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发动群众
作者:飞龙潜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5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宦途迷情 150 发动群众

消息传到常务副县长刘国柱耳朵里,刘国志忍不住开始骂娘,心说,这几个行长真是靠不住,看来是要迫不及待的抱许嘉良的粗腿了。 本来刘国志还等着看许嘉良的笑话,然后凭着跟四个行长多年的关系弄些贷款,这样就显出他有能力来了。可是这四个人居然没跟他打招呼,就直接给贷款了,而且还是每人一千万低息贷款。刘国柱不知道的是,农业银行行长当天晚上去了许嘉良家,及其热情的跟许嘉良说,如果以后县里需要钱,一两千万绝对没问题。许嘉良对此,自然是十分欢迎。

许嘉良单枪匹马来到大坝县,光有能力没有钱也是玩不转。有了这些贷款,许嘉良就有底气了,虽然贷款日后需要还,但是许嘉良还有那份自信把大坝县经济弄上去,还钱不是问题。

钱到位了,那就要具体实施,虽然受了洪灾,但是有些家庭,还是有能力自己建房的,对于自建房屋的,县里补贴八千元。对于等待统一建房的,要签订四年还款合同,每年两千元。一星期内,受灾乡镇干部把合同搞定。有两百户要自建房屋,有一千户等待政府建房,都签了合同。建房需要许多事情,这不是许嘉良一个人忙的,许嘉良准备了钱,有了计划,其他干部自然要分担这些工作。建设受灾后新房,只是许嘉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许嘉良在刚来这一个月,深入农村基层,四处实地考察,许嘉良认为,大坝这样的农业大县,要想改变,必须从农村开始。交通环境的改变是必须的,在这农村,水电基础设施还要投入,许嘉良在网上搜集了许多资料,寻求农村致富道路。这大坝县非常适合种水稻,只是农田管理不当,基础设施落后,再有优良品种没有大面积播种,这种种原因造成,粮食低产。

还有大坝县养殖业欠发达,东家左邻十只鸡,右舍十只鸦的,很少有规模养殖。现在城市发展迅速,城镇居民和务工人员,每日需求的鱼肉蛋,都在迅速增加。农村搞养殖应该很有发展,而且也是迅速致富的途径之一。农村百姓不论种植还是养殖,都讲究跟风,缺乏自主性。如果村子里谁家挣钱了,那就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其他人就会想跟着学,谁不想致富呢?许嘉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这点深有感触。养殖业要想发展起来,舆论宣传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有带头人。经过二十多天的考察,许嘉良记录了许多数据,整理了一下思路。对于大环境,交通的改变,这事还得等冯大米过来才行,虽然冯大米把省城几位副局长介绍给他,但是这种政绩想必冯大米不会错过,要是许嘉良从交通厅,水利厅,农业厅,把钱和优惠政策都搞来,那还有冯大米这个未来书记什么事了。因此,许嘉良,打电话催促冯大米早点过来,并且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让冯大米赶紧过来,给他把舵。说大坝要想发展,离不开冯大米,而且时不待我。

冯大米听的非常高兴,对许嘉良的态度也是十分满意。当天,冯大米就来到省长家,委婉的提出想早点下去锻炼。

省长笑着说了一句,儿大不由爷。在许嘉良来到大坝县的第三十六天,冯大米姗姗来迟,同大坝县书记交接。省委再次空降,让大坝干部有些傻眼,本来这些干部,还等老书记退休,他们还有可能往上窜一窜,哪想到,前门进狼,后门进虎。而且县长和县委书记还是关系匪浅的样子。心说,调任干部,也可以组团打包啊!县长三十岁,县委书记三十六岁也不老啊!而且消息灵通人事透漏,新来的冯书记是省长的秘书。原本四处观望的干部,顿时知道谁是大树了,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啊,冯书记如此背景,不投靠冯书记,投靠谁啊,因此那些善于钻营的,陆续找冯大米表决心,拥护党,拥护冯书记。冯大米顿时找到了大权在握高高在上的感觉,每天晚上都喝的小脸红扑扑的。心里那个美啊。

许嘉良一份大坝县农村发展计划书,洋洋洒洒十万字,在县常委会通过,然后向市里,向省里申请资金和优惠政策。冯大米的能力不是吹的。先是农业大学,科研所专家组,水产研究所专家组,养殖专家,来到大坝县考察研究,接着省交通厅副厅长来大坝视察,指出大坝县的交通应该搞一搞了。一星期后,一千的。倒是许嘉良被回村这些代表一咋呼,弄的家喻户晓了。

那些代表们都记住了许嘉良说的话。不要怕大家都跟着你们学养殖,只有养殖户多起来,才会形成规模,这样便于对外促销,以后养多少都不愁销路。另外对这些带头致富的养殖户还有奖励,每个村形成一个养殖小组。养殖户参与的越多,代表们奖励的越大,从千元奖金,到十万元无息贷款。而且政府干部负责找科技人员,负责防疫负责找销路等等。听的这些代表们一个个心眼都活了。因此回到村子之后,都是卖力宣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