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回 送信劝降
作者:林浸      更新:2019-08-11 05:26      字数:2345

晓港城上,旋锋军的主帅訾宏伯眼看着敌军的投石车逐步到位,可赤日军那边依旧没有任何消息,让他十分的不安。如无意外,最早的信使快马几个时辰就能赶到赤日军,加上准备、集结,最快眼下就能看见动静。

然而,长河军却没有直接攻城,甚至大军都没有进入晓港的范围之内,只派出一名士兵,身上虽然穿有普通护甲,却是双手高举过头,捧着一封书信,步行走到城门之下,叫道:“洪德,长河军统领,邢鲤庭送来手信,还请将军查阅!”

有人说道:“这肯定是劝降书,将军,没必要看,直接将他射杀了,表明立场,让那边也不用动这个心思了!”

訾宏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我也十分希望能将他骂了回去,或者杀了他,以解心头只恨,可眼下援军未至,你激怒了长河军,教他直接发起攻城,我们哪里有把握守住?”

“……”周遭无语,方才那人也不敢胡乱怂恿。

“来人!将他的信手下,呈上来给我看一看吧!”訾宏伯吩咐道,“看一看也无妨,或许能来回蹉跎一些时候,好等来我们的援军。”

只见晓港正门开出一条缝,也走出来一个士兵,接过信。那长河的士兵还作了个拱手礼,然后才转身快步离去。

——————

“战局仓促,请恕我还未请教将军之姓名。将军能在危急之时,设法支撑起东面的战线,这岂是寻常人能有的勇气与承担!然而两王之争,使我和您投身到战场成为对手,真是天意弄人啊!若不是如此,您我说不定能成为挚友,暖酒和唱,成为一桩美谈。”

“天下之事,皆为当事人执迷不悟,旁观者心知肚明。我有心相惜,不希望将军被眼前的许多事情所蒙蔽,迷惑于他人所言,我的这封信,特而为此而书写,还望将军一阅,明了我的心愿。”

“您看晓港已被围困几日,可有南海军前来支援?他们懒散,也是拥兵自重惯了,根本舍不得出兵,即便对功国将军的凛军也是如此,对您,更是必然。有话说道:厦之将倾,独木难支。既然南海不懂得珍惜将军的才智,为何仍要愚忠于一个心智尚不成熟的儿戏之王呢?”

“以将军的胆色,在洪德之内,实在是数不出几个来!洪德之启王相当重视,让我优先询问将军您的意愿,倘若将军愿意打开城门,放下武器,有心投诚,我保证不杀任何一个旋锋军的将士,并且将各位将领举荐上朝堂,任人唯贤。”

“还请将军不要执着于君王的口号、名堂,而是从国之兴废的角度来考虑:启王固守边疆、为国游走谈判,可换来的却是孚王的孤立与追杀;而坐在王位之上的孚王,轻巧拨弄,差点就将这一片东土拱手送人。若是没有启王的以命相搏,如今的晓港城早就不属于南海版图,根本轮不到我们在此伫立相望!”

“一位智勇双全的统领,如果见到情势已经不可能有所作为,时局对己方极为不利,以全军归顺与敌人,没有盲目的把将士们的性命用来赌博,而重新选择了一位是非黑白明辨的君主为其效命,其实是弃了小节、投靠大义,是带领着您的属下弃暗投明,这才是为国、为己、为众生的明智之举!”

“你我本为一国的同胞,我诚恳的请求将军,您不要将手上的兵力轻易消磨,应该积精蓄力,等待启王下诏起用的时候,驰骋沙场、宣劳政绩,以报答我们这片土地的恩泽。”

“从来敌军之间往返书信,大都以壮语豪言、互相酬答,又或者炫耀自己强大、掩盖弱点,以此立威。我佩服将军的担当,所以径直的劝告您,惟愿引发将军的深思。”

“我的这封书信,只有一片至诚之请,斟酌再三,谨慎落笔,希望您仔细考虑,能接纳我的建议。”

“我眼下可以做的,已经尽力为将军争取,长河军将会给出一个时辰的等待,留给您思考与动员,倘若到时候将军还未能表态,我也不敢延误军机,只得冒犯了。”

——————

传阅过后,不少人暗暗赞叹,都说这长河军统领治军有方、身手不凡,没想到文韬武略皆齐全,连这劝降书,都能洋洋洒洒的说得头头是道,果然是年轻有为,并非侥幸成名。不过肯定是不能表露这种亲敌的倾向的,一时间依旧是骂声起伏。

“他……他这是挑拨离间!”

“对!这是叛王的走狗、无耻之徒,他说的话不可信!”

“要是投降了,老子还怎么面对以前的队友?!”

“就是!我以前就是赤日军的,绝无散漫一说!”

……

訾宏伯起手打断了争先表态的话语,说:“说这些无益,他信上说只等一个时辰,哪位有应对之策,可以拖延?”

众人面面相觑。

有谋士建议,回一封信,谎称主帅是有意偏向洪德的,只是一个时辰不够动员所有的将士,还请长河军等三日,三日之内必定给出具体的答复。

訾宏伯一开始并不愿意,他也是一个刚刚混出头的一军之帅,要写他有意投降,那不是留给他人以后说道调侃吗?不过,眼下也没有其他办法,所谓兵不厌诈,只要赢了,声望起来了,其他人自然就会敬重一些。

于是他还是同意了,让谋士马上起草,但是尽量把意愿写得模糊一些,不要留下难以说清的把柄。

为了让世人认为他旋锋军也是文武双全、先礼后兵的,他效仿长河军,也派出一个士兵出来送信。

——————

“统领,旋锋军派出一人出城了!”

邢鲤庭闻言,坐直了身往前眺望,果然那身穿玉鈫蓝的士兵学着先前长河军信使的模样,双手捧信而来。他摇头笑了:“由此可见,这个旋锋军的主帅是个没有主见、好面子的人,恐怕前几日的败势,已经让他的权威受到威胁了,这种军队,虚有帅位,只要一乱,便是各自为政了。”

他转过头来,对聂和笙说:“先生料事如神,就连敌军都按着你圈画的走势发展!看来这仗难与不难,只看敌军合不合你和笙先生的心意罢了。”

聂和笙垂眼微微一笑,作了个揖:“是有赖统领英明,以及雍将军的勇谋,指挥得当、随机应变,才一步步的将晓港引入我们的布局内。”

雍峥此刻也在中军,脸上并无波澜,只是朝聂和笙微微颔首。

其他谋士见状,也附和着,讥讽敌军,吹捧己方各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