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2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00

() 对于刚刚到任的张轨来说,满地造反的暴民算得上是给了自己结结实实的第一个下马威,之前交代过,凉州实际上是处于各个势力包围之中的孤岛,北边的鲜卑人,遍布州内的羌人,南面的氐人,当时这些民族大多数还处在比较处于比较落后的生产状态之中(不过当时的生产力水普遍也是不高),社会组织形式比较落后(具体来说就是没有人民代表之类的组织,一切都是各个部落的首领说了算),业余娱乐活动是抢劫,砍人(没办法,生产能力低下,很多时候吃不饱)。

这个时候的凉州,其实是各个民族杂居的状态,对于内迁的各民族,晋人实行的分而治之的方法,用财物,官职笼络上层贵族和武士阶层,而对于处于下层的普通人,则是卖做奴隶,送往各个地主的庄园之中劳作。

张轨没有被突然遍地而起的暴动震住,他仔细分析了形式,发觉在凉州中最具有战斗力的陇西鲜卑的几个大的部族的首领并没有参与其中,只是一些鲜卑人自发自觉的抢劫活动引发了长期受着压迫的奴隶的响应,同时,还有个别社会不安定因素,某些反社会分子趁机参与打砸抢烧活动。充其量,这就是一场暴动,对手全是缺乏训练的奴隶,一些抢劫犯,关键是,这些暴民缺乏有效的组织。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发现了对手的这些问题,张轨开始了行动,实事求是的说,这个时候的凉州政府军(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常备军队)的战斗力却是了得,况且无组织的暴民也确实不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政府军的对手,张轨随即对这些暴民各个击破,斩首上万。

干净利索的干掉了造反者,张轨度过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考验,关键的是,整个凉州都被这位京师来的中青年干部震住了,不是别的,而是张轨的大手笔。一次性杀了这么多人,这个一直做着领导秘书工作的外来户,竟然也是如此的心狠手辣。

张轨没时间去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对于他来说,在这个乱世之中,对于任何胆敢挑战政府法纪和权威者都必须受到惩处,套用我国著名足球主席的一句经典名言,即“乱世需用重典,矫枉未必过正。”

不过在清查这次引起严重社会后果的群体**件的时候,张轨惊讶的发觉背后竟然有着诸多凉州当地豪族的影子,造反的奴隶是一回事,但是那些趁机参与其中的打砸抢烧分子,有许多与这些当地的豪门士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对于这种事件,后世的朱重八同志的处理意见很简单,杀,有多少杀多少,只是那是封建主义高度发达的后世,生活水平高度提高,而且以锦衣卫为首的国家安全部门工作扎实有效,而对于张轨这个时代,大家请别忘了,这是一个属于士族,属于豪门大族的时代,国家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他们手里,而他们在这次群体**件中的态度,让张轨十分寒心。

对于一个新来的领导不满意,不信服,许多人是选择非暴力不合作方式,消极应对,当然圣雄甘地那个时代还没有降生,让这些从来都只是任拳头的豪门信服,最好的办法就是显示出更强的实力。

但是张轨的目的不是让人信服就够了,关键是他要借助凉州这一方宝地做出些成绩出来,眼下关中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而周围的鲜卑人,羌人,氐人的部族首领们也是虎视眈眈,若是此次事件处理的不好,张轨很有理由呢相信这些酋长们不会不落井下石的给自己再来次火上浇油。

所以要团结凉州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个可以团结的力量,其实就是凉州的豪门士族,只是知道的目的和重要性,怎么去做却是个大问题,张轨不可能每逢节假日的上门去慰问探访,送水果的嘘寒问暖的。

知道了目的,而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其实,对于张轨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主政凉州的第一步怎么迈,充满了讲究和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