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一章 捋一捋
作者:冰眼巨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270

() () “你到底要干什么?”梁县令怒目瞪着发号施令的秦臻,冷冷问道。他如今看秦臻再也没有了刚才那般顺眼,恨不得大耳刮抽这混小子。不过刚才看了秦臻彪悍的身手,梁县令只有把不切实际的想法按捺了下去。

秦臻闻言,微微一笑,反问道:“不知梁大人您想干什么呢?”

“混账,本县现在想抽你!”见秦臻这副模样,梁县令的火气一下子窜了上来,狠狠地拍了一个桌案上的惊堂木。

刚一吼完,就看见人高马大的秦臻面无表情地走了上前,梁县令吓得缩到了桌案后面,惊恐地望着走来的秦臻,颤声地质问道:“你……你想干什么?别乱来啊,本县可不怕你!”

秦臻走上前去,也不理会吓得快要晕过去的梁县令,神情诚恳地道:“梁大人要是想抽小子的大耳刮子只管抽,小子保证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你……”梁县令松了口气,他有些不信,抬起手朝秦臻的那张大脸上比划了一下,没敢下手。最后他垂头丧气道:“唉,打你有什么用?事情已然如此,本县这回真是惨了。”

“大人您怕什么?这晋江县您最大,谁敢动您?”秦臻开始蛊惑梁县令。

“本县最大?哼,竖子之见!这世道上的事可不像明摆着的这么简单,你以为本县真就是这晋江县的做主之人?且轮不着本县我呢!”梁县令长叹了一口气,老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憋屈。

见梁县令唉声叹气,秦臻微微一笑,劝慰道:“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在小子眼里您就是这晋江县一亩三分地上最大的人物,就算是有知府坐镇也抹煞不了您的光辉啊。怎么说您都是晋江县的父母官,名义上您才是这里做主之人。”

梁县令听出了些意味儿,他惊诧地看了秦臻一眼,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呵呵,县尊大人,余家已经让咱们得罪透了,既然事情已然做了,那干脆做绝好了,不能给余邦侯喘过气儿来的机会,不然肯定没您的好果子吃。所以小子以为咱们……”秦臻意味深长地道。

“谁跟你咱们咱们的?你是你,本县是本县,你我没有一点儿关系!”梁县令急了,赶紧撇清。

“好好好,咱们没有关系,可是余家可不这么想啊,您不会天真地以为他们会善罢甘休吗?还不如把事做狠做绝,这样反倒让人忌惮您三分呢!”秦臻顺势诱导,接着道:“况且如今新任知府还未上任,县里的事务由您一个人说了算,想怎么干谁也拦不住您。”

“可是同知大人还在啊,府衙那边岂会任由本县肆意妄为?”梁县令迟疑发问。

“大人糊涂,同知不过佐官是也。他虽能压您一头,但其不是知府,过问县衙之事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新任知府上任在即,他岂会担着让新任知府大人猜疑顾忌的风险胡乱伸手么?况且同知大人群而不党,是个明白人,他此时躲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跳出来没事找事?”秦臻仔细地跟梁县令分析,引诱他下定决心。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听了秦臻的话,满脑子浆糊乱得不行的梁县令开始平静下来,他深深地看了秦臻一眼,心里暗道这小子真愣吗?

“那现在本县该怎么办?”梁县令琢磨了一番,发现如今的形势跟秦臻说的没错,事都已经做了,期盼人家能宽宏大量地不予追究那是妄想,还不如发狠把事做绝,至少能人知道他梁县令也不是好惹的,想报复得掂量掂量才行。

“余耀辉的死罪已经签字画押盖棺定论,不想让人家翻案的话就得赶紧行动把事做铁了。我看您得趁着这会儿事情还未传开,赶紧去府衙找通判大人把罪状上交给按察司,麻溜地让人送往京城上报刑部,只要罪状一报刑部,这事就算了结了,我料他余邦侯还能通天不成?”秦臻冷笑着给梁县令出主意。

“那余邦侯该怎么办?就这么扣留在县衙?他是军中之人,县衙稽留名不正言不顺吧?”梁县令先是一点头,随即又皱眉起来。

“他们持刀强闯县衙,这可视为谋逆造反啊,扣押他们几天难道还不行吗?”秦臻眼中露出一道寒芒,神色有些狰狞。

梁县令让秦臻的神色吓了一跳,他心中直突突,赶紧打住:“小祖宗啊小祖宗,可千万别再提这事了,这要是传出去,事情闹大了,谁也讨不了好!”

“大人放心,兹事体大,小子还是懂的,况且这事永宁卫内部的问题,小子也没脸宣扬出去。”见梁县令吓得脸色都白了,秦臻赶紧改口安抚他道。

“好好好,既然事已至此,本县拼了,最坏不过挂印回老家种地去。余邦侯,本县跟你拼了!”秦臻的一番蛊惑成功地转移了矛盾焦点,把自己这个始作俑者给摘了出来,让梁县令恨上了十分无辜地余邦侯同志。

“秦臻,你在县衙镇着,千万把人给本县看紧了,本县这就去府衙找通判大人递罪状去。”梁县令一咬牙一跺脚,真是要拼老命了,发狠地跟秦臻道,而后转身出了公堂急匆匆地往隔着半条街不远的府衙赶去了。

梁县令前脚刚走,李邦带着衙门里的胥吏们来了公堂上,三班六房的管事的全部到齐。

三班六房是明清时代州县吏役的总称。三班指皂、壮、快三班。皂班主管内勤,壮班和快班共同负责缉捕和警卫。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书吏房。吏房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等;户房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房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房掌军政;刑房掌刑法、狱讼等;工房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县衙六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其首领由县令指派小吏担任,称书吏或承发吏,直接对县令一人负责。

县衙这些管事的胥吏们有十来人左右,秦臻没见着县丞跟主簿,他疑惑地问李邦:“李书吏,县丞大人跟主簿大人都不在县衙吗?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怎么没见着他们啊?”

李邦告诉他说,晋江县没有县丞跟主簿的编制。秦臻疑惑,李邦便给他解释起来。

本来一般只要里甲编制达到一定的数量标准的县,都会给县令配上县丞、主簿这二佐官,但晋江县附郭于府,县城即是府城所治,两座衙门同在一个城中,机构重叠,以老朱家恨不得把人都裁了累死县太爷的抠门性子,府县同治的县城中,县衙自然不会再“奢侈”地设县丞跟主簿,多浪费粮食啊,老朱家也没有余粮啊。

县令没了两个左膀右臂,又跟知府大人隔着半条街办公,不窝囊才怪呢。也难怪梁县令让下面的这些个胥吏们可劲儿地欺负,没人当他是回事儿。

秦臻站在高堂正中的桌案前,冷眼瞧着堂下正议论纷纷的胥吏们,他让李邦找这些人来不是为了让他们对着自己指指点点,而是要替梁县令收拾了一下人心。

胥吏们不怕县官也不怕现管,但是他们最怕的就是像秦家这样在当地有势力有威望的门阀氏族。胥吏们手里有权,兜中有钱,十分地牛,但是他们再牛也改变不了自己在社会上的低微地位,他们再牛也不能把自己个儿户口给迁了。

是以胥吏们再牛也是分人的,他们也许敢对县令阳奉阴违,敢对老百姓欺压盘剥。但是在地头蛇面前,他们不过是一群温顺的小绵羊,要肉割肉,要毛给毛,老实得跟三孙子似的。

“李书吏,给我介绍介绍衙门里的老爷们啊。”秦臻眼皮子稍稍抬了抬,对着李邦道。

李邦明白秦臻的意思,他暗自冷笑了一下,分别给秦臻介绍了一下三班六房的书吏捕头,语气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缓慢,时而急促,意味十分深长。

“秦三公子,这是礼房书吏陈谦,这是刑房书吏张蓟,这是工房书吏张图远,这是吏房书吏杨魁,最后这位是户房书吏钱泰。剩下两位捕头是皂班李义、快班周兴祖。”李邦给秦臻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在介绍户房书吏钱泰时,李邦还朝秦臻递了一个眼色。

秦臻微微点头,看了一眼堂下的书吏跟捕头们,他清了清嗓子,笑道:“诸位老爷们,小子不才,秦家秦臻,给诸位老爷见礼了。”说着,秦臻拱了拱手,皮笑肉不笑。

“原来是秦家的三公子啊,果然一表人才,小人们可不敢受您的礼啊。”

晋江县就这么大,胥吏们纵使没见过秦臻也听说过,一听眼前这少年郎是鼎鼎有名的三愣子,都立马赔笑恭维起来了。

“秦三公子,不知您把我们这些人叫到公堂上做什么?县尊大人呢?”有人疑问。

闻言,秦臻笑了起来,他道:“也没什么大事,前几日县尊大人去我家拜访,说是永宁卫催促去年秋粮时积欠的军粮,托小子问我大伯有无此事?我大伯回话说并无此事,县尊大人很奇怪,本想召来你们问清这事,不想梁县令刚刚有事外出了,所以托小子问一问诸位老爷们这是怎么回事?”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