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武林法典 天下为公
作者:三个王爷      更新:2019-08-03 19:25      字数:2230

第35章武林法典天下为公

“自古以来王朝更替,皇帝换了一姓又一姓,只怕百家姓都快凑齐了,但时至今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百姓依然痛苦不堪,贫僧认为一切皆在于思想,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呼应,忠于皇权高过百姓,将权力财富集于一家,绵延子孙,如此一来,每推翻一个朝代,仍然要在崛起起一批新的权贵,这天下的统治制度其实并没有变化。所以贫僧的意思是想以法代儒,革新思想,将权力财富都归朝廷在分于百姓…”

“大师所说在下倒是明白了几分,不过再下却要给大师泼几瓢冷水,追求财富地位,绵延子孙本就是人之常情,莫说那些达官显贵,乡绅小吏会这么干,就是大师口中的那些武林大侠,甚至是贩夫走卒贫苦农民也有这种想法,大师将此归罪于儒家思想,只怕有失偏颇,即便是其他学术内部之人也并非没有这个思朝,就算是在下若说不想入朝为官,惠及子孙只怕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先生果然真君子,不错,世人皆有私心,必然会为自己为后代着想,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在这个度以内自然可以,但若过了这个度则人心不足蛇吞象,要得越来越多自然开始压迫底层的平民百姓,截留赋税,贪赃妄法,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正如今的天下各国早就失去了这个度,权贵勾结乡绅商贾,吸取国家财富中饱私囊,皇权无能为力,只得看着这国家一点点被他们吸干,最终大家一起被送进坟墓。其实那些贪赃枉法之徒并非不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若只是一两人就罢了,但人数一多就无法制约,你不贪他还会贪,结果就是大家一块儿贪一块死。贫僧想来,只有改革法家思想,打破上下尊卑的界限,只要建立功勋便可以封官拜爵,激励他们的爱国之情,利用他们的武力打破这世俗宗族,将土地解放出来,直接归属朝廷管制,但同时还要以法律思想规范他们,消除他们封官拜爵的思想,允许底层贫苦人士进入高层。这也正是最大的难题,需要不断的强化思想控制,倒是可以运用墨家侠义之道助我等一臂之力,法学为体,武学为用方才是根本之策。所以贫僧此次来此是希望先生能为评分撰写一部武林法典,以此法典规范武林人士的思想行动,有法典在前震慑,他们并不敢做的太过过分,毕竟人心不可信,唯有律法才能规范人心。”

“以现在普通武者的处境,他们对大师的理论想必非常欢迎,但大师口中的上位者又会喜欢吗?我法家最重视的便是规矩,习惯了刑不上士大夫的皇权能够容忍我们管到他的头上吗?失去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论支持,倘若有功臣功高盖主,难道他们打算退位让贤吗?还有你所说的墨家侠义又有准备吗?”

“事有缓急,若是国家鼎盛之时,他们自然不会同意。以现如今金国的局面,保住国本才是第一位,只有保住了国本,他们才能在上面呼风唤雨,其他方面都能暂时放一放,等到武林侠义之士不再是单枪匹马,而形成一个集体,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皇权也不能阻挡,我们可以在法典之中特别设置一个制度可以将这上位者及时踢出,保证这个制度能继续下去,不过希望最好不要等到那个时候…至于这墨家侠义,贫僧已去请教另一位友人,他会为在下出谋划策。”

“那大师所说要将天下土地收归朝廷,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这张老先生家里本身就是地主,听到老和尚说到要将土地收归朝廷也着实吓了一跳,但却未曾表现出来,也不知作何想法。

“农为天下根本,历朝历代多亡于土地兼并,农人除了承担沉重的徭役赋税,还有地租也是一个负担,武林门派的土地到时会直接收归国有,取消地租,不过那些世俗宗族的土地却不能,贫僧只是想以此为借口压低他们的地租,若碰上一些极不听话的再采取这样的手段。天下为公自然是要树立起这些底层人士的主人意识,让他们不再甘于做一个奴仆。”

“好想法,法师之想的确前无古人,只怕从未有谁想过这种事情,大师有几成把握?”

“便是只有一成贫僧也要试试,况且这天下哪有十拿九稳之事,真有这么高的把握也轮不到贫僧来做。”

“好,那这法典之事便交于在下,在下必不辱使命。”

“如此一来,贫僧便多谢了。贫僧还有事情要忙就不在这里多做打扰了,就此告辞。”说完便拿起禅杖准备离开,倒也不拖泥带水。

“这么快便要走,大师就不在我府中多坐一会,以尽地主之谊,你这可是第一次来我府上。”

“不了,如今正值陛下大寿,京中多有要事,贫僧还要协助王府保卫城中安全,免得一些武林人士趁机进京中扰乱治安,若是有空,日后再来吧。”

“即然如此,在下也不便强留法师了,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促膝长谈。”随即便将法师和在屋外等待的小和尚一并送出府,看着他二人上马车离开方才回到府中,回来之后又一头扎进书房不知干什么去了,府中下人似乎习以为常,也不觉得有什么,看来这位老先生应该是经常据于书海之中。

再说缘灭法师这边,此时二人已离开有一段距离,马车正被小和尚架着慢慢行驶在大街上。“师傅,张老先生作何反应?他同意了吗?”

“自是同意了,无悔,你这么问难道是不相信他吗?”

“张老先生毕竟是地主人家,怎么能够接受天下为公这样直接损害他家族利益的事情,其实徒弟一开始就反对今天来找张老先生,倘若他将今天的事情告诉世子,师傅您的计划可就全部功亏一篑了,甚至可能还有性命之忧。”

“这张老先生是真正的君子,为师与他相交多年,一直多方打探他的人品行事,考虑再三,才决定向其全盘托出,他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情,你多虑了。至于世子那边,他想要的是远比老衲性命更重要的东西。”

“阿弥陀佛,但愿如此吧。”看上去这位小和尚仍然对其师傅的所作所为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