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这次不跑了
作者:素妆浅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908

三月,春风暖透了南迟。

如歌的箭术已经略有小成,现在若要比百步射靶,不要说熊崽,就连北五军最厉害的弓箭手,也不敢缨其锋。而且,在熊崽的强化训练下,她射出的箭也渐渐有了凌厉之势。其实说白了,并不是她有多厉害,关键还在于其他弓箭手。

古代战争,弓箭手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就像电视剧里看到的那样,密密麻麻的敌军不断靠近,一轮又一轮的箭雨淋下去,震撼壮观。但是,其中又有多少箭矢根本没有射中人呢?而且,如果密密麻麻的敌人换成稀稀拉拉的敌人呢?没错,弓箭手的命中率又将大跌。原因是他们射箭,根本不存在瞄准的问题,只需要将箭矢射在一个大致的范围内即可。

这无可厚非,因为绝大部分情况下,敌人始终在运动,你挨个瞄准了再射出去,不仅要保证每支箭矢的准头,还得确保每个弓箭手瞄准的不是同一个人,说不定你一支箭还没射出去,人家已经打到城楼下来了。所以,实际战争中,还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战术比较可行。

军队里的弓箭手,能百步穿杨是不可能的了,训练也不要求都能射中靶心,只要不脱靶就行了。故而与跟云瞳学习过箭术的如歌一比,他们自然讨不到什么好。为此,某人洋洋得意了很久。

在得意的同时,如歌也没忘记自己的初衷。开玩笑,这种事情,说心心念念惦记着都不过分,怎么可能忘记?

不过几番旁敲侧击的打听后,她并没有得到比较满意的消息,不光是质量上,连数量上也不太满意。

照他们的说法,他应该没有妻室才对,不过是与否,还得去问问他本人才行。

“营长。”现在并非战时,平时的训练归营长管,而薛涵仍是北路军十一营的营长,至于都指挥使,只在战时起到统率调度的作用。

“叫颜七过来。”

邓久笑道:“她此刻正在帐外。”

说来颜七这个鬼名字,还是从双儿那里偷的灵感,双儿在家排行第二,故名田双儿,于是如歌就编造了一个在家排行老七的身份。

邓久退出去,帐子里只剩下薛涵和如歌两个人。他的面色一瞬间沉下来,沉重的氛围在空气中悄悄蔓延开。

“出什么事了?”

“昨天接到的消息,我国和凤国彻底谈崩了。”

她忍不住挑眉:“又要开战了?”

“恐怕是,不过,不是跟凤国。”

跟凤国彻底谈崩,却又不是跟它打?正欲问出口,她眸子忽而一亮,疑声道:“北夷?”

薛涵没想到她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上,微微愣住,不过很快点了点头。

“看来北夷早有野心,从番部联盟到这一步,他们把时机咬得很准,算准了我们会为防范凤国,不敢抽调过多的兵力卫戍北疆。”

他沉吟道:“他们有的……不光是野心,还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北夷几大番部结盟,南迟与凤国交恶,北夷借机虎视眈眈……她总觉得,事情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直接浅显,这一系列的变故背后,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一切,将事态一步步推送至此。

只是,有句话叫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参事,连一官半职都没有。而他,往最大了说,也不过是个都指挥使,这样的军职,在南迟一抓能抓出一把。没有那么高的职权,哪怕自己想破了脑袋,想明白了一切也无济于事,上次北夷潜入后方的事情,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是呀,既然不在那个位置,自己又何苦操那么多心,该怎么就怎么,一切行动听指挥才是王道。几个念头转过,她浅笑着问:“我们的任务是什么?防凤国还是打北夷?”

他只说了四个字,把她不以为意的微笑扼杀在了嘴角,他说——探明敌情。

探明敌情?不管是探凤国还是探北夷,这四个字的意思都很明确,既然要探明,自然不可能是让你在家东猜西想,故而这项任务总结起来也是四个字——深入敌方。

也许……不用深入,浅入也可以,但怎么说都比镇守驻地凶险几倍。

“北五军?”

“北十一营。”

虽然只带一个营去探明敌情确实在情理之中,因为目标越小,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小,可是,一旦被发现,一个小小的步兵营,在人家骑兵的地盘上,还能活下来么?答案显而易见。

她咽了口唾沫:“就咱们一个营?”

“不是,还有北三营和北二十一营,不过都是分头行动。”

看来炮灰并不止自己一个。听到还有别人跟自己一起倒霉,如歌心里顿时又平衡了许多,开始关心起实际的问题:“计划是怎样的?我们如何潜进去?路线是什么?补给靠什么?”

“当初还真没选错你,每个问题,都问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她没沾沾自喜,没洋洋得意,只是看着咫尺的他,不慌乱,不胆怯,皆因为,我跟你在一起。

“总体计划是暗中探查几个大番部的动向,将他们的军事意图反馈到前方,我们的目标主要是忽都尔和赫仁两部。潜入的问题并不大,疆界上有几个因为地势造就的漏防处,只要不遇上太坏的天气,小队的人马要潜入不是没有可能。”

“这样说的话,也许上次北夷士兵潜进来也是走的这几条路?”

他摇摇头:“不太可能,这几处,是北夷的漏防处,但却不是南迟的。”

她微微蹙眉,没有再问下去。

“至于路线,基本路线已经拿到,不过北夷作为游牧民族,大部分迁徙虽然有规律可循,但也不能排除无规律迁徙。所以,地图上标注的安全区域并不能保证是真正的安全。还有补给问题,我们自身携带的补给有限,时间稍长一点,便只有就地取材了。”

“你打算带多少人去?”

他没有回答,反问了她一句:“你如何知道我不会带上整个十一营呢?”

“猜的。”

“猜对了。”他朗然一笑,英气逼人:“我决定留下一半的人。”

她咧咧嘴,脑子里想的是:那岂不是留下二百五,带走二百五……二百五,多犀利的数字啊!还是两个。不过,只带一半的人,你是不是玩得有点大了?

……

月浅河从哪里来?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秀美清丽如少女的月浅山,便是它的源头,人们中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月浅山里住着一名美丽的仙子,她以晨露月华为食,以凤尾白羽为衣,纤腰盈盈,皓腕凝霜,赤足踏着七色祥云,还有一双璀如星辰的眼睛,总是透着潋滟水光。她喜欢站在山崖上,温柔慈和地凝望这片大地,庇佑着生灵万物。

传说总是那样美好,却也不是空穴来风。

住在湛北丘陵的人都知道,远眺月浅山的时候,入眼是她清晰明丽的轮廓,郁郁苍苍的肤色,走近以后,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厚白的迷雾如浓烟,层层堆叠,掩去了山色,盖住了溪水。没有人能走进去过,他们大抵都在山脚绕上整整一天后,又绕了出来,垂头丧气地回家。

迷雾遮眼的山脚下,男子一身淡青色衫子,腰坠一枚海藻色的盘螭,其上横过一条带状的靛青沁色,如大海上涌起的波涛。坐在轮椅上的人,赫然是当今景国八皇子——轩辕澈。

五年之约早已到,你迟迟不肯见我,无妨,我会等,等到你愿意见我为止。这么多年都等过了,还会有什么放不下,你一日不见我,我便等一日,哪怕,再等一个五年。

离月浅山最近的镇子,叫雪妃镇,它名字里的故事,远得已经让人记不清了。镇上的人只知道,曾经,也许是几百年前,也许是千年以前,这里出过一个皇妃。有人说是因为美貌,她纯洁如晴岚下的盈盈白雪,故而封得一个“雪”字;有人说是因为才智,帝王微服东巡时,一眼便相中了这个聪颖的女子,御赐“冰雪净聪明”五字,并纳其为妃。

故事又开始一代代流传下去,却没人能说清楚,它最初的模样。

“那位公子又去月浅山了?”

鹤发鸡皮的老头子点点头:“嗯啊,一大早就出镇子了。”

“哎。”老太太叹了口气,一脸惋惜。

“这两个多月,他天天都去,也不上山,真是奇怪……”

“有什么好奇怪的?你还是看好自己的孙女儿吧,我看呀,她的魂都被那位公子勾去了!”

老头一听急了,忙问:“你说什么?希儿怎么了?”

“这丫头八成是看上他了,瞎眼又断腿的,哎,作孽哟!”最后三个字,也不知道是在说轩辕澈还是在说她的孙女儿。

“那怎么行?我家的几亩地还得有人耕!瞎眼又断腿的,难不成还让老.子.耕地去养他?”

“爷爷!您胡说什么,什么瞎眼又断腿的,听着多伤人呀。人家玄公子长得多好看,彬彬有礼,又文雅谦和。”一个扎着小辫儿的姑娘从屋里跑出来,一脸的不高兴。

“你还敢说!”

------------------------

【就到这里吧,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