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九 焦炭(二)
作者:绿林草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94

其实经王伦又一次改进后的焦炉,就已经很接近后世的土法炼焦的焦炉了。

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靠炼焦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尽的大量煤裂解产物形成的煤气,经窑室侧壁的导火道排入大气。有了废气的保护,煤气浓度就难以再达到爆炸极限了。

只不过王伦他们还要弄明白,多久才能炼出焦,还要继续摸索。要是他中学念书的时候再踏实点,要是能记住“这个过程延续8~11天,焦炭成熟,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冷炉”就好了,也省得现在麻烦。

不过好在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摸索出来**天之后,再把焦炭从炉窑中扒下来就可以用了!

王伦跟许贯忠、朱武三人看着刚送过来的焦炭,试着放到火炉中,一股火热腾腾的就蹿出了炉口。

汤隆食指擦着鼻子得意洋洋的说着:“几位哥哥,这焦炭,比石炭还耐烧,烧一天可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还有,别说是比木炭了,比石炭着的火都热得多啊——这还是不用风箱的情况下!”

朱武在旁看着炉口上面被烘烤的变得扭曲的空气啧啧称奇:“《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依朱某看,这‘瑞炭’,大抵也就是咱们的焦炭了!”

“管他什么瑞炭不瑞炭,咱们炼焦,咱们又没白乐天‘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闲情逸致,这东西弄出来,还是为了炼铁啊!”王伦长叹一声说道。

白居易那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道尽了文人雅士雪夜拥炉作诗,红袖添香的闲情逸致。只是王伦弄出焦炭来,可不是为了冬天喝酒用的。

兖州莱芜监,徐州利国监,就像是两块大肥肉一样的吊在自己面前,王伦都忍不住要是不是的擦口水了。

“莱芜监铁务年定额三十九万又六千斤,利国监铁务年定额三十万斤。只是徐州有石炭,铁的质量要比莱芜监好,故而天下知利国监者多,知莱芜监者少。”朱武曾是徐州知州,利国监的铁务,他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不过,朱武说得是岁课铁,并不是这两大铁监真正的产量,而是上交给朝廷的生铁。

由于铁冶兴盛,北宋设置了一整套管理机构。根据各地矿冶业的规模大小,通过设监、冶、务、场进行管理。重要矿区或冶铸中心设“监”和“务”。“监”是主监官驻地;“务”是矿冶税务所或矿产收购站,分别从事管理、收税和征集工作的。生产单位有“场”、“坑”和“冶”。“场”是采矿场;“坑”是矿坑,每个“场”可管若干个“坑”;“冶”是冶炼工场,一个“冶”所需矿石往往由几个“场”供应。

设监之处必有冶,设务之处多有场。北宋时全国铁冶有四监、十二冶、二十务、二十五场。每年官府都会从这些地方收上来大量制作好的生铁,约五百五十万斤。

但是五百五十万斤,只是税收,并不是总产量。比如说莱芜监,梁颢之子梁适知兖州时,改铁矿官营为民营,变劳役制为招募制,官给雇值,官府收税采取“二八抽分”,减轻矿冶工负担,刺激了矿冶工的积极性,冶户发展到千余户,铁产量大增,年产铁一百二十多万斤。

官府不用亲自动手,就能收上来二十万斤生铁。这还是仁宗朝的时候,到了现在,莱芜监定额三十九万六千斤,比如元丰年,实际收上来了有二十四万又两千斤。再乘以五,就是一百二十一万斤,再加上偷税漏税等屡禁不止的隐藏的产量,莱芜监生铁年产量,怎么也得到一百三十万斤!

宋制一斤十六两,换算成后世的十两,就是一千零四十吨。跟后世比起来,莱钢集团只要一天就能有这个产量的几倍了。

所以说,只要技术、设备上去了,让莱芜监的产铁量上涨几成,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大量的原材料,可是放在那等着被加工使用啊!

再者说,人力也不是太稀缺,劳改营里几千人去侍弄一百顷地的棉花,早就人满为患了,弄些去当免费劳动力,无论是开矿,还是冶铁,他们肯定都不缺这膀子力气——只要跟他们说:免费替梁山干一两年活,就把他们放了,是留是走,自己看着办。

到时候,这一大批熟练工,肯定就会发现,他们在梁山的生活,远胜于在宋土,起码挣钱多啊!那么,他们基本就会变成永久的冶户了。

几人说着说着,就是一脸的憧憬,日后要是莱芜监岁课生铁,只要能到三十万斤,少不了梁山士卒就是真正的“披坚执锐”了!别忘了,宋庭收上来二十来万斤铁,是要武装全天下禁军的,可是王伦只要满足几万人的需要就可以了。

更不用说,离着济州不远的地方,还有徐州利国监!徐州上下宝丰监两座钱监做铁钱用的铁,可都是利国监的,岁课三十万缗!这一大笔钱要是做成兵器、甲胄,又是怎样的情况?

王伦把炉盖盖上,虽然是小心翼翼,还是被烫了一下,这焦炭,端的是比石炭要好得多啊!“两位军师,这都是后话了,别忘了,莱芜监,还是人家宋庭的呢!”

他一提示,两个军师也发现自己想多了,赶忙哈哈一笑,相视笑道:“是了!要想分兵打兖州,咱们的兵还不够啊!可惜了,东平监的战马,还得过两年,产量才能真正的提升上来。”

这倒是不假,东平监产马量是上来了,可是一岁的幼马怎么也上不了战场,还得驯养几年才行。背嵬军、选锋军、执锐军可都有三成的的“骑士”是没马可骑的……

众人正在苦笑,门外一个亲兵拱手道:“几位哥哥!府外有一人求见!”

“哦?”王伦有些奇怪,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有谁来了?他能想到末末了到梁山的可就一个宿元景,但是宿元景早就把清风山招安完了,宋江正在打大辽呢!“谁人?”

“那人自称也是江湖上的好汉,说是什么,金毛犬段景住。”那士卒有些迟疑的说着——他没听说京东两路有这个名号,想想赶紧摇头道:“哥哥!要不我等把他驱散了便是!”

“等等!”王伦一听,赶紧拦住他说:“快把他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