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用军人
作者:韬文略武      更新:2019-08-01 16:45      字数:3361

从长陵回来,无盐氏得知:经过田蚡、籍福精心运作,“醉香居酒楼”如愿以偿归到自己的名下,可以放心经营。一种喜悦瞬间涌上他的心头,他毅然决定,在招聘酒楼小伙计时,凡是参加过平定七国叛乱的士兵,优先招聘。

七国叛乱被平定,平叛队伍凯旋归来,一批士兵脱下戎装,转业地方,东东、融融、乐乐就是这其中的三个。他们根据形势需要,领了朝廷发放的补助,愉快转回家里,从事农耕,倒也恬然快活。

由于“醉香居酒楼”位于城东,离贾家不远,酒楼招聘小伙计的消息很快传入贾融融的耳朵。他一听说这个消息,抬腿来到酒楼,只见一块由几片新竹简制成的招人广告悬挂在门榜,广告中言明招聘条件,其中参加过平定七国叛乱的士兵优先招聘这一条格外吸引他。他咂摸一下嘴唇,自言自语: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他走进酒楼,看到几个奴仆围着一个肥嘟嘟、长相富态的男子,端坐大堂,悠闲地品着茶水,笑眯眯看着他。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酒楼大掌柜无盐氏。他走上前,双手抱拳作揖,恭恭敬敬地说:“你是酒楼掌柜吗?”

无盐氏微微颔首:“正是。”

“小生贾融融,家住附近,前来应聘酒楼小伙计。”

“小伙子,你参加过平定七国叛乱的战争吗?”看到一个年轻英俊、挺拔颀长的小伙子前来应聘,无盐氏眉宇间流露出欣喜之色。

融融脆声应道:“小生是韩颓当将军的部属,参加过淮泗口偷袭战。”然后,他不慌不忙,把他与贾东东、贾乐乐如何抓舌头、如何赚开敌人的营寨门、如何奋勇厮杀的经过娓娓道来,气度闲雅而又淡定。

无盐氏被贾融融的精彩叙述所迷住,心中一下子喜欢上他,十分干脆地说:“小伙子,你被录取了,明天就可以来酒楼上班。”

贾融融没想到应聘这么快便被搞定,立在那里光顾心中高兴,一个家奴瞪一眼贾融融,说:“你傻啊,还不赶快感谢无盐大掌柜。”

在家奴的提醒下,贾融融忙不迭感谢无盐氏:“谢谢无盐大掌柜,谢谢无盐大掌柜。”

“听你讲了这个栩栩如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战斗故事,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觉得你们机智巧妙,大胆勇敢,是一群为朝廷、为国家、为百姓立了大功的军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安置。我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是一个军迷,对军人充满好感,将竭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你们收入充裕些,在这个时代过着有尊严的体面生活。”无盐氏俨然一个大慈善家,言语之间充满对军人的崇拜和敬仰。

贾融融被无盐氏对军人独特的情感所感染,激动地说:“当今社会,大多数富翁混混噩噩,醉生梦死,贪婪吝啬,为富不仁,浑身上下散发铜臭味,没想到无盐大掌柜富埒关中,却与他们大相径庭,甘愿为朝廷分忧,为军人解愁,这种忠君、爱国、拥军的赤子之情,是每一个富人都应该学习的。”

“是啊,不是小的阿谀逢迎大掌柜,大掌柜行仁布义,推恩施德,不论在朝在野,有口皆碑。”

无盐氏摆摆手,低调地说:“你们言过其实。”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美滋滋的。一会儿,他好像突然想到什么,对贾融融说:“你说的贾东东、贾乐乐两个战斗英雄,与你是什么关系?”

“一个堂兄,一个堂弟。”

“他们现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

“他们现在家里,与我一样退伍,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土坷垃打交道。”

“可否邀请他们一块儿来醉香居酒楼应聘?”

贾融融喜出望外说:“那敢情好,我代表他们谢谢无盐大掌柜。”

“甭客气。”

从“醉香居酒楼”回来,贾融融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嘴里哼着欢快的小曲,脚下的步子变得飞快,径直回到家里。一进门,看见母亲高秋菊正低着头,一心一意择菜。他不由蹑手蹑脚走上前,扯开嗓子,突然喊道:“娘,我回来了。”

秋菊猝不及防,被吓得浑身一哆嗦,停下手中的活儿,抬起头,看是儿子,长满细尾纹的眼角顿时挂上笑容,用嗔怪的口气说:“儿呀,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学得一惊一乍?”

贾融融搂着母亲的肩膀,笑着说:“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儿在‘醉香居酒楼’找到活。”

秋菊惊讶地反问:“这是真的吗?”

贾融融噘嘴说:“儿子什么时候诳过娘?”

“这是从天而降的好事。”秋菊抓起一把菜,继续择着,融融也蹲下身子,帮着母亲择菜。面对这件突如其来的好事,秋菊困惑不解地说:“‘醉香居酒楼’的掌柜怎么发了善心,把你招聘?”

一提起“醉香居酒楼”,贾融融对无盐氏这样一位充满传奇故事、富有爱国之心爱军之心爱民之心的商人非常推崇:“娘,‘醉香居酒楼’现任掌柜是无盐氏,这个无盐氏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商人,当初七国叛乱,军队急需大量钱,不得不向商人们募捐,许以十倍之利,但商人们畏惧叛军实力强大,不敢涉足,只有他投入千金,到战争结束,人家一夜暴富,盘下‘醉香居酒楼’。这次酒楼招聘人员,对参加过平定七国叛乱的军人可谓情有独钟,优先招聘。”

经儿子这么一说,秋菊心中的谜团顿时得到解开,她笑盈盈地说:“看来无盐氏不仅有头脑有眼光能够发家致富,而且对军人充满敬仰、爱惜之意,甘替复退军人分忧解难,这样的富人真是打着灯笼难找呀。”

“娘,无盐掌柜不仅同意把我招进,而且同意把东东、乐乐一起招进。”

“那敢情好,看来你们哥仨当初踊跃参加平叛参加对了。”秋菊满脸笑容,像灿烂阳光一样,说明她心里多么高兴。

贾融融得意地说:“那当然咯,你儿子是谁?”

秋菊嗔怪说:“你看你,有些小成就就翘尾巴,快去告诉东东和乐乐。”

“诺。”贾融融扮个鬼脸,去找东东和乐乐。

走进东东的家院,融融放开喉咙喊道:“东东,乐乐。”

春英掀开竹帘,走出来,笑着说:“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融融大侄子啊。”

“大娘,东东和乐乐呢?”贾融融歪着头,看着春英问。

春英回答说:“两个人上地去了,有事吗?”

贾融融把“醉香居酒楼”招聘人员一事告诉春英,春英一听,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忙不迭地说:“那敢情好,你到地里去,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让他们乐一下,让他们赶快回来,去‘醉香居酒楼’应聘,千万别耽误。”

“好咧,大娘,我走了。”贾融融撒开两条长腿,飞也似的,走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来到东东家的地头,朝地里看去,只见东东和乐乐在地里埋头除草,便沿着地垄,走到他们的近前,咯咯笑着说:“兄弟,别光顾傻干,我找你们,说件小事,也是喜事。”

东东抬头一看是融融,停住手中的活计,露出洁白的牙齿,笑着说:“兄弟大老远跑来,何喜之有?”

融融眉飞色舞说起“醉香居酒楼”招聘人员一事,说无盐掌柜如何富有,如何爱国、爱军、爱民,特别是对参加平乱的复退军人优先招聘,并且把自己已被录取的消息告诉东东:“兄弟到‘醉香居酒楼’应聘,无盐掌柜二话没说,当即一口答应招聘我。”

东东一听,眼睛一瞪,把锄头顿一下地,着急地说:“你怎么光顾你自己?连我和乐乐都忘了呢?”

乐乐也翻开白眼珠,没好气地说:“就是,有了好食只顾自己独吞,算什么弟兄?”

融融看他们误解,“咯,咯,咯”一笑,赶紧解释:“这回你们错怪我了,我已向无盐掌柜介绍清楚你们的情况,无盐掌柜性情豪爽,已答应我的请求,决定把你们一起招聘,从此咱弟兄仨又到一块,想分都分不开。”

“真有你的,看来我们弟兄俩错怪你了。”东东一拍融融的肩膀头,欣喜若狂,然后把锄头往肩上一抗,果断地说:“乐乐,咱们收工吧。”

“听哥说,吃饱饭。”乐乐收住手中的活,把锄头往肩上一扛,跟在他们的身后,来到田埂。

他们开始返回家,一边走,东东一边盘算说:“只要咱们应聘,好好干一二年,手头攒些钱,把咱们破旧的房屋翻盖一新,娶妻生子,就能安安稳稳,和和美美过日子。”

“无盐掌柜素有爱军之情,看来咱们当初参加平乱,算是走对了。”融融自豪地说。

“可不是吗?如果咱们没有参加平定七国叛乱的战斗,人家不一定招聘咱们。谢天谢地,出了这么一个爱军、拥军的大富人,这是军人的光荣,这是军人的幸运。”乐乐若有所思,感慨万千。

他们回到家,洗刷一番,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来到“醉香居酒楼”,恰值无盐氏坐台,热情接待他们。无盐氏看他们弟兄仨一个个笔直挺立,精明强干,心中十分欢喜,欣然留下他们。

从此,东东、融融、乐乐等几个退伍军人在醉香居酒楼甘当店小伙计,在这里,他们学会经营赚钱,学到许多战场上都学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