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转玲珑法衣再一次感受到了触碰,等李伊月喂萧蒅吃完饭还要再一次把她放下。
还要再加一次触碰。
九转玲珑法衣觉得很开心。至少是很知足。
因为今天触碰了四次。
想想一天三顿饭,一天就是六次。
虽然如此,但是主人能醒过来就好了。她一点也不比面前的这位少女少担心主人,再说。
面前的这个人,是不认识主人的呀。
如此一想,真是奇怪的少女。
夜间,九转玲珑法衣凝聚体内的灵气传输给主人。
灵宝自孕育就需要万年的时间,何况,灵宝孕育后又产生灵智,不知汇聚了多少的天地灵气。
九转玲珑法衣初时传输的灵气就如石沉大海,萧蒅需要的灵气很多。
即便只要萧蒅的丹田不在如此枯竭也好。
记忆,如此支离破碎也好。
九转玲珑法衣继续不断的输入灵气,以此主人能快点填饱灵气。
快点醒来。
从南方大陆来到西方大陆的北岸需要渡过十几万里。
赶来的途中。
日夜兼程,日行万里。
无极海,飞崖岛,一路上无论多少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止他的脚步。
清晨到来,阳光洒下,崭新的一天。
九转玲珑法衣昏昏沉沉的睡着。
直到感觉到熟悉的触碰,才从昏昏沉沉的睡意中醒来。
昨夜,她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的灵气,只是感觉到主人会有一点点的饱和。
她也出现了昏睡之意。
李伊月早饭准备的比昨日晚间要多。昨日晚间只有白米粥。
今日早餐有白米粥和青菜。
李伊月看向萧蒅的脸颊,嘴角不自觉轻轻上扬。
柔和的光芒照耀着,李伊月看着她。
床上少女的气色比昨日好多了。虽然还未醒来,但应该快了吧。
想到此,嘴角的笑意不自觉加深。
李伊月把粥和青菜一勺一勺的喂给萧蒅,只盼她能快点醒来。
三日悄然过去,每天三顿饭,李伊月都会给萧蒅喂饭。
三日,每日一颗丹药,下品补气丹从未少过。
九转玲珑法衣每日连续不断的输入灵气,萧蒅体内的丹田渐渐不再枯竭,即便是枯竭如老藤般的经脉,也渐渐有了生机。
从午间,李伊月如前几日般小心翼翼的把丹药化在水里,喂给萧蒅喝以外。
就坐在她的旁边,眼眸里是期待。细看下去,期待里还藏着几丝的伤心。
“你什么时候醒来呢?”李伊月有点喃喃的说出口,语气轻轻的。
像是嘀咕一般。
眼眸里的伤心是无奈。
她只有三颗下品补气丹。可是,都给床上昏迷的少女了。
李伊月想她要是还不醒,她该怎么办呢?
丹药是很珍贵的,她本来只有一颗。
其余两颗都是爹爹省吃俭用给她的。
爹爹还不知道,她把丹药都给床上这位少女了。
李伊月的眼眶有点湿润,她该怎么办?
微风扫过,云层遮蔽住阳光。
天色有点阴阴的,加之少女的啜泣声,回响在这间屋子里。
九转玲珑(法衣)觉得有点不想说话。
夜间就很困了,白天也不能好好补觉。
不用担心主人的,主人的灵气已经达到了饱和度。
只要慢慢消化灵气就可以苏醒了。嗯,很快了。
反而是她,实在是太困了。想她,可是灵宝呀。她给主人传输灵气,主人怎么可能会不醒呢。想到此,还会有点开心。
九转玲珑带着沉沉的睡意,陷入沉睡。
李伊月不知怎么,哭着哭着也陷入了沉睡,就那样趴在床边睡着了。
窗外的月光洒向屋内,李铮悄无声息的来到这里,看着月儿,眼里尽是疼惜。
月儿的身旁还放着一个小玉瓶。
小玉瓶是月儿最宝贝的,那里面承载着月儿修炼的希望。
即便,她的月儿可能此生都在低阶徘徊,想到此,心里的疼惜之意更甚。
李铮把小玉瓶拿在手中,打开瓶口。
良久,长长的一声叹息。
第四日。
“我是谁?”
“我在哪?”
无穷的疑问涌向她的脑海。
她止不住揉了揉昏睡的眼眸,随之睁开双眼。
阳光落入她的眼眸,微微的眨了眨眼。
总算适应这光芒了。
“我是谁?”
“我在哪?”
随之而来的还是数不清的问号。
脑海中一片混沌。
静悄悄的脚步,显的有些低沉的气质。
在踏入她房间之时,看到她时,双眸里迸发喜悦的光芒。
恍若一瞬间阳光挥去阴霾,万里晴空,艳阳高照。
彼时的天空也是如此的明朗。
李伊月欢快的心情仿佛长了一对小翅膀,飞呀,飞呀。
映入萧蒅眼眸的就是,一张放大的笑脸正朝着她的方向飞扑而来。
笑脸是最容易感染人的一种表情,不自觉,放下心中那无限的疑问。
她扬起笑脸,明媚的双眸,如皓石般,明亮闪烁。
彼此的笑容能互相感染,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你终于醒了。”李伊月笑着对她说道。
“嗯。”她回道。
“你知道我是谁吗?”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出口,可是,脑海中是苍白的一片。
李伊月的眼神瞬间被这话语惊吓到了,她其实连自己是谁都忘了吗。
‘好可怜呀。’眼神里都是怜惜。
“你真的忘记了吗?要不,你在想一下,也许,就能想起来了。”李伊月出口对她说道,小心翼翼的,带着一点期许。
“嗯。”她点了点头。这一切对她都是陌生的,眼前的少女好像对她很好。
可是,她的确想不起了,她是谁,眼前之人又是谁呢?
她摇了摇头,随之低垂下去。想不起来,好像是自己的错误。
李伊月纠结的站在一旁。她究竟该怎么说呢?什么都记不起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吧。
什么都不想不起来,连自己都不记得。肯定会很害怕吧。
‘其实,我也不认识她。’那样,她会不会更加伤心了。
可是,那样会撒谎呀。
“蒅。”她低声重复着。随之,她又念了一遍‘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