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发-
民国十二年,1923年11月底,陈天禾召集了他的部下。
与会的有时任护**陆军总长兼第一军军长的蔡锷,参谋总长蒋百里,其他的军长张孝淮、蒋尊簋、王凤清、伍毓瑞、林调元、尹扶一、张承礼、张翼鹏等。现场还有同盟议长张謇、发言人章太炎、外交局长唐绍仪等。情报局长戴笠、张笑等士官团手下则坐在角落。
待大家坐定以後,陈天禾首先开始发言。
「诸位同志。由於众人这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准备已经全部完成了,因此我决定发动作战,在未来半年内完成中国的统一。」
看到这麽多高层人士被集中起来,众人已经隐约有所预感。但听到陈天禾真的说出答案,还是忍不住骚动了起来。
「终於等到这一天了。我就说嘛,」蔡锷首先兴奋起来,搓着手道:「其实我们的战力从前年就已经超过日本,早就可以动手了。多等了这两年,我已经等不及了。」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就连张謇、章太炎与蒋百里也不例外。不过蒋百里接下来问道:「天禾,可以说说你多等这两年的原因吗?」
陈天禾环视众人一眼,看到的都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於是微笑道:「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那我就说了。前年我们战力虽然已经超过日本,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力量而已。当时我们是可以击败日本布署在中国大陆的军队,甚至也可以击败他们後续派上来的增援部队。但是大家想想,当时我们没有足够的预备兵力,如果日本继续动员,那麽他们可以有150万到200万以上的部队可以持续投入战场。若是他们源源不绝推上来,我们消耗的起吗?」
「也许他们发了疯而这麽做的机会不大,也许倚靠在座诸位与英勇战士的奋勇牺牲,我们最终可以把日军一一击败。但这个险我不能冒。一旦发生这种事,我们的主要兵力将会大受损伤,甚至可能消耗殆尽。此时北洋军若是南进,我们就很难防御了。再者我们也需要考虑持续的大规模战斗发生在我们的境内所导致的对我们的基地的破坏。别忘了,战争一延续,日本海军就会发动对我们的封锁,沿岸精华区都可能遭到炮击破坏。」
「更大的问题是,这样的损伤,即使只是军队上的损失,也是我不愿接受的。就如我所说的,北洋不是我们的敌人,只是我们的障碍。而日本,之前确实是我们的大敌。但他现在也不是我们的敌人了,他也就只是障碍的等级。大家要知道,我们的目标不是日本,而是整个世界。」
「监於上述原因,我们隐忍了这几年,趁着日本陷在西伯利亚的这五年里,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与军事建设,特别是基础工业与兵工产业的建设。再有就是透过已达役期部队的退役与重新召募来进行预备兵力的训练培养。而这些都已经在最近完成了。现在我们的经济与工业在整体上与全面性上也许还及不上日本,但至少在陆军空军军工重工这一块,已经远远超过日本了。」
「我们现在除了表面上的10军40师50万主力部队外,还拥有150万的预备兵可以随时动员。我们的兵工厂已经可以每年生产120万只步枪,2万挺机枪与4000门火炮。而我们这几年除了部队手上的武器外,已经囤积了整整一年份产量的军械,供必要时快速扩军之用。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来我们培养了足够的军士官储备。也就是说,只要发出动员召集令,我们可以在2个月内,将现役部队从50万扩张到150万,而且都是久经训练并有两年服役经验的部队。这就是我们和北洋军的差别,我军已经正规化了。」
「在五年前,日本除非全国动员,全军来袭,并抱有付出极大代价的觉悟,否则无法击败我们。但是中国当时还分成数块,东北北中南西,我们只是其中之一,他们没有这麽做的必要。在三年前,我们吞下了除了北洋军、东北军之外的地盘,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日本的底线。而他们当时全国兵力中有一半正陷在西伯利亚,因此无力抽身对抗我们。现在日本已经准备从西伯利亚撤军,之後他们的手就已经腾了出来,可以随时对付我们了。虽然这样他们还是打不赢我们,但日本人一般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众人听到这话都笑了起来。
「我是谁?我可是军阀,是中国第一大独裁者。在我来说,我宁愿选择在我选择的时间出手打别人,而不愿坐等别人来打我再反击。当我准备好了,就会选择立刻出击。所以这次我打算直接跨过日本的底线。」
「我的另一个准备,是能让我们在这次作战中将伤亡减到最小,将震慑力增到最大的玩具。这个玩具并不只是针对日本人,而是面对全世界。我将使用这个玩具告诉世界,告诉洋人,他们殖民中国的年代已经结束了。」
「我将使用我的军队与我的玩具,在三次以内的会战中击败日本,迫使他们退出大陆,同时迫使他们将战略从陆上转向海上,再也不敢窥我大陆。」
「这就是我的计画大纲,乌云罩顶作战。」说着陈天合示意张笑将一叠薄薄的文件发到众人手中。
在场众人接过文件,略一阅读,人人脸色惨变。马上有人提出异议了。
「天禾,这不好?」蒋百里皱眉道。
「主席,这会引起各国抗议的。」唐绍仪紧张地道:「也许会再次出现八国联军。」
「各位不用担心,」陈天禾笑了。他道:「我们有了这个玩具,又用了他,诸位觉得还有可能出现八国联军吗?他们有多少人能来送死?」他顿了顿,又道:「我曾说过,给我一点时间,到时就算八国联军重现,各国出动一百万大军登陆中国,我也可以让他们全部躺?大陆。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到了。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能让百万大军躺?大陆的方案。哼,就算他们来一千万登陆,也只有全部横着回去。」
「我可以保证绝不会有人联合起来对付我们。我甚至可以保证不会有多少人谴责我们。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请各位看看这份文件。」陈天禾话一说完,一旁的张笑又立刻给众人发下另一分文件,其中有十几张照片。
众人接过一看,又是脸色大变。许多人看着照片,脸上露出铁青、愤怒、不可思议的表情。张謇、章太炎与唐绍仪甚至感到几欲呕吐。
「这是真的吗,主席?」唐绍仪忍住恶心地一边翻着照片与文件,一边问道。
「是真的,这是月初中东传过来的资料。这就是我们文明的英国绅士。现在大家了解我们的对手是什麽样的货色了吗?」
「主席,你打算怎麽作?」
「我已经让雨农把这份资料编辑整理好,传到欧美各国准备好了。只待我们作战发动前,就会将他发布到欧美各大媒体上。这就叫做舆论作战,或者叫宣传作战。到时候,洋人只要比较一下,你们觉得应该向谁发动八国联军?你觉得他们会因为日本人而向我们开战吗?」
「……我想应该是不会的,主席。」
「就是如此。大家还有什麽其他的意见吗?」
见到众人摇头,陈天禾於是道:「那麽,大家就先准备一下自己范围内的相关事务。百里,详细的作战计画的拟定就由你负责,你的班子要在年底前完成相关作战计画的细部规划。然後我们将在2个月内完成100万人的动员与适应性训练,新编80个师。在明年2至3月左右发动作战。」
「是,主席。」
※※※
民国十三年,1923年底,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上发生武装起义。起因是1920年成立的印尼**前几个月获得了神秘组织亚玛尔干军械支援,得到了1500支左右的步枪。他们联合亚齐的回教抵抗势力(同样获得1500支步枪)攻击几个种植园,杀死荷兰农场主。他们同时也攻击种植园的华人雇工,但是这些华人雇工趁着荷兰农场主死亡,分散撤离种植园集结起来,拿着不知从哪里弄来大批步枪进行反击,数量竟然比他们还多,还有疑似军人领导。他们打不过,於是只好和谈讨论共同对抗荷兰人。不过华人领导只答应置身事外两不相帮,并警告他们不要伤害本地华人,否则这只华人武力将联合荷兰人一起清剿他们。这只印尼反抗军考虑过後便答应了,掉头开始进攻城市。一时苏门答腊岛的中部与北部陷入一片大乱,大量欧洲人被杀,甚有许多欧洲女子被强奸後下体插根棍子,再开膛破肚挂在墙上。而这种情况後来成为荷兰殖民军赶来後,反过来对印尼人发动大屠杀的主要理由。
※※※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初,同盟通电全国,宣称不承认北洋政府为中华民国之合法政府,同时发布命令,开始进行预备役军队总动员。下发的动员令上除了姓名、年龄、服役时间、役龄、集结时间与地点之外,在最後别加上了一行说明:「本次动员集结,目的乃系进行结束中国现存分裂状况之作战。」
无数的工人、店员、公务员、小学教员、农夫和他们家人依依惜别,离开工作岗位,奔赴集结点,准备执行这场他们期待已久的圣战。他们大部分人在役期时本来以为或有可能进行统一之战,因为同盟之强大与北洋之虚弱人所共知。他们都没有碰上战争,退役後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隐隐感到有些失落。现在,庆典的日子到了。於是他们开始快速集结。
需要说明的是,同盟并不是实施徵兵制的。所有人都知道,同盟的兵是陈大帅养的,是陈大帅的私兵。但是不知为了什麽原因,从同盟成立开始,陈天禾就把已经当满两年兵的人分批逐渐清退,招募新人重新进行新兵训练,然後在服役两年半後再清退,除了一些升任下士的骨干之外。也就是说,作为一般士兵,如果想要留营的话,除非他们能考上士官,受过初级士官训,成为下士班长才能留下来。而这下士班长也是有年限的,服役4年同样不进则退。也就是说,虽然是重复招募的募兵,但护**的组织与运作方式实际上就是徵兵制。
自然,许多被清退的兵是有怨言的。护**虽然训练严苛,但是包吃包住,待遇优渥,同时还附带有识字教育、初级教育课程。一般来说,即使你入伍前一字不识,透过每天晚上6:00~9:00的固定夜间启蒙教育班(当然夜行军训练时除外),两年後退伍时都至少能掌握3000个字与基本的算术,能看懂公告、武器使用说明书与枪械结构图,能自己读信写信,进行简易的算帐,对政府、国家与世界有粗浅的了解。而护**更是在退伍时发给所有士兵一张小学二年级同等学力证明,如果士兵离队後要继续念书,就可以直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念起。
这麽好的生活,很多人就想一直干下去。但是长官会和蔼地告诉他们,他们已经学完所有士兵该学的,并且经过2年服役(不含新训)。到了应该退伍回家,开创新的人生的时候了。於是这些人就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些退伍的人有些回去重新念书,有些进入工厂,有些担任警察,有些用服役时积攒的钱买了几亩田地成为农夫。而一般社会特别是工厂,对於这些退伍军人是非常欢迎的。因为这些退役兵经过严格训练,生活有纪律,服从命令,又基本识字,是最优秀的工人人选。因此这些人一般都是很快就能安定了下来,或娶妻生子,或者与家人重聚。而目前这些退役军人的年龄一般是23~24岁,少部份达到26~27岁的是护**第一批在浙江招募的新军(这批人多数服役3~4年,其中有很多考上下士服役四年退伍的)。
原本护**的一些中下级指挥官对这种方法不是很欢迎,因为这表示他们损失了久经训练的士兵,而必须重新训练。但是高级指挥官都知道,这是藏兵於民的方法。而其成果就在今天展现了出来。一声令下,马上有100万人集结起来。这些士兵都不满30岁,还年轻力壮,人人都受过标准新兵训练,至少服役过2年。这样的准备与动员,正是现代巨灵政府与现代军队最大力量的展示。
1月初,给山东的几个推估预计战场范围内的民众的警告已经透过情报部发了出去。津浦线以西的胶东丘陵区将成为上百万人交战的巨大战场,护**敦请当地民众立刻撤离,可以退入直隶也可以退到同盟势力的河南、安徽与江苏。凡进入同盟境内者将给予接济与相当数额的补助,直到击败日军,让他们返回家园为止――护**特别强调这是暂时的,不会超过3个月。而如果到战争爆发时这些人还留在战场,那麽子弹炮弹不长眼睛,护**将不负责他们的生死。此时就不要怨天尤人了。
※※※
民国十三年,1924年1月。陈天禾召见美国大使芮恩施。
寒暄过後,陈天禾微笑着向芮恩施道:「大使先生,今天请你来这里,是要通知你。同盟决定进行作战结束目前的分裂状况。我们等这一天很久了。我相信北方的北洋政府,还有民众也同样等很久了。」
芮恩施微笑着向他道喜,他已经和陈天禾这个美式军阀非常熟悉了:「恭喜你,陈主席。美国政府将支持你们统一中国的行动。我代表美国政府向你询问,贵方有需要我国出面做出一些政治上的协助吗?譬如说向日本施压,使之不干扰你们的统一行动?」
「非常感谢贵方政府的热情。」陈天禾笑道:「但是日本军队的问题我们将会自行解决。我想你我都知道,没有经过一次或几次战争,日本是不会这麽简单退出他们的殖民地的。就算美国成功施压让他们放弃,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遭到失败,只是被迫放弃而已。这样以後他们还是有可能会卷土重来的。为此我必须让他们认清现实,让他们了解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经由美国政府的帮助,我们已经获得了自行取回失土的能力,为此我非常感谢美国政府。我在此再次重复我的诺言,同盟政府所到之处,就是美国势力所到之处。」他停了一下,又道:「尊严,从来都是需要以武力来?卫的。力量才是和平的最後与最坚强的後盾。这是身为军阀的我所信奉的最根本理念。」
「我了解了。」芮恩施行了一个绅士礼道:「祝您旗开得胜。」
「谢谢。」
※※※
陈天禾亲自接见的只有美国大使而已。英国大使麻穆勒,以及从北京赶来的日本大使日置益,则是由唐绍仪招待。面对赶来询问同盟动员原因的两人,唐绍仪只是告诉他们,同盟打算结束眼前中国的分裂状况。麻穆勒被告知以後说了几句表面话就告辞了,现在英国在远东已经成为了旁观者,已经无力进行干涉。实际上,最近几年的殖民地战争,正不停的消耗的英国的国力,特别是英国的财政。现在中国是否统一,已经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了。他们需要关心的,是自己会否失去印度这颗「女王皇冠上的明珠」。
而日置益的反应就不一样了。他挥动双臂大声吼叫,大力拍着桌子威胁恐吓警告同盟不得向北方出兵,尤其不得进入山东。否则日本将被迫进行激烈的反击。唐绍仪并没有为此而动摇,他只是平淡地告诉日置益,护**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收复山东。他诚挚地劝告日本为此做好撤离山东驻军的准备。他真的很诚挚,他看日置益的眼光中甚至流露出一丝怜悯。因为他知道陈天禾打算在他们身上使用什麽样的玩具。
不幸的是,他的善意劝告被日置益华丽地无视了。日置益气冲冲地离开了。不过唐绍仪从他的背影看出他内心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麽有底气。日本经过五年的西伯利亚作战,已经出现不小的消耗,前几个月又遭逢关东大地震,人命与财产损失巨大。这两次损失几乎把日本辛苦积攒的一战收益都消耗完了。现在的日本并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与长期的战争。但是这次同盟动员了80个师,100万人的预备役,加上现役兵力总共就是150万人。而日本现在就只有21个师,约31.5万人而已,虽然可以动员预备役,但必然会出现极大的财政亏空。看来日本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唐绍仪不无怜悯地心想。
日置益把消息传回国内後,日本立即展开动员。前几批预计从西伯利亚撤退的士兵立刻乘上运输船转往青岛登陆,本土师团也启程前往山东,预计两个月後,日本将能够在山东布署20个师团共30万人。另有10个动员师团留在本土,随时准备登船增援,或者对同盟漫长的沿海发动突击。
※※※
得知同盟动员150万大军,准备大举北伐的北洋政府,正如陈天禾所说的,对这一天竟然有莫名的期待。
自从北洋直系全灭、皖系南征军也被歼灭,外加大总统冯国璋与其他人都被处死後。北洋军头陷入一片恐慌。他们知道自己完全不是护**的对手,却又不知道护**攻破北京後,会对自己如何?恐慌加上绝望之下,段祺瑞等人开始全速扩军。但由於失去大量领土,特别是长江流域的税收与关余的失去,使北洋政府的税源受限在直隶与山东一带。然而山东是日军占领压榨的重灾区,税赋极为有限,直隶虽是京师之地,但也没有长江流域或者广东那样富庶,因此无法支持太多士兵。段祺瑞虽靠对日借款把兵力拉到三十万,但实际上心里还是不对未来抱有多少希望的。因此这几年内,段祺瑞等北洋军头各个醉生梦死,生活灰暗颓废,抱着享受一天是一天的方法得过且过。然而,头上护**屠刀的阴影始终不能解除,这种生活过的越久,心理压力越大,於是後来竟有日日大醉的个别特殊例子。
而现在护**开始动员打算北进了。头上的屠刀就要挥下来,不管结果是生是死,这样苦熬害怕的日子总算要结束了。於是许多北洋高级军官振作了起来,打算不计生死奋力一战。但也有许多人打算找机会出国到日本当寓公去。
而北洋治下的民众与士兵就不那麽想了。护**军纪严明,境内税赋低廉,这些消息早已经由护**情报部广为宣传周知。因此民众是打算到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而北洋士兵们则是知道护**在浙江时曾有杀俘的不良纪录,虽然後来北伐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他们还是会担心。直到同盟情报部散布的另一个消息传开:「护**此次北伐统一作战不会杀俘,凡开城或执长官投降者另有奖赏,悬赏金额表列如下。」随着单子上对於各级军官或者指定人物与城市的大大小小的悬赏列出,北洋各高级军官开始发觉部下与士兵看他们的眼光越来越奇怪,越来越不怀好意。让他们个个毛骨悚然。
※※※
而在护**这边,大部分的准备并没有保密,乃是堂堂正正的进行。部队召集、集结,适应训练等一一进行。长官也没有隐瞒他们的意图。本次作战中将有20个师(均为乙级召集师)分散配置在沿海省份配合地方警备师进行防守,以防止日军登陆。10个乙级师调往西北沿线看守蒙古边境,由张翼鹏任西北集群司令,准备在必要时进入蒙古驱逐日本与红军势力。其余40个甲级现役主力师与50个乙级师分成四个集团,由王凤清率第四集团15个师共18万人於河南防守山西的阎锡山与直隶方面的进攻。蔡锷的第一集团30个师、张孝淮的第二集团20个师、伍毓瑞的第三集团25个师分别从江苏、安徽、河南三个方向往山东压入,彻底摧毁日军,然後再以堂堂之师北进直隶。
实际上,本来是没有必要出动这麽多军队的。照蔡锷自己的评估,光靠他的第一集团30个师36万人就足以彻底摧毁日军在山东的20个师30万人,更不要说他的麾下还有两个装甲旅共400辆装甲车了。但是陈天禾表示这次就是要表现出自己的魄力,一次性地永远消除日本人的投机心态。另外就是对护**的大规模动员能力、大集团协调作战能力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实战性锻链评估。虽然钱花的多了点,但还是值得的。
蔡锷当时就笑问道:「你这次徵召动员100个师,准备150个师半年的作战,恐怕要花不少钱?照我看来2亿元是跑不掉的。你有这麽多钱吗?」
「当然了,这几年稍微存了点钱。」陈天禾一脸肉痛地道:「唉,松坡,别提了。谈钱伤感情啊。」
「天禾,你不会就是为了省钱,才打算用那玩意的?」蔡锷好奇地问道。
「谁说不是呢?青岛很早之前就被德国要塞化了,要我在那里打成血肉磨坊我可不愿意。一般军费也就算了,那抚恤金我可付不起啊。」
「这倒也说得是。」蔡锷点头承认。他又问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吗?」
「有是有。热压炸弹,超重型钻地炸弹,巨型列车炮都可以。」陈天禾苦笑道:「但是这些东西我们现在玩不动。就算造出来也没有飞机载的动,得等到大概15年後,那时的飞机才载的动这些家伙。」
对陈天禾满脑的新奇点子,蔡锷已经见怪不怪了。他问道:「你的飞艇不是可以吗?不是说那可以载上百吨的货物吗?」
「是可以,但是飞艇生存性太低。」陈天禾解释到:「他很怕着火,所以很怕飞机打,要用飞艇得先打光日本飞机才行。并且飞艇低飞太危险,高飞时扔炸弹的准确性不够,炸弹再大,砸不中也没用。这方面我已经让人研究了,估计还得等五到十年。我想最多十年,我就可以让鲲鹏级从4000米的高度扔个10吨重的炸弹下去,从青岛要塞的大门口直接砸进去。」
「一个10吨重的炸弹从门口直接砸进去?」蔡锷倒抽了一口冷气,心中开始想像那会是怎麽样的场景。想了半天後他摇摇头放弃了。
「别想了,松坡,我们等不起这十年了。今年内就要有一个结果出来。」
※※※
民国十三年,1924年2月初。空军已经加大了巡逻力度,以每天百余架次的规模,不时出入山东、直隶。并在山东上空与日本军机遭遇。但双方始终保持克制,没有发生交火。这次护**总计出动飞机250架,包含200架战斗机与50架轰炸机,其余150架则分散留在上海、杭州与广州等地进行侦查任务以防日本海军突击。这次的空军作战是由空军总长秦国镛负责指挥。不过他本人已经被陈天禾下令禁飞了,只能坐在地上巴巴地望着自己的学生在天上耀武扬威。原因很简单,他已经48岁了。说起来七年前张?复辟时,他都41岁了还和学生一起架机轰炸皇宫,後来又来轰炸护**,结果被击落还摔断了腿。但现在再让他出战斗任务肯定就大大不适合了。但是陈天禾答应他说:「除了战斗任务,平时还是让你飞。但这半年你就乖乖待在地上,不然你一冲动跑出去和日本人空战,人家会说我不敬老尊贤的。」
而海军方面,唯一的平顶船和第一舰队组成第一航舰战队,主要在近岸执行巡逻侦查任务。他们被告知不要出海太远。事实上,他们也理解自己和日本舰队的差别。但是作为舰队司令的程璧光还是很郁闷的。海军目前的攻击主力是潜水战队,目前共有26艘攻潜一型作为主力,8艘巡潜二型(不含「阿玛尔干」组织的兵力)则是各自执行不同的战斗或者支援任务。而不久前海军与德国工程师经由实际运用测试惊讶的发现,作为巡洋运输潜艇设计的巡潜二型,战力反而要比专为攻击作战设计的攻潜一型高的多。关键在於巡潜二型本来就有比以前的潜艇较多的10%电池比例,若是再将四个货仓全部装上额外的电池模组,全部电池重量将达到1100吨,比例达到36.7%,经测试发现此时巡潜二型可以用10节的极速在水下连续疾驰达30个小时之久,能轻易通过船团护航舰队外围反潜网,攻击船队核心的重要目标,然後从容撤离。德国工程师已经在考虑是否要换装更大马力的电动引擎,让其水下极速达到20节,这样也可以有4~5个小时左右的水下疾驰时间,这种速度足以使其能在短时间内追逐拦截作战舰队而不是只能追逐商船队。这正是水下电动潜艇的想法,而他的这个想法後来让英国海军与邱吉尔大吃苦头。
附带一提,此时同盟海军总长是萨镇冰,他於民国十年辞去北洋政府职务返回福建老家,後受邀出任同盟海军总长。这时他当然是摩拳擦掌,想一报甲午之仇。可叹的是当时堂堂大清船大炮粗的水面主力舰队到现在却变成偷偷摸摸专捅人屁眼的同盟水下小贼,这同样让他颇为郁闷。
※※※
民国十二年,1924年1月25日,纽约时报刊出了一则大新闻,顿时吸引了全世界国家的注意力,让所有人的眼光从中国山东转开,转到纽约与英国去。
※※※
民国十三年,1924年2月,最忙碌的不是陆军、海军或空军,而是陈天禾的士官团近卫师。这次的山东对日攻击作战,核心任务将由他们来完成。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他们有额外的新型重装备,经过特殊改造的50辆猎犬式装甲车,以及另外300台载重卡车。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个人穿戴用的装备。一群人正忙碌的往载重卡车上装载货物,周围有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与装甲车严密监视。乘着与他们随行的有一群科学家,他们将对任务的结果进行评估。
同时,安徽的一个秘密机场上,十几艘「基罗夫飞艇」(作战用鲲鹏级,改刷战斗油漆)正挂在停泊塔上。相关人员正小心谨慎地改装的飞艇。这批飞艇将投入山东作战。飞艇在现代战场上生存率极低,但如果是夜间出动,那麽生存率反而是比飞机高的。因为它可以使用很低的速度,慢慢安静的通过目标上空,因而很难在夜间被发觉。而雷达之类的东西可要十几年之後才会出现。当然,夜间对地攻击的命中率是非常低的,不过如果是某些特殊性质的作战,那倒也不太需要考虑命中率如何。
※※※
民国十三年,1924年3月1日上午7时,蔡锷的第一集团以三个师作为前锋,在400辆装甲车的掩护下成战斗队形跨过边界进入山东。中国统一战争、中日战争自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