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回归
作者:芦小麦      更新:2019-08-06 08:25      字数:2186

良久,苏易妍擦干了眼泪,拾起那只耳坠,小心翼翼地收进怀里。

她慢慢地将那块衣袍放下,再次遮住了杨管家面目全非的脸。

“杨叔,您放心的去的,您的遗愿我一定会帮您完成。我也会照顾好母亲,照顾好所有人,撑起这个家。您安心吧。”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她不能再这里继续悲伤下去了,外面还有一堆人等着她去照顾,她相信杨叔也不愿意看到她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

她走出来,看到谢琦正在和苏母说着什么,只见苏母频频点头。

苏易妍只消一想,就知道,谢琦又要再向她伸出援手了。

她不得不承认,如今只靠她自己,怕是很难过此难关了,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人求助,只怕谢琦确实是最好的人选了。

因为她欠他的实在是太多了,如今也只能一个人欠到底了。

谢琦见她回来了,朝她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她还没走到前,就听到了苏母一阵激烈的咳嗽声。

她不由得皱着眉头,担忧地道:“母亲……”

好不容易,苏母才止住了咳嗽,无力地摆了摆手,靠在张妈身上,调整着呼吸。

现在虽然进了初夏,晚上的天气还是有些凉意,再加上今晚这一阵闹腾,让苏母地身体变得更加糟糕起来。

谢琦对苏易妍道:“我已让人去请大夫了。只是夜里太冷,这几又太过混乱,实在不利于苏伯母的身体,不如还是先去我那里,暂时落脚?”

说完,见苏易妍神色凝重,怕她拒绝,又继续说道:“苏伯母刚才已经同意了,说只看你的意思。你们刚刚搬走,原来住的那个院子都还是原样,日常用品都还在,如今住回去也不需要折腾什么。”

苏易妍刚才一番思量,已然决定还是要求助于谢琦,听他这般说,自然不会拒绝,此时情况,再说客气的话太过虚伪,因此,直接朝着谢琦深深弯下腰,行了一个大礼。

谢琦哪里肯受,就要来扶她。

苏易妍却不肯起来,道:“谢大人如不肯受我大礼,顺之绝不敢接受大人好意!”

谢琦无奈,知道她性子执拗,只得松开扶她的手,受了她这一礼。

所谓大恩不言谢,苏易妍只将这些都记在心间,将来有一日,必将回报恩情。

苏母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苏易妍自己也是强撑着一口气,因此,在谢琦的建议下,苏家人没有再耽搁时间,跟着谢琦一起走了。

只留下几个谢府的下人在此收拾后事。

苏易妍走在最后,走了两步,忍不住又停下脚步忘了眼曾经的苏家大门。

还能记起昨日刚搬进来时的喜悦,那时,人人都以为,新的生活正在她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切都将迈入正轨。

不过一日,都化成云烟,随风而去了。

她们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只有杨管家,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谢琦拍拍她的肩膀,道:“我已让人去整理那片废墟了,很快就会把杨管家挖出来了。你放心。”

苏易妍点点头,道:“谢谢。替杨叔。”

“嗯。”谢琦道,“走吧。”

“好。”这一次,她没有再回头。

仅仅走了一日,苏家人就又回到了谢府。

还是熟悉的院子,熟悉的一切。谢琦说的没错,除了苏家人走的时候带走的东西,其他的所有一切,都还在原位,一点变化都没有。

苏家众人经过这一夜,实在都太累了,一回到熟悉的地方,疲惫感油然而生,挡也挡不住,纷纷都熟门熟路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休息。

苏母喝了大夫开的药,很快也睡下了,今夜她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极大的创伤,给她看病的大夫出来后,对着苏易妍猛摇头,道:“如今令慈也只能过一日算一日了。”

苏易妍知道母亲的身体,知道大夫已经尽了力,也只能牢牢记下大夫说的各类注意事项,希望能尽量地延长母亲的寿命。

谢琦道:“明日我再请更好的大夫来给苏伯母看看。”

这已经是城中最好的大夫,都已经这么说了,哪里还去找更好的大夫,即使真找来了,也未必有回天之力。

但是心里存在的那一丝丝的幻想,还是让她选择了点头。

见她眉目间满是疲惫,谢琦将她送回了她的房间,临走前,给她留下了一个信封。

苏易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这是她昨日走时,留给谢琦的。

里面装着这些时日攒的银钱,包括她们第一次火灾时剩下的一些东西变卖后的银子。

她没有拒绝这个信封,因为现在的她没有拒绝的权利。

母亲的病,上上下下十几口人要吃饭,这些都需要银子。

没想到,昨日留下的这个信封,竟成了她如今唯一的积蓄,也是苏家人仅剩的依靠。

她必须要好好想想,如何能让这些人都更好的生活下去。

待躺到床上时,刚刚强撑的坚强仿佛一下子被抽走,她整个人都虚弱下去。

刚才隐隐作疼的小腹此刻却是钻心的疼痛。

她将自己缩成一团,紧咬着嘴唇,抑制着要破口而出的呻吟。

胸口那里有东西膈着疼,她伸手将那个东西拿出来,放在掌心。

羊白脂玉的耳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好像丝毫没有受到火灾的影响。

她忍不住哭出声,弟弟,你到底在哪里?我快……撑不下去了啊……

然而,再撑不下去也得强撑。

第二日一早,苏易妍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仍然时一幅坚强的面容,昨晚的虚弱仿佛只是产生的错觉。

“你们要走?”苏易妍坐在厅中,皱着眉头看着跪在她面前的几个人。

苏家家道败落,总共也没养几个下人,全部都是当年父亲还在时就在的人,这些年来也一直跟着苏家。

苏易妍看了眼打头一人,正是张妈的儿子,常年跟在杨管家身后办事的孙二。

孙二跪着磕了个头,道:“小的们也实在是没办法了,还请大人慈悲,能给小的们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