配套舰队。其他的就是潜艇多生一点。海军计画目前就先做到这个程度,这样不会对美日造成威胁,也有相当自保能力,已经很够了。
比较大的问题是,海军真是个吃钱玩意,平顶船加上连带的支援军舰造起来,一个舰队就要超过一亿华元,这还只是2万吨级的家伙。虽然江南造船厂的老师傅高兴了,可他自己的荷包就要缩减了。实在让他很肉痛啊。
※※※
民国十二年,1923年5月,花了三年修筑的兰新铁路通车。火车可以从连云港一路开往迪化,再往西分岔抵达伊犁与博乐。整个路段被称为中国横贯铁路,或是简称中横铁路。
兰新铁路的修筑,重型运载飞艇鲲鹏级有极大的功劳。50kg/m级的25米钢轨一根就重达1.25吨,而鲲鹏级可以一次装载48根钢轨及其所需要的全部枕木(可修筑300米长的复线),或者铁路工程需要的一些起重机具与车辆,并以90km/hr的速度直接从空中运往路段上各经过城市,然後多点开花,分段全线同时开工,而不是如传统方法一样由路线一端慢慢修到另一端。因为有了这种重型搬运工具,詹天佑与他手下的铁路局已经在研究是否要开发50米乃至於百米一根的超长钢轨了。附带一提,中间虽有一些意外损失,但是陈天禾的飞艇队已经扩张到近百艘了。新建造的全都是最大的鲲鹏级,其中有20艘投入兰新铁路的建设工程中。
至於这个中国横贯铁路,後面迪化至伊犁段与至博乐段的两延伸支线是1921年中陈天禾提出的。修这条铁路是为了造福新疆人民?别傻了,这为的当然是造福他老兄未来的对外侵略,或者说,为了解放世界受压迫民族的伟大事业。不过这两个支线目前还没有修到边境,伊犁与博乐作为铁路终点,到边境的路段已经经过工程师探勘决定铁路铺设地点,并且所有需要的钢轨枕木都已经储存在这两个终点站的仓库中,只要一声令下,很快就可以把铁路修过去。
同期,沪昆铁路也已经完工,可以从上海直达昆明。现在正把铁路方向往西延伸,预计终点站是中缅边境的游西。这个路段的进度比兰新铁路慢的多,因为这里的地形与环境远比西北复杂恶劣。从上海到游西的整个路段现在被称为中国南方横贯铁路,简称南横铁路。
有大笔资金与优越工具在手的詹天佑此时已经修铁路修疯了。他野心大涨,已经想要向世界纪录挑战,开始研究青藏铁路的修筑问题。不过这就没有横贯铁路与南横铁路那麽简单了。因为青藏高原海拔太高,即使是重运载飞艇,到这个高度的运载能力也会大幅下降,修筑难度与成本提高很多。不过詹天佑决定把他当作自己退休前的最後任务与挑战。虽然照陈天禾的说法,以你老詹这个年龄现在也差不多该退休回家去抱孙子了。不过这老詹脾气硬得很,打死不退。陈天禾也就由他去了。
不过陈天禾本人对青藏铁路抱持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兴趣不大。以後若要侵略印度,他从缅甸过去就可以了,要不经由中亚南下也可以,实在没有必要越过青藏高原。什麽?你说造福西藏人民?这个你向内阁议会申请,从政府年度预算拨发就可以了,不要来找我。陈天禾可是非常清楚修这青藏铁路要花多少钱的。
※※※
民国十二年,1923年初,法国、比利时联军基於战债问题,经由「国际赔偿委员会」的默许下,组织联军突然开进德国鲁尔工业区,无预警占领该工业区,引发威玛共和建政以来第一次最具有威胁共和存亡的外交与政治危机。
失去全国最大的鲁尔工业区後,德国一半以上的生产活动陷於停顿状态,失业人口大增。德国中央银行总裁哈范史泰,预料马克将无法维持正常通货而导致德国发生通货膨胀。而且德国的造币局为了提供国家所需要的资金,不停地赶印纸币,但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反而使通货膨胀陷入难以挽救的困境,马克开始急速贬值。4月中旬时,在汇兑市场上,2万马克才兑换1美元,6月份,马克兑换美元的汇率跌至10万:1,8月份,跌至为400万:1,11月,更恶化成4万亿:1。
在这这个时候,陈天禾入场了。1923年6月份,同盟以救世主的身份,向德国运去大批粮食物资以及美元现金,开始设法拉抬币值支援德国。他们以当时马克汇率币值的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於万倍的价钱,从德国买回大批工业机具,并招募各式人才到中国服务。在这种经济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德国人别无选择,能卖的、不能卖的东西,除了打上地基或者用水泥浇铸在地上的东西外,但凡能从地上拔起来的,全都开始向中国大量出口。特别是大量高精度工业机具、工业母机、子机、机床、各种各样的全套生产线,以及其操作维修人员等,大批涌入中国。
自然,拉抬币值的目的失败了。先不提陈天禾本来就没打算让他成功,就算全力投入,肯定也会在国际银行团的狙击下失败。他的目的只是在政治上只是给德国人一个好印象,经济工业上则是从德国挖来人才,以及更重要的,入手美国目前决不会出售的高精度工业母机。因此他前後半年中总共只出手1亿美元左右,而这1亿就像一个小石头落入滚滚洪流中一样,只激起一个水花之後就消失了。但是这个水花换回来的工业机具,在回国後以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计算,大约价值20亿美元左右。
陈天禾知道这里的20亿美元只是帐面价值而已。这牵涉到各大公司乃至於国家的核心生产能力,一般是决不会出口的,就算拿出100亿美元向美国买也买不到。而现在他却以1亿美元获得了。这批机具回国後,陈天禾除了留下部份供他的黑计画使用,将其余以4亿华元也就是产品原价五分之一的价格售出给国内各大机工具生产厂商。其中包含了上海荣昌泰机器厂,湖北的新昶机器厂、扬子机器厂、成都机器厂、重庆机器厂、中华奔驰厂、几大兵工厂等等工具厂。这让次年同盟的工业产值又获得了一次新的暴涨。另外必须提到的是,同盟的真正意义上的兵工生产,也就是大马力发动机、引擎等的生产乃至於量产能力,也是从此时才真正奠定。之前同盟仅能生产150马力以下的引擎,更大马力的就必须进口。也就是说,这方面落後欧美大约7年左右。但是经过这次购买行动带来的大量精密机床涌入之後,同盟开始能够生产400马力引擎。更重要的是,开始具备自行研发生产更精密的机床,以及研发生产更大马力引擎的能力。
※※※
1923年,本年度的一个新闻是,陈天禾开始囤积铀矿石了。因为他四年前送到居礼夫人实验室的第一批学生学业有成归国了。从今年开始,他从南非、澳洲与加拿大每年购买铀矿石,屯积在国内。而其价格非常便宜,每吨只要5美元(同期铁矿石每吨4.25美元)。因为他又不要那些铀矿工人进行提炼的动作,只要求他们开挖敲碎,简易筛选後就装船运到中国。在他的规划中,制取提炼黄饼的工序应该全部在国内完成,技术不该外流。再说也应该好好培养国内的提炼工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些铀矿石才卖得如此便宜。那些工人、矿场主不知这东西有什麽用处,只知偶尔会有某些科学家会来买上几吨。因为只是敲下来简单选一选就运出,方便得很,因此也就没有特别提高价格。这倒是便宜了陈天禾。当然,像是沥青铀矿这种较难开采所以比较贵的东西,他就没买了,留到把其他结晶铀矿买完了以後再说。就算没买完留给美国人,也可以提高他们采购的成本。
至於後续处理的方法,陈天禾这个物理本科系的准恐怖份子非常清楚,磨碎铀矿(U3O8,即「黄饼」),并将其溶於硝酸,产生硝酸铀?UO2(NO3)2溶液。萃取纯化後,使硝酸铀?与氨反应,生成重铀酸铵(NH4)2U2O7。加氢还原得到二氧化铀,再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铀。四氟化铀与氟行氧化反应产生六氟化铀,再下来就是离心机的工作了。
陈天禾在买矿石的同时还要求澳洲、南非、加拿大的矿场主开始寻找新矿扩大产量,希望能达到每年各10万吨的的采购数量。虽不知这东西有什麽用,但既然有人肯出钱买,那些矿场主也乐的照办。便开始四处搜寻矿源,大量扩产,於是大量铀矿原石开始源源不绝流向中国。陈天禾心想这铀的天然丰度是0.72%,那麽平均每万吨我可以得到72吨铀矿。每年花150万美元买个30万吨(当然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累积10年就有300万吨铀矿,就是2.16万吨的铀了。先不说造原子弹,光拿来当发电燃料就值不少钱了。虽不能完全垄断,如果努力一点,?集世界上大部分的铀矿到是有机会的。美元会贬值,华元会贬值,也许哪天黄金也会贬值。但只要我造出原子弹和核电厂,铀就绝对不会贬值,长期来看是利多啊。唉,这也是为了世界人类的和平幸福着想,让他们免於核战阴影啊。我怎麽这麽崇高这麽伟大啊?真佩服我自己。说起来这先知能力可真是好啊。
同时,陈天禾下令开始研究并建设铀浓缩提炼厂――自然是气体离心式的,这东西最有效率。当然,这东西陈天禾只知道理论与大致结构与运作方式,剩下的就交给那些学生与技工去慢慢摸索了。反正他们有20年以上的时间,不妨就以这个作毕生职志。当然,原子弹自然是要造的,不过这个毫无问题。他不但是念物理的,还是细细研究过「土造原子弹手册」、「如何用5000美元在车库中造出巡弋飞弹」等等,并在上课时拿来向天真善良中学生宣讲介绍的恶德老师、准恐怖分子。当然,要把原子弹正规化量产,就必须作大量计算,譬如中子截面积,爆轰效果测试分析等。不过他不急,他的人手多,时间也多的是。反正他只要出一张嘴,下面的人如何绞尽脑汁,想破了多少头,都不是他关心的事。况且还有计算机研究所的人可以提供支持。但是陈天禾的目的不只是原子弹,他打算尽快把核电厂生出来。这东西在能源上的意义极端重要,在他降临於此世时更是如此。此外这东西放在空母和潜艇上也都很好用的。再说为了保护环境,能够的话自然要尽快减碳嘛。
1923年真是陈天禾的幸运年。不但决战准备完毕,关键性黑科技、黑计画等也一一启动。就在这年,随着前几批留学生返国,他的火箭计画与计算机计画都开始进行了。陈天禾身为物理系毕业生,对火箭公式可是了如指掌,虽然当老师时只带着学生作过水火箭(这东西貌似与火箭公式无关),但今世也指导工匠作过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因此这方面的进展很快,不过是改换一下燃料,测试计算各种燃料的比冲而已。至於计算机计画,在他的指导与几个密西根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归国留学生辛勤劳动下,计算机实验室已经用真空管组起一个简陋的电脑了――还比不上ENIAC,目前只有5000个真空管,每秒运算1000次而已。即使简陋,但这也经算是第一个电子式的计算机了。目前这部计算机的名字被命名为智慧卵,意即可以衍生出智慧的母胎。
而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学生摆弄真空管的时候,他把另外一批从芝加哥大学回来的学生扔进他的特殊材料实验室里面,介绍了半导体的几种特性,例如正负两型半导体(N/Ptype),电子与电洞这些,开始让他们进行锗矽铟磷砷硼等这些东西的组合研究,他特别强调矽的重要性。
最後,他建立了一个电磁学实验室,去信从美国请来了19~20世纪最有名的一位科学家,号称「世界最後的疯狂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1856-1943)为他工作。陈天禾为此的支付的条件是,一个完全为他建造的实验室,大量免费提供的听话且完全服从的奴隶助手(也就是让他带的回国留学生,主要是从英国剑桥大学回来的),以及每年至少一百万美元供其自由运用不加任何过问的预算额度,最後陈天禾还承诺,除了他提出的几项研究任务需要特斯拉主持或者协助进行外,不对他的研究方向作任何限制。他在信中同时提出一个设想,即人类未来可以在太空中建立倚赖太阳能作为动力的发电厂,然後再用无线电传输由地面接收,以此来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最後,他在信中附上一张一百万美元的支票,让特斯拉可以清偿他的欠款。
而这位目前正被打压的,落魄的,缺乏研究经费的,却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疯狂科学家近几年来正好就是在研究无线电力传输(但是和陈天禾所说的微波送电不同,而是用地壳与电离层的共振进行无线送电),他看到相关的资料後,立刻发现这正是他最好的机会。於是立即毫不犹豫地在合约文件上面签字,收拾行李赶来中国,成为电磁学实验室的所长。其後的几十年间,他尽情地奴役着手下的中国学生奴隶进行了一个又一个的匪夷所思的实验与计画。副作用是,他带出来的学生中,有不少成为像他那样的疯狂科学家,喜欢进行灵光一闪想到的极端实验。
又,陈天禾首先给他的指定课题是,研究电磁波的发送接收之间的问题,有两个研究方向,其一,是否可以用这个原理来探测物体的方位与距离?如何进行?其二,是否可以用这个原理来远程控制机械?如何应用?这两个课题在特斯拉看来简直是小儿科,有侮辱他智商之嫌。别的不说,就这无线电远程遥控技术可是他1898年的专利。不过在陈天禾的拜托之下,他还是勉为其难的接了任务,并且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将其做了出来。
上面这几个实验室,能源物理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特殊材料实验室、火箭推进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还要加上喷射推进实验室,声波研究实验室、特殊病虫害防治实验室等。总共八个黑计画实验室,除了最後一个是在1918年成立外,其他的都是今年成立。每个实验室都有200~400万华元的年预算,以後还会视需要调升,八个黑计画实验室每年拨款总计达2400万华元/1200万美元。
当然这些属於他个人支持的黑计画,目的是为了要保密。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明面上的实验室。像是农业种植实验室、肥料农药实验室、水稻研究实验室、金属加工实验室、空气动力实验室、人文社会研究所、国家经济研究所、国家教育研究所之类的,种种不一而足。这些是陈天禾提议建立,但是归属於同盟政府预算开支与管理范畴下。有些虽然也能获得陈天禾的额外拨款补助,例如巴玉藻、王助等人负责的空气动力实验室,但都不属於黑科技的范围。
※※※
民国十二年,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此次地震高达8.2级,摧毁了包括东京和横滨两大城市在内的关东地区。这两城市距震中分别为90和64公里。地震时有50~80%的房屋完全倒塌。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达到14万余人,财产损失达300亿美元。本来因为入侵西伯利亚而恶化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几乎是致命的一击。
更糟的是,在地震後的混乱中,日本警察散布了「朝鲜人要举行暴乱」的流言,9月2日,日本政府宣布东京与神奈川戒严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军队、警察和市民自发组织的自警团杀害了许多朝鲜人,据「在日朝鲜同胞慰问会」後来调查的结果,被杀害的朝鲜人约6000名。另外,还有数百名中国人也被杀害。
陈天禾得道了消息之後,立即命人准备一万吨大米,送往日本赈灾,并向日本大使日置益表达慰问之意。但接下来马上责问他中国人在动乱中受害的情况。而日置益在诚挚地表示对中国援助的感谢之後,立即表示会清查中国人受害的事件,并避免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从他的表情来看,他对陈天禾的援助与关心确实是很感动地。
望着离去的日置益,陈天禾微笑地心想。公归公私归私,不好意思,接下来我就要向你们动手了。
※※※
民国十二年,1923年11月,戴笠回报了中东传来的最新消息。听完了之後,陈天禾沉默了半晌。
「他们没事吗?」陈天禾问道。
「是的,已经确认了。他们只是受点伤而已,都已经过紧急救治,现在正在後送。」戴笠恭谨地回答道。
「那就好。那麽相关的资料都拿到了吗?给你的文件开始处理了吗?确定没有遗漏?」
「是的,团长。已经照你的吩咐,建立专案小组开始处理了。」
「很好,雨农。一切完成後,把它们发到欧美各地分站,严密保护起来等待命令。欧洲各主要城市特别是美国更要注意,一个都不能漏掉。」
「知道了,团长。」
「日本那边的消息确认了吗?」
「是的,团长。西伯利亚日军已经开始准备撤退。除了留两个师在库页岛,其余将逐批撤回本土。因为之前关东大地震的损失,他们已经无法承担继续驻军西伯利亚的财政消耗了。」
「截至目前为止,他们的伤亡与损耗是多少?」
「报告团长,他们官士兵伤亡1.6万人,军费消耗约近13亿日元。」
「嗯,很好。俄国方面呢?我们那位伟大的革命导师现况如何了?」
「报告团长,列宁至今年3月中风後就一直卧床不起。不过在使用了向我们购买的盘尼西林之後,他的健康已有不少改善。虽然还是卧床不起,但已经能说话了。」
「我记得盘尼西林应该不能治疗中风?」
「报告团长,根据我们的内线指出,列宁除了中风之外,还受其他的疾病困扰。据说很像是梅毒……」
陈天禾哑然失笑。听到这里他才记起前世曾经看过类似的说法。他想,难道伟大导师就必须在全方面尽皆完美吗?唯大英雄能本色,玩过一两个女人,不小心染上梅毒,有什麽好不好意思的?非得要遮遮的。老实说他蛮瞧不起这样的心态的。算了,不管了,能让这位伟大革命导师活下来就好了。对中国而言,列宁领导下的俄国可是远比斯大林要好对付的多。
「做的好,雨农。你们的这次行动将改变世界格局。这中间,那几位兄弟、中东站长还有你,当居首功。这事完了我会给你们发?章。你们将是中华复兴的最大功臣。」
「不敢,团长。引领国家民族从幽暗走向光明,正是吾人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