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法师与老师
自宋国使团到达之后,大理,西夏和交趾的使团也紧赶慢赶陆续到达,终于在大寿前十多天纷纷到达。现如今各国使臣全部聚齐中都,又离大典开始还有一段时间,除了在中都四处逛逛看看这中都的风土人情私下免不了互相串串门,打听一下对方的虚实,今日宋国使臣拜访高丽使臣,明日西夏使臣拜访大理使臣。对于这些事情金国朝廷早就得到了消息,不过这种事情也拦不住干脆也就不管了,大家都心知肚明,故而这段时间中都城各个名酒楼倒是接待了不少奇人异事。
这一日中都还是如往常一般热闹,连这城东富人区也来了许多陌生面孔,他们中很多人是随使团一起来此的商贾,带了很多珍奇商品来做买卖。此时一辆马车徐徐而来,马车不算繁华,装饰极为简朴,倒也没什么特色,只不过这驾车之人竟是一秃头和尚,身穿一件蓝灰色袈裟,倒是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毕竟僧人给人们的一般印象应是徒步而行,做一苦行僧状,像这样驾车而行的极为少数,其实这只是普通百姓的误解,正所谓人分三六九等,和尚虽自称看破红尘,但其实内部也有阶级之分,从最上面的主持到中层管事和尚,以及最下面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小和尚,每一层的待遇都是不一样的,寻常百姓所见的和尚大多是最底层的小和尚以及一些苦行僧,这些人无权无势在寺院之中地位低下,自然无力购置一些奢华物品,平时出行只能徒步而行。而寺院中的得道高僧和大和尚一般都是豪门大户的座上宾,出行皆由马车互送,只不过一般驾车之人都是普通马夫,自然不会引人注意,而今日这驾车的马夫却换成了和尚,才引得一众路人争相观看。
那马车沿着宽阔的大道一路跑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街尾,在离开人们的视线之后又跑了一段距离才停到了一座宅院外,这处宅院不大,在这城东也只算普通,远不及城北的权贵住所气势雄伟,不过竟然能在这里置业,宅子的主人不是富商,就是大地主,这宅子的正门匾额之上写着张府二字,这必然就是宅子主人的姓氏。
马车停下后,车帘掀开,从里走出一位身着红色袈裟的老和尚,既然是那位在王府中与世子对弈的老和尚缘灭法师,也不知他来此处是做何事?这老和尚看起来虽年事已高,但却身体健朗,上下马车根本不需要小和尚搀扶,如猴子一般灵活。而那小和尚早先一步来到门前扣了抠门,不一会儿门吱的一下被从里面打开,走出了一个老头问道。
“大师是哪一位?不知来张府有何贵干。”
“阿弥陀佛,大师不敢当,小僧法号无悔,家师缘灭法师来此拜访旧友张先生,劳烦老先生进去通报一声。”那老头听到小和尚说起缘灭法师着实一惊,毕竟这缘灭法师是王府的红人,是京城有名的得道高僧,如今又成了承德寺主持,很多高门大户甚至贩夫走卒都听过他的大名。
老头向门外一看,一个身穿红色袈裟的得道高僧正大步走来,他虽未见过大师真容但见这幅景象已是相信了八九分,“竟然真的是法师来此,哪还需要通报,赶紧进来吧。”说完就将大门两边全部打开,摆足了待客的礼数,又一路将这师徒二人领至客厅,又命几名侍女为其奉上热茶方才继续说道,“大师请先在此等候,小老儿这就去请家主前来。”
“有劳施主了。”
“不敢当,不敢当。”这老头连连摇头,随后就离开客厅向外走去,而那侍女却不曾随其离开,反而站立在一旁等待吩咐。
这师徒二人见老头离开便不再言语,老法师端起茶杯细细品尝了一口,似乎感觉不错,微微点了点头,不过却未继续喝下去,反而将茶杯放于桌上闭起双眼拿起念珠默念起经文来。而那小和尚自始至终都站立在其旁边,双手合十,不出一句言语,不过倒是双眼睁开,乌溜溜的直转悠,时而看看屋顶,时而看看屋内桌椅,最终停在那侍女身上仔细打量。这侍女今年不过十五六岁模样,穿着一身淡粉色衣裙,梳着马尾辫,脸还显得有点婴儿肥,虽不是绝色美人,却也显得可爱至极。那侍女虽然一直低着头,但似乎也觉察到了小和尚正在盯着她看,不自觉的脸红起来。
那老汉离开客厅之后便向后院走去,这老汉是这府中的管家,是这位张先生自老家带来帮其照料府中事务的,对其极其尽心,如今见到这位名震中都的大法师来此便知绝不可怠慢,故而虽未向老爷禀报就先将其二人带入府中,不过在将其二人安顿好之后又赶紧向老爷报告,毕竟这等重要客人必须家主亲自招待才可。这所府院并不算大,毕竟中都城寸土寸金,而这位张先生也非什么真正的大富大贵之人,自然也置办不起什么豪门巨府。此时的张老爷正处在书房之中,这书房与卧室相连,其实也只是一座大房子隔成的两间,与客厅不过隔着一堵墙而已,管家离开客厅不过走了几步路,便来到书房,她在外敲了敲门,“老爷,有贵客来了,您还请先出来招待一下。”
“贵客,是何人啦?”此时张端曦正在屋里看书,他本就是个读书人,平时无事呆在家中时便在这书房中看书,妻子孩子也都回去老家,只留他一个人和这老管家在此,平时府中事务都交由这老管家处理。今日他依旧在书房之中翻看书籍,此时听到老管家在门外的叫喊声,便放下书本打开房门。
“是缘灭法师,当时的得道高僧。”
“哦,是他啊。我去拿件外套随后就来,你先在此等着。”说完便返回书房之中从那衣架上取了一件外套穿上,又返回门前。
“老爷,那小和尚称大师是您的旧友,您是如何认识这等大人物的?”老管家一边跟在后面一边询问道,他只知张端曦在外传播法学屡屡碰壁,却并不知他已经做了世子的老师,故而才会有这等疑问。
“这事以后再跟你说,我们先去接待贵客。”
师徒二人此时正呆在客厅之中,前后不过几盏茶的功夫,从门外走进一个白发老者,不过一身华服,正是这张府的家主,也是当今六王爷世子的老师,那名法家大贤张端曦,而后跟着的便是刚刚的老头。“法师来我府上真是蓬荜生辉,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我也好早做准备?”
“老衲一个出家人,没这么麻烦,也就是随便串串门,喝几口热茶罢了。”法师见张端曦进门,也忙起身来相迎,这张端曦虽说不是什么儒家大师,在京中也不算德高望重之辈,也不会什么武功,但却是世子老师,更是法家大贤,在法学造诣上连法师自己也自愧不如,经常喜欢找其讨教,以前二人经常在世子别院或王府之中碰面,顺便就可探讨一下各自所学,法师向其讨教法学,而他也经常向法师讨教佛学,二人均大受裨益,故而两人也成了至交好友,不过由于缘灭法师这些年经常在外活动,而留在中都之时又多居于王府之内,游走于别院之中,故而经常是这位张端曦前来找他讨教,这次法师找上门来倒还是第一次。
“随便串串门?法师可是个大忙人,怎么会有空来我这府邸串门?”张端曦显然不相信法师的话,只得试探性的问了问。他来到客厅正中央的椅子坐下,这里是家主的座位,即便是贵客来此也只能坐在下边两边的椅子上,侍女见此立刻也奉上一杯热茶。
“自是有事请教,还需阁下指点迷津。”
张端曦听闻此言自然是愣了一下,毕竟他知道这缘灭法师也是有大智慧之人,论学识论才智,不在他之下,只有他指点别人如今却来求别人指点,倒也真是令他未曾想到,他将那刚刚端起的茶杯又放下来。
“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