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谢师宴
作者:南苑小童      更新:2019-08-19 00:11      字数:4377

谢师宴,古已有之,也叫做升学宴,尊师重道可以算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孩子升学了,家长总要感谢一下老师,谢师宴也就应运而生。谢师可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也可以选择送自己动手做的贺卡等,当然了,谢师宴本身还是会给师生情笼罩上物质化和庸俗化的阴影,不应提倡。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谢师宴可以说已经脱离了原本的寓意了。

在最初的传统之中,谢师宴的目的,就是感谢师父对自己的栽培。而且看清楚了,这里是师父,而并非是老师,师父和老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之中,谢师宴却变成了一种负担。须知道,吃饭在我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而是人与人之间联系、交往的纽带之一,是人们互动、往来的一种手段,所以吃饭在我国文化中一直都拥有特殊意义,它成了一种媒介、一种活动场所,是我国文化的内容之一。

就如外国人喜欢用开派对、旅游的形式交流一样。

谢师宴有人情基础,虽然没必要推崇倡导,也没必要大加鞭挞,适可而止就行。

这几年其实还好,千禧年之前,这样的情况还不算多件。但随着时间进入千禧年,谢师宴之下的各种不太好的东西开始浮现出来,尤其是高考,这个绝对算得上是谢师宴的重灾区了。

每年一到高考结束,“谢师宴”就纷纷到来,而纷至沓来的“红色名片”也让不少家长烦恼。有的家长说几年前我儿子考上大学时,我们办了几桌酒席,也收了亲朋好友一万多的礼金。可这两年来,朋友的孩子也陆续考上大学,办了谢师宴,我返还出去的红包早就超过我收的礼金总额了,这样的宴会在我看来要成了募捐宴了。还有就是有些人邀请你去参加谢师宴时,既为了工作,也为了面子,再怎么也得带上上百元的红包去赴宴,这样的宴会吃起来很让人头痛,而且孩子见多了这样的场面也不是很好。

还不仅仅是家长之间在“发力”,一些酒店还打出优惠政策招揽举办升学宴的顾客,许多市民对于是否参加朋友邀请的谢师宴很难抉择。许多家长其实都比较反对这种情况,认为谢师宴给家庭带来了不应有的苦恼和经济负担。现在的谢师宴已经悄然变味,有的家长已经不是庆祝孩子升学成功,而是以谢师宴这种形式收礼钱。“谢师宴”暗藏腐败,借子女升学等事宜,大操大办宴请敛财。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你请我请大家请,谁要是不请,谁就是异类,就是被其他人排斥的对象。

于是,“升学宴”就如八九月的天气一样火热起来。

面对应接不暇的“升学宴”,准大学生和家长们每天来回奔波,孩子喊累,家长无奈,教育人士也表示担忧。这样的礼尚往来其实浪费了很多时间,也浪费了很多金钱,其实倒不如让学生们安静的过完暑假,好好做一些上大学的准备。只是大家都觉得办个宴席一来可以表示谢意,二来正式宣布自己考上大学了。同学们只要考上了大学,领到了录取通知书,很多都会在父母的资助下邀约好友办升学宴,你如果不办,别人就会认为你没考上大学,自己面子上也挂不住。

“这种乱象……不好办呐!”

餐馆的包厢之中,提起这个事情来,师父的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不过我已经老了,以后啊,还是你们多操心这些事情吧,我这种老年人,可没有这样的精力咯。”

老爷子说着,还抿了口酒。

靳霄和师父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纯粹的师徒关系,所以这个“谢师宴”并没有大张旗鼓,说起来,就算靳霄他们大操大办也是无所谓的,又不用担心花不起钱。但是师父不愿意这样,师父就想两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比什么都好。最初师父是坚持不来饭店的,最后还是靳霄祭出“撒娇大发”,虽然他这个年龄用出来已经不太合适了,但他还是用了出来,而师父,果然只能同意他的邀请。

再者说了,他们两家人之间,平时的交往也是非常亲密的。

不说师父和爷爷之间的关系了,就自从靳霄拜师以后,三节两寿的,靳霄的父母就没少带着他登门祝贺,几年下来,两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所以这顿饭,名义上是谢师宴,实际上也算是比较普通常见的一顿小聚。

从今天之后,靳霄就算是正式出师了。

出师之前,他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都不能以他自己的名义写字,也不能擅自做主参加任何类型的比赛竞赛,因为他其实就代表了师父的名声,没有师父允许,他就不能随随便便当着大家的面写字。但今天之后,他就可以以个人的身份行走江湖了,以后如果学校再有个什么书法比赛什么的,他就不用和师父打招呼了,完全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赛。原本呢,师父还应该把亲近的同行都请过来的,尤其是他老人家的师兄弟,也就是靳霄的师伯师叔那一辈,因为靳霄是关门弟子,如今又已经出徒,理应是师父出面,邀请其他书法前辈过来,像大家宣布靳霄出师的消息。

不过现在毕竟不比以往了,而且说实话,书法这一门,其实也和京剧啊相声啊那样的传统艺术门类还不太一样,书法学习没有那么森严的规矩,古代的时候大多数人更是自学成才,也就是待了近现代了,普通人开始使用钢笔铅笔等其他笔写字,书法的使用越来越少,尤其是近些年,书法更是已经完全退出了主流的书写序列,完全成了一种文化艺术一般的存在,所以为了维持书法这门艺术的流传,才开始出现了广收门徒这样的事情。

但毕竟和上面提到的那些门类还不同,所以具体操作起来,自然也不太一样。

师父可以将靳霄推出去,让其他人知道靳霄的名号,也可以让靳霄自己出去闯荡,既然是已经出师了,就说明靳霄的水平起码不至于给他丢人了。就算有朝一日真的被人架到墙上,也不会给他老人家丢脸就是了,所以也没有必要真的大张旗鼓。

所以这一顿谢师宴,看似挺重要的,实际上对于两家人来说,只是很普通的一次聚餐。

聚餐之后,也不是说靳霄以后就不去师父那了,事实上,这就是个名义,意思是靳霄已经可以自己随意活动了,不用再有什么关于书法的事情就要去请示师父,其他的,都和以前一样就可以。

……

回到学校,生活照旧。

但老周突然找到了靳霄。

“奥数?”

靳霄呆了呆,“怎么突然想起我了?”

“你是咱们班的尖子生嘛,又是全年级第一,现在学校要组织一个奥数班,你来不来?我建议你参加一下,学习奥数对你的学习还是有很大好处,你要是那能拿到好成绩,还能给你的高考加分呢。”

老周笑眯眯的说道。

奥数,很熟悉的词语。

全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

在世界上,以数为内容的竞赛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时就有解几何难题的比赛;我国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的赛马,实是一种对策论思想的比赛;到了16、17世纪,不少数学家喜欢提出一些问题向其他数学家挑战,有时还举行一些公开的比赛,方程的几次公开比赛,赛题中就有最著名的费尔马大定理:在整数n≥3时,方程没有正整数解。

近代的数学竞赛,仍然是解题的竞赛,但主要在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之间进行,目的是为了发现与培育人才。

现代意义上的数学竞赛是从匈牙利开始实施的。

1894年,为纪念数理学会主席埃沃斯荣任教育大臣,数理学会通过一项决议:举行以埃沃斯命名的,由高中学生参加的数学竞赛,每年十月举行,每次出三题,限4小时完成,允许使用任何参考书,试题以奥妙而奇特的形式见长,一般都有富创造特点的简明解答。在埃沃斯的领导下,这一数学竞赛对匈牙利的数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卓有成就的数学家、科学家是历届埃沃斯竞赛的优胜者,如1897年弗叶尔、1898年冯卡门等。

受到匈牙利的影响,数学竞赛在东欧各国蓬勃开展:1902年罗马尼亚,1934年前苏联,1949年保加利亚,1950年波兰,1951年前捷克斯洛伐克……相继进行了数学竞赛。

把中学生的数学竞赛命名为“数学奥林匹克”的是前苏联,采用这一名称的原因是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崇尚奥林匹克精神。竞赛的成果使人们意外地发现,数学竞赛的强国往往也是体育竞赛的强国,这给了人们一定的启示。

1934年在列宁格勒,1935年在莫斯科,有关的国立大学分别组织了地区性的数学竞赛,并称之为“中学数学奥林匹克”。当时,莫斯科的著名数学家都参加了这一工作。前苏联的数学奥林匹克分为五级:学校奥林匹克,县奥林匹克,地区奥林匹克,共*和*国奥林匹克,全国奥林匹克,再选出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六名代表。

对国际间组织数学竞赛最热心的是罗马尼亚的教授罗曼,经过他的积级策划,1959年7月,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在罗马尼亚古都布拉索举行,拉开了国际数学竞赛的帷幕。当时参加竞赛的学生共52名,分别来自东欧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前苏联等7个国家。每个国家有8名队员,前苏联只派了4名队员。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到1990年在我国举办第31届时,已发展到54个国家和地区的308名选手。到1995年在加拿大举办第36届时,又增加到73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名选手。

奥数比赛对高考来说,当然是有用的,提升自己的实力是一方面,正如老周所说,奥数比赛的冠军是给高考成绩加分的。

不过怎么说呢,靳霄对于奥数不敢说不屑一顾,因为他知道,奥数比赛可以说是学生时期最顶尖的数学比赛了,他不爱参加,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没有那个水平。

前面就说过了,靳霄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天才!

这一点尤为重要。

能参加奥数比赛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不仅需要你要有很好的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学习成绩之下那异于常人的天赋。靳霄是重生者,但老天爷在他重生的时候并没有给他什么金手指,毕竟重生就是最大的金手指了,所以他没有系统,也没有老爷爷,他就是一个普通人,除了比常人多了二十多年的记忆以外,他的身体并没有任何异变。

他可以依靠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心理和思维,在正常的学习之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稳坐年级第一的宝座,但和天才相比,他的差距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而奥数,说白了,其实就是给天才准备的。

没有天才的大脑,参加奥数就是一个玩笑,靳霄才不会去浪费时间。而且话说回来,他现在是高中生,“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在每年10月举行,分为一试和二试,在这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国约90名学生有资格参加由我国数学会主办的“华夏数学奥林匹克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也就是说,眼瞅着一试都要开始了,老周才过来问自己,这点时间,就算他想参加,又哪有时间去训练呢?

其实之前老周就问过他一次,被他拒绝了,这一次,也不知道老周是怎么想的,马上要开始比赛了还过来问,靳霄不是受虐狂,所以干干脆脆的就拒绝掉了。能拿奖固然是好,但明知不可能拿奖还参加,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么?他才没那么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