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作者:江阳书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14

整整过了十分钟,冲击波和离子流形成的风暴才渐渐平息下来。在这一段时间里,拉塞尔克罗威和汤姆斯威尔金森都竭尽全力来恢复舰队的阵形,只要能够抢先对手几秒钟,就在这一战中抢到了先机,也许这就是胜负的关键。

事实上,拉塞尔克罗威是绝不可能快过汤姆斯威尔金森的。威尔金森的舰队部署在通道口之外,空间广阔,舰距比较大,距离风暴中心也要远一些,再加上装备方面的优势,受到的冲击远远小于克罗威的舰队。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防御战专家,威尔金森当然具有卓越的阵形控制能力,因此他比克罗威更快地稳住了阵形。这是一个攻击对手的绝佳机会,威尔金森虽以防御闻名,却也不愿放过这块到口的肥肉,当即命令第九兵团和第一七兵团全力攻入华沙谷地。

这两个兵团位于第一道防线中央,正对着通道口,还没正式对阵就被对方击毁了三千多艘主力战舰,损失了上百万的将士,心里正窝着一股火。一接到命令,立刻脱离线性防御阵,组成两个纺棰阵,向克罗威的舰队猛冲过去。

这时候双方都处在华沙谷地内,飞弹是不能用了,冲击波会影响攻击的精度和速度,于是第九兵团和第一七兵团在快速前进的同时,大大小小的激光炮、镭射炮、电磁炮、粒子光束炮一齐发射,无数道青色的、白色的、红色的、无形的能量流向克罗威舰队倾泻过去。

克罗威舰队仍然没有从离子流旋涡里挣脱出来,整个阵形的前部还是一片混乱,此时被第九兵团和第一七兵团迎头痛击,更是东奔西窜,乱成了一锅粥,六个巨大的纺棰阵形变成了一只硕大无朋的六足章鱼,连高性能的回避装置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一艘艘战舰倾侧着、旋转着、翻滚着,相互妨碍,相互碰撞,转眼间化作一团团火球,只为黑沉沉的空域增添了一瞬的光亮和无数的尘埃。其中许多舰船更是毁灭于友舰的炮火。

这已经不是战斗,这是一场血腥的屠杀,生命的价值微不足道。

四十年代最著名的战争心理学家李克博士曾经说过,现代战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不必面对敌人垂死的面孔。事实上正是如此。一艘战舰爆炸的瞬间,产生几十万度甚至上百万度的高温,爆发出每平方厘米十万吨以上的冲击力,人随着绝大部分的舰体立即便汽化了,绝不会感觉到丝毫的痛苦,敌人和亲人也绝不会看到他们痛苦挣扎的表情和伤痕累累的尸体。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的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加入星际舰队,如同玩电子游戏一样毫不犹豫地击毁敌人的战舰。现在的第九兵团和第一七兵团就在兴高采烈地玩这种乘胜追击的游戏。

看着一艘艘敌人的和自己的战舰永远消失在永恒的星空里,汤姆斯威尔金森上将突然涌起一种深沉的悲哀,难道生命的意义就是被消灭吗?而正是自己一手导演了这场消灭生命的竞赛。

※※※

战斗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拉塞尔克罗威节节败退,虽然极力控制阵形,却一直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根本挡不住帝国舰队潮水般的攻势。

已经退到华沙谷地的中部了,克罗威仍然没有找到扭转战局的方法。自己的兵力虽然远远强于对手,然而在这样一个狭小空间里,前队抵挡不住,后队又攻不上去,反而被溃退的舰队冲击得立不住脚,只能身不由己地一退再退。在电磁炮和粒子光束炮的攻击下,磁场扭曲,空间变形,通信也受到了严重干扰,想要完整而准确地传达一道命令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更进一步加大了扭转战局的难度。

必须尽快摆脱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再拖延下去,己方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拉塞尔克罗威缓缓闭上眼睛,再猛地睁了开来,眼中闪过一道黯然之色,他已经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将付出他一世英名的决定:“撤!”

在部下们惊骇的目光中,拉塞尔克罗威又坚决地补充了一句:“撤!后队先走,前队断后。”

这个命令很快传达出去,后队三个兵团立即掉转舰身,加速脱离战场。突前的三个兵团拼死抵挡了一下,也纷纷转身落荒而逃。

这一退,更加鼓舞了帝国舰队的士气,争先恐后紧追不舍,炮火如急风骤雨般倾泻到敌舰身上。直到汤姆斯威尔金森上将措词严厉地下达“立即撤退,否则军法从事”的命令时,两位兵团司令官才恋恋不舍地停止追击,退出华沙谷地。

一回到本阵,两位兵团司令不约而同地乘穿梭艇来到汤姆斯威尔金森的旗舰上,质问他为何不允许继续追击扩大战果,旗舰上的官兵们也纷纷围了上来,想听听副总司令作何解释。

汤姆斯威尔金森也不解释,只是淡淡一笑:“难道你们想凭两个兵团攻占阿地利亚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对方有整整15个兵团,追上去何异自取灭亡。况且现在是自己控制通道口,以逸待劳占尽优势,才能一举击退敌人,追过去形势岂不正好相反。再说己方的任务只是阻止敌人,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再缠斗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一战,帝国共损失战舰一万一千四百七十艘,官兵三百一十四万人。阿地利亚损失战舰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艘,官兵一千三百八十七万人。

帝国舰队不仅取得了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从战略上看也成功了,他们仍然牢牢控制着华沙谷地的出口。阿地利亚舰队则退回华沙谷地的另一端,重新制定作战方案。双方暂时形成对峙之势。

※※※

西部战场上,此时激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天狼帝国在耐安迪戈星系一带投入了13个兵团,再加上属国柯帝斯自治联盟即将派来助战的5个兵团,共计战舰九十五万六千四百七十七艘,官兵二亿六千九百九十一万人。相比之下,麦哲伦星际共和国舰队就弱小多了,仅有10个兵团,战舰五十二万九千八百三十艘,官兵一亿四千六百六十七万人。如果再加上装备和补给等方面的因素,双方在西部战场的战力对比几乎达到2:1,天狼帝国占有绝对优势。

天狼帝国的西线指挥官是73岁白发苍苍的第12兵团司令程浩然上将。程浩然上将是天狼帝国星际舰队的元老级人物,半个世纪以来从未打过一次败仗,创下了“攻无不克”的赫赫威名,为帝国立下了赫赫功勋。甚至有很多人公开地说,只要他能稍微低一低头,早已经坐上了星际舰队总司令的宝座。

程浩然用兵向来是以攻代守,重点突破,很多优秀的用兵家都经不起他重拳一击。程浩然为人胸怀坦荡,公道正派,虽然脾气火爆了一些,但是说过就算,从不记仇,很多被他骂过的人后来还成了他的好朋友,因此在军中也很得人心。帝国高层正是看中了他卓越的攻击能力和威望,才破格任命他为西线总指挥,节制西部战场诸兵团。

十多年来无仗可打,程浩然上将时常感到莫名的悲哀,本以为有生之年就将如此碌碌度过了,谁知即将退役之际还能指挥这样一场大战役,真是有些喜出望外,虽然他对一些人事安排还不太满意。

这也许是此生最后一战了,程浩然上将决心为今后的军校教科书留下一个经典的战例。他只在达达尼尔星系部署了3个兵团,作为驻防舰队和预备队,其他10个兵团全部突前12光时,在麦哲伦舰队的必经之路上布下一个规模空前的纺棰阵,中部是最精锐的4个兵团,左右两翼各3个兵团。这是一个强力的进攻阵式,如果柯帝斯自治联盟的舰队能够在预定期限内赶到的话,就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不难一举击溃麦哲伦舰队。

麦哲伦舰队出现的时间和方向都在程浩然上将预期之内,不过对方显然没有料到帝国舰队会突前这么远,还在半光时之外就停止了前进,同样摆出纺棰阵形迎敌。

西线战役,从战略上来看,是麦哲伦进攻帝国。然而从战术上看,却是帝国舰队首先发起进攻,麦哲伦舰队刚一出现,他们就主动迎了上去。双方在达达尼尔星系以远的广阔空域展开了激烈的对攻战。

应该说,麦哲伦舰队的指挥官无论在舰队调度还是火力组织上都比程浩然上将略逊一筹,武器装备也要差一些,帝国舰队还占有以逸待劳和主动攻击的心理优势,因此战斗甫一打响,帝国舰队便从气势和火力上压制住了对手,麦哲伦舰队的先头部队受到了沉重打击,战舰一艘艘爆炸开来,阵形和火力都受到了影响,被迫一边反击一边后退,力图拉开一段距离,暂时脱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