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59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25

() 【围攻尼西亚:揭幕战】

十字军是拉丁国际的大会师,参与者来自天南海北,风俗不一、语言各异,将领们也各事其主,指挥调动很成问题。军队除了士兵,还有一心想移民圣地的随军家属、想靠朝圣赢得“免罪罚”的迟暮老人、想赌命翻身的贫民十字军残部,以及各国神父、修女、修士、仆役、随从、商贩、妓女、浪荡儿……五花八门三教九流的闲杂人员数不胜数。这么一群人与其说是联军远征,倒不如看成民族迁徙;小亚细亚艰险荒瘠,凭十字军现在的给养,很多人恐怕都是过不了关的。

但决策层既不考虑卒子的死活,卒子也没瞻前顾后的余裕。如今突厥苏丹乞立赤?阿尔斯兰的国都尼西亚已近在眼前,城中金银如山美女如云,早日攻克早日发财,更别提基督的褒奖了,阿门。十字军本是散沙,如今上下秉此一念,倒团结了起来。

-----

说到尼西亚,那可是宗教史上鼎鼎有名的城市――这里召开过第一届基督教普世会议,见证了公元325年《尼西亚信经》的诞生。之前人们一直在争论,耶稣是人是神还是半人半神。信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是人,也是神――他集两者的本质于一身。

11世纪的尼西亚依然繁荣昌盛,人口稠密;而且当年拜占庭为尼西亚配置的高明城防,如今都已成为高墙后穆斯林守军的优势。本城位居群山之间、大湖之畔,纵然今日观之,仍有据险难克的威严。在土耳其伊兹尼克,当年百塔拱卫的尼西亚城墙仍有大段幸存,向世人透露了昔日的辉煌。

-----

初造古城的十字军的确困扰过。他们把攻城塔推向城郭,试图从塔顶放跳板登城杀敌。但突厥人却能从城墙上发力,把攻城塔推倒在地。纵然有个别攻城塔挨上了城墙,骑士们也不得不一个挨一个孤身陷阵,去冲击严阵以待的刀林斧海。

图卢兹伯爵雷蒙便打起了城墙的主意。掘子军成立了,都是伯爵和主教的亲兵,现在头顶移动掩体“龟壳testudo",冒着给滚油浇灌、乱箭灭口的风险战战兢兢地推进到一座特别碍眼的塔底下,好容易挖空了它的基础,忙不迭撤出来,放火烧了支撑坑道的木梁,欢呼着下了班。

如此折腾,城墙必垮。

这一夜,十字军估计睡得特别香――尼西亚的一段高墙轰轰烈烈地倒了下去,却没惊动任何坏人。翌日清早,攻城的赶到现场,发觉缺口虽然按计划打开过,但现已给守兵们彻夜赶造的新墙堵上了。换作笔者,可能要仰天长啸热泪滂沱。

-----

那一边,每日例行的翻墙斗争还在继续。话说有那么个操标枪的突厥巨人天天到城头值班,居高临下,放眼敌阵,见谁射谁,射谁死谁。标枪扔完了就登上高塔掼石头,极大打击了骑士们爬云梯的积极性。

十字军当然要还击,但他们的孬弓劲道远不及骑射民族的同类装备,因此不敢冒险逼近;加上人始终处于仰位,射出去的箭每次都中途而坠,徒然灭了自家志气。

终于,戈德弗鲁瓦坐不住了。他亮出那种名唤“十字?弓”的器材,瞄准突厥歌利亚的心脏,发射――大块头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挂了,戚戚然跌下了城垛。

但戈德弗鲁瓦的胜利并未带来实质性的突破。整整两个星期,十字军想尽一切花招,就是看不到墙那边的风景。整整两个星期,每隔几钟头就有突击队押着攻城锤敲门,但始终没人熬到门开。

当然咯,十字军毕竟人多,勇士们又百折不挠,所以突厥军不得不整天跟敢死队纠缠,周而复始地挫败对方徒劳的尝试。

伤亡不断累加,血腥程度也与日俱增。十字军如果在城根战死或负了重伤,会给守兵用钩子吊上去,剥掉值钱的装备,然后再赤条条地摔回去。

如果此时苏丹阿尔斯兰本人能坐镇都城,伺机劫营,则尼西亚的前途还未可预料。但他这些天却在和半岛东北的大石马王朝争霸,收到警讯了才匆匆议和,率主力驰返据点。他想当然地把新来的“法兰克人”视为卷土重来的欧洲难民,踌躇满志地要挨着穷人十字军的血肉耻辱柱造一座新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