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自由之路XIV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28

() 上周说过了青城派与华仔的角逐,本周继续说后华仔时代。转过年来,三件大事。越战,经改,文斗。凡事总有背后的目的,以下来一一解读。

越战,内外二因。外因自然是为了盟友。从70年代后半期的国际局势来观察,是俄攻美守时期。莫斯科在那段日子里,频频出招,欧陆是双方对峙,在加勒比扶植古巴搞红海联邦,想在花旗国后院放火。在非洲占了原葡属安哥拉以后,又把触角从埃塞伸进了索马里,要赶花旗国赶下海。在东南亚,自然就是支持河内,一统印支三国,越南也不辱使命,老挝已然屈服,金边人宁肯箪食壶浆迎接越军,也不愿再受波尔布特的荼毒。这种大背景下,花旗国客观上需要有盟友出来为他分忧。反观神教,既要人家的外交承认,又要人家的资金技术,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沧海的花旗国之行,摆明了是一场投名状之旅。当然,神教办事,外因还是其次,更重要的这对于青城派自身,也是一次天赐良机。从大军系的角度来看,经过去年的较量,华仔大致已是日薄西山,京畿的阿联基本被伟哥盯死,水军的阿振也走了麦城,虽然盯人中卫长脚仔意外挂在了海外,但阿振也没能撑过几天。华仔病急乱投医,还去请了蔫帅,希望他能出来挑头,号召各藩旧部。自己情愿和红四系共天下。这就有点无厘头了,其一,红四系是表演艺术家们的摇篮,而艺术家们大多都有个性。当时的确是红四藩镇半天下,但这些艺术家们个人各有小九九,蔫帅一个过气明星能有什么市场号召力?其二,蔫帅本人的处世哲学,从当年的焘哥开始,直到教主,都没能完全读懂他,何况华仔。

蔫帅不搭理,华仔又去找花帅,当初你是怎么对俺许愿,打包票的,俺把你当辅政重臣,听信了你的话,结果落得这步田地。现在人家这样欺负俺,你也不肯说句公道话,良心到哪里去了?花帅心善,就想说几句圆场话,可人家正在春风得意之时,那听的进去,连带着对花帅也不满意了。越战一起,军机处刚好可以大换班。而且从地方藩镇上来说,也有重大利多。平西王和南少林都非青城嫡系,而又向来彼此不和,这次刚好玩一招驱狼吞虎。果不其然,这二位从备战期间就开始闹将起来。朝廷借机就让青面兽取平西王而代之,日后又把南少林明升暗降,削了兵权。

换成不管是谁,只要从以上角度,站在青城派的立场一盘算,这场仗都是非打不可,稳赚不赔的。第二件事,看经改。

经改这回事,先看农改,当时农村两大特色,一是饿,二是穷。原因何在?饿是因为旧体制的核心奥义在于劫农济工,劫农济城。由此带来的就是对基础农产品的高征购,例如为了这一目的,长期以来的文宣都把农民赖以活命的口粮称作“余粮”,其实就是为了掠夺式的征购作舆论的润色。农村要是连口粮都留不足,当然会闹饥荒。解决也不难,少征多留,但说的简单,做的就难。只要征粮指标与地方官的政绩挂钩,而政绩又与乌纱帽的大小成正比,那就恐怖了。最明显的例子非当年的天府之国莫属,连着赶上好几位拼政绩,搏出头的父母官,搞得川妹子的行情大跌,一口饱饭就能换一黄花闺女,真是流口水啊。

穷的根子在于僵化的体制抑制住了市场活力。举个例子,在正常年景,征购也不那么要命的情况下,农民即便有了多余的粮食,若干副业,种的时候,得提防队长来割资本主义尾巴,收获了,也得去黑市买卖,那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不小心就被抓个投机倒把,判二年是小,赶上运气不好,挂了都有可能。

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还得靠官家法外施恩。先有万巡抚督皖,人都说小岗人如何如何,其实要是没有老抚台默许凤阳周边存在灰色集市,小岗人顶多多收点粮食,把自己吃成胖子而已,口袋里的钢蹦毛票可未必会见涨。后有四川的真人总督,这个家伙一来,催征一放低,农贸一搞活,几年功夫下来再也没有便宜的川妹子捡了,丫简直就一外省光棍们的公敌。

再看口岸初步开放,这个好像小熊上周已经说过借外资赚快钱那档子事,就不展开了。这里头又成就了两广总督白羽蝠王,还有稍后一些的两江总督,这位屯长虽然在前一段两边放炮时,他在中间卧倒了一阵,但他后半程发力,很快就赶了上来。综上这几位合在一块,基本上就代表了青城派技术官僚集团。青城技官系一开始还只是在地方发展,而黑木崖上教务院的真正当家,其实还是鲁班和城主。这里头就出现了新的派系较量。于是有了两种声音。套路大体是,地方新政放火不断,教务院就通过文宣口降温不止。表面上看头一年还基本保持一团和气,但转过年来,在让华仔交出教务院虚衔的同时,沧海突然发招,自己也已年老为名,援例隐退,鲁班系无奈,也只能一体同退,于是教务院空出的位置,被早有准备的青城系技官系填补,沧海在和老朋友们的这个回合中占了先手。

还有一件事就是文斗。这是华仔问题带来的副产品。去年两边斗的最凶的时候,华系的三金哥,通过自己手中控制的文宣资源,不断放炮,其中一枪就放在北大那堵有名的矮墙。华系下属有个叫任思会的小组,在那连篇累牍发表批五胡,攻青城的文章。骂团长是胡说,树丛是胡写,阿伟是胡编,阿立是胡来,小实是胡闹。一时观者如潮。元老系自也不甘被动,你上墙,我也上墙,选在交通要道的西单,也上墙发飙了,开始主流还是念不群,挺沧海什么的,但时间久了,各色人等可就都来了。在和华仔的斗争中,此墙出了大力,但等到来年,又开一次文会,本意是给斗败了的三金哥盖棺定论,第一阶段很成功,但第二阶段不同,藉由对任教主的围殴,内外恶攻的矛头开始指向神教自身。墙头那儿有了小北京,小田丁等等,这通乱。那边厢诸元老,衙内的重新上位已成定局。这就又出了新矛盾,教内教外越闹越凶,比如有个出名的例子,还记得720章出场过的道哥吗,当初左翼上位时,拿他做靶子,说他是个护士系兼萝莉控,喜欢玩老汉推车,现如今右翼也拿他说事,说他为了自己盖大,愣是拆了幼儿园的房子。从北师大到社会上是一片哄传,道哥也只能在心里叫苦,为什么每次都踩俺,你们就不能换个人踩。到最后,无非老戏码,这里就要提一提刚回炉的原京兆尹,小士豆三了。教主当年真没看错他,上手先柔性出击,把墙由人烟稠密西单改到鸟不拉屎的月坛公园,再找一些无厘头的小事,判了几个首脑,最后通过修宪,把被教主写入教宪的四大给废除,美其名曰既已有了言论结社等条款,四大就不用了。其实最来气的不该是刚上山去吃公家饭的右翼,而该是躺在神社里的教主,当初不就是因为你搞风雨不透,害得教主偌大年纪还要靠四大发飙,好不容易入宪了,现在又是你来坏教主的成法。

这件事情暂时被按下去,对教主的历史评价,在树丛的建议下,打个三七开的马虎眼也就了账。历史车轮进入更有趣的80年代。头二年,看上去到处是姹紫嫣红,小熊不是未老先衰,就不无限怀旧了。今天抓两条主线,一是教内,二是教外。俗话说教内看派系,教外论世代,这两个法宝把握住了,俺们就离司马公公不远了。先看教内,82年的12次武林大会是个很好的指向标,整个盘口开出来,派系是很清楚的,总体来看,是团长亲政,七老垂帘。细分一下,团长为代表的团系,真人,老万,白羽蝙王等的泛技官系,青面兽,阿伟,小宝,发哥的军系合在一起是拱卫沧海的青城三大支柱。其余六老,花帅,蔫帅基本可算作昨日黄花,边上乘凉。其余岳夫人,聂人王打头,小至的华山嫡系和鲁班,城主为首的新上海帮,他们合在一起算泛岳系,其余就是独臂刀,穷不怕的油田帮,以及Jolin,小士豆三们的卯系回炉派,还有胡子和树丛这样重量级自由人。下周结合裁军,政改,清污,小熊会一一分析教内各派系格局走向。

再看教外,教外论的是世代。看过小熊绿岛篇应该知道绿营的前四大世代,同理推演一下这的几大世代谱系,山上小北京们这一代等同于早期明德,秀莲们的美丽岛世代,小雁子,方世玉这拨学院派等同于长扁昌雄的律师专业世代,搞文艺期刊等等的**们差不多和义仁,乃仁同属于新潮流中生代,至于更**的山丹丹们,大致和野百合世代的文嘉,永成们一样还在为自己的青春痘烦恼,上场还得等上个7,8年。这部分也等下周全面展开。下周俺们要从朦胧诗开始讲起,这是打开80年代一把钥匙。但说老实话,就那点诗文水准,无格律,无章法,浅薄的很,无非是立意比较讨巧,曲线骂娘的载体而已。小熊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压根不用构思,闭着眼睛都能来。立马原创一首,为下周预热。

夜,曾经美好的午夜。

兰兰用她娇弱的双肩,扛起象征希望光明的黄色火焰。

小空用她甜美的笑颜,温暖少年那被黑暗禁锢的心田。

可当潮汐引发了月蚀,海鲜们纷纷爬上了岸边。

往日曾经熟悉的容颜,如今已然全都消失不见。

巨大的悲怆,猛地涌上心间,

不是因为畏惧那尖利的蟹钳,而是为追思那被屏蔽了的青春,杯具了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