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就记得一个字
作者:乔米乔      更新:2019-08-16 23:03      字数:2094

不知低声念了几遍,她的嘴角轻轻勾起。来自心灵的熟悉感,正是她的内心。

“蒅。”她抬起头,对面前的少女说出口。嘴角上挂着笑容,因为这个字。

李伊月看着她,在耳边重复着‘蒅’。

“我叫‘蒅’。”她出口说道,自信明媚的光芒,不复先前的阴暗,低沉。

“你的名字是‘蒅’。”李伊月说出口。

“嗯。”她点了点头。

李伊月也笑了笑,能想起名字,那说明,其余的事情也能很快想起来呀。

好开心!

“我叫‘李伊月’。你叫我月儿就好了。那个,我以后就叫你小蒅吧。”李伊月笑意布满眼眸,对她说出口。

“好,月儿。”小蒅说出口。

“小蒅。”李伊月喊出口。

两人彼此一笑,互相喊名字,互相加以认可。

小蒅正好与萧蒅,同音不同字。听起来差别都不大,也算是幸运至极了。

李伊月与小蒅一同吃完早饭。就带着小蒅出去玩了。

李伊月好开心,她终于有好朋友了。

不会因为像同族一般,因为资质而不愿意跟她做朋友。

她的朋友很漂亮,还是有修为的。就像她希望中的好朋友一样。

一整天,李伊月拉着小蒅走遍了整整一条巷子。

一条巷子不远,小蒅今天才醒,不能太劳累。所以,一条巷子就够了。

李氏一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传承也有几百年了,嫡系与旁系在这几百年中,不知分了多少代。

李伊月的爷爷就是族里的嫡系,同时,也是族里的三长老。

不过,三长老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

三长老不在了。然而三长老只有一个孩子,就是李铮。

李铮的修为不高,是炼气十一层。但是,却是丹师。可以炼制一品丹药。

可五年前,李铮被诬陷私自偷取族内的灵植。族里从此把属于三长老这一脉赶了出去。

李铮只能在长平镇的外巷里,买下了一座宅子。

长平镇是一个很大的镇子,这里分外巷与内巷。

家族除了李氏一族,还有赵氏和王氏一族。

三个家族势力相当,都是拥有几百年传承的家族。

外巷的灵气要稀薄一点,内巷的灵气要浓郁一点。

其实,人人都挤破了头的想住进内巷。

李伊月十岁测试灵根时,是四灵根。

灵根虽然不是最差的,可是。李伊月是不能修炼的体质,只要修炼,灵气就会逃跑。

查阅典籍也找寻不到,皆没有丝毫的办法。李伊月的体质注定了不能修炼。

被家族放弃,父亲也没有办法,连李伊月自己也放弃了。

住在内巷,那些人都会嘲笑,嬉笑李伊月。李伊月在那里变得特别自卑,会偷偷的哭泣。整日都不开心。

也没有人愿意给她做朋友。

李铮背负着族里偷盗的罪名,也无法在内巷李生存下去。

李铮从此从内巷搬了出来,外巷很好,只要快乐就好。

暖风吹过,带起春的自在,美好。

就如那扬起的笑脸般,洒在碎碎的阳光里。转角处,一人的阴影。

男人的脊背挺直了一些,这些年,好像很久没有挺直过了。生活的重量,那些压在身上的罪名。

女儿喜悦的笑颜成为他最大的追求,此刻,他很开心。

“小蒅,这是我最喜欢的簪子。是不是很好看?”李伊月把簪子放在手上,开怀的问出口。

粉色的珠玉簪,六朵粉色相映的花儿齐齐开放着,金色的花蕊,银色的丝线缠绕着花枝。

阳光闪耀下,闪烁着褶褶光辉。

“嗯,月儿喜欢的就是最好看。”小蒅点了点头,光芒有点闪烁,却无半分灵气。

她实在是特不起来兴趣。

不过,月儿喜欢就好。

“小蒅,你喜欢什么样子的?我有好多簪子呢。”李伊月笑着说出口,一脸的期待。

小蒅想了想,簪子?

脑海中一闪而过,好像,还是想不起来。

“要是你喜欢,我就送给你。”李伊月想着就笑着说出口了。

小蒅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那好,你等着呀。”李伊月说完,就跑开了。不一会儿抱回来一个小匣子。

小匣子是一个粉色的珠宝盒,金色的丝线绣着精美的图案。

小匣子打开里面都是,满满的簪子。阳光洒下去,一片光芒,特别闪,闪闪的。

李伊月献宝似的都拿了出来。

“这根蓝色的簪子怎么样?”李伊月对着她问道。

小蒅好像知道,这是要把簪子送给她的意思。

因为,月儿想把簪子放在她的发髻间比划。

发髻是月儿给盘的,三千青丝早已垂了下去。

月儿才会这么想在,发髻间给她添置一根簪子。

“嗯,我很喜欢。”小蒅笑了笑,伸手接过。

月儿开心的把簪子插在小蒅的发髻间,两人相对无言,眼眸间都是笑意。

小蒅乌黑的发髻间插上一根蓝色的簪子,仿佛最美的彼岸花开放。

彼岸花是西方大陆传说中的花朵,‘顾盼两生,生而不得,死而相望。’

是一种凄苦,悲惨的花朵。

又是决绝,而仅有的美丽,似乎是世间那爱情。

美丽,妖冶,令人神往。悲伤,却令人着迷。

蓝色妖冶的花蕊,只开三瓣的花儿,不会凋零,不会枯萎。

既是传说中的,那传说也有好几个版本。流传出花朵的样式也是各种各样的。

人们要做的样式,也只是选取流传最广的那一种。

饶有趣味的是,传说中的彼岸花都是蓝色的。

即便,只是寻常凡物所做的簪子,未沾丝毫的灵气。

小蒅发髻上的簪子依旧十分美丽,人比花娇美。簪子再美,也只是陪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