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水利
作者:芦小麦      更新:2019-08-06 08:25      字数:2124

说到水利,苏易妍真的是一窍不通。

虽然这两日一直不眠不休查看资料,然而这项学问之深奥,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轻易掌握的。

修坝、建堤、溢洪道、水闸、渠道、渡槽等等水工程,根据地势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实现不同的目标。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除害兴利,调控水流,修建了很多水利建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除了设计是否合理,修建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变数,这些都会影响最后呈现的结果,所以这项工程首先需要的就是最专业的人才。

然而,在当朝都以文人为尊,朝廷尊崇儒家,文人所学的当然也都是四书五经等理论经书,对于这些水利、经济等学问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不屑于去学习。

可想而知,这类人才有多么匮乏。

不过,苏易妍通过查阅资料,却发现,当代有一位水利方面的大家。

四十年前,蜀中灾害连连,不是连年大旱,就是岷江决堤,人民深受其苦,当时的蜀中太守李冶水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岷江堰,从此使蜀中称为水旱从人的一片沃土。

多年来,相邻地区常有旱涝灾害发生,蜀中却从未发生过类似的大型灾害,人民一直安居乐业,也为朝廷贡献了不少赋税。

不过李冶水为人低调,从未曾为自己请功,再加上时代久远,除了蜀中人民,北方倒是甚少有人知道和提起这位大家。

李冶水当然早已过世,不过李冶水还有一个儿子,当年不过十几岁的年纪,一直协助其父治水,因其当时年龄小,时人都亲切唤其为“二郎”。

虽然相关资料比较少,苏易妍还是从中翻到了关于这位李二郎的些许记载。

从这些只言片语中,可以知道,这位李二郎,名唤李灏。

李灏当年曾蒙恩荫入仕,在蜀中的某县做过县令,然而,李冶水去世后,李灏不久也致仕回家,后来据说去巡游名川大山,人皆不知其所踪。

算算时间,这位李灏如今应该有五十多岁,也不知其是否还在人世,更不知其是否还有后人在世。

可惜李氏父子为人低调,也不曾留有著作传世,苏易妍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更可惜自己晚生了这么些年,不然,若生其时,能与这般经天纬地之人才结交,习得一二,今日也不至于束手无策至此。

苏易妍心中惆怅万分,不免也在面上显现出来。

曾铃儿见了,关心地询问缘由。

苏易妍经不住她再三询问,也就与她大概说了一番。

“李灏?”没想到,曾铃儿听完皱起了眉头,道,“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呢?”

苏易妍听了也不以为意,曾铃儿不过十几岁年纪,怎么会认识李灏呢,李灏的年纪可比曾彦博还要大上些许呢,因此,她不在意地道:“可能你在哪本里见过吧。而且,世间之大,同名同姓者不计其数,许是你认识什么也叫‘李灏’的人吧。”

曾铃儿听了觉得有些道理,就点了点头,随后咬着嘴唇想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道:“好像也不是。应该是我听谁提到过,是谁呢?”

她想了许久,突然眼睛一亮,差点蹦了起来,道:“我想起来了!”

她这般突然一声,道把苏易妍吓了一跳。

曾铃儿才不管苏易妍有没有被自己吓到,开心道:“是爹爹!是爹爹!”

苏易妍听了一头雾水,不懂她在说什么。

曾铃儿稳定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前几天,我正在爹爹书房听他教诲,突然门房来报,说是有个叫‘李灏’的人来求见。爹爹一听很是开心,忙让请进来。爹爹熟识的朋友我大多都知道,这位我却从未听过,而且也不见爹爹如此开心,所以我心中很是好奇。没想到,爹爹居然没赶我走,说让我见见贵客。”

苏易妍听了微微皱起眉头,李灏是水利大家,老师又是儒学大家,二者也没什么共通之处,这二人真的会熟识吗?或者,曾铃儿口中的这位‘李灏’,并非她想要找的那一位。

曾铃儿说得有些急,说到这儿,少不得停下来换了两口气,才接着说道:“我留了下来,不一会就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了进来,皮肤黝黑,不过他气质很好,目光炯炯有神,看起来倒有几分松形鹤骨的感觉,他一进来,就笑着对爹爹说:‘老友,当日一别,可有六载未见了吧。’爹爹接着也笑着道:‘多年未见,二哥还是这般仙风道骨、精神焕发啊。”

“什么?老师问他叫什么?”听到这里,苏易妍忍不住惊呼道。

曾铃儿不知道苏易妍怎么突然这幅反应,只茫然回道:“二……哥呀。”

苏易妍有些惊喜地接着追问道:“你确定?老师真的叫的是‘二哥’吗?”

曾铃儿想了一下道:“应该错不了吧。后来爹爹还让我问他叫‘李二伯’呢。”

苏易妍真是又激动又兴奋,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她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忙问曾铃儿道:“然后呢?他们还说了什么?那位李先生有没有说他如今落脚在何处?”

这位李灏先生如今没有官职在身,苏易妍也不知该如何称呼他,只好尊敬的以“先生”唤之。

曾铃儿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后来,爹爹就让我先回去了,所以,我也就没听到他们再聊什么了。”

苏易妍有点遗憾,不过转瞬她又兴奋起来,没关系,这个消息已经是个很大的突破了,只要去问问老师就好了,想来老师应该是知道些什么的。

她正在心里计划心动不如行动,干脆等会儿就去曾府拜访老师好了。曾铃儿又突然开口道:“不过我后来又有问过爹爹关于那位李二伯的事情,爹爹没有多说,只说过几日的雅集上,我还能再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