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愤而挑战
1、
因睡得较晚,陆一明和林肯直到八点才起床,是被外面的动静闹醒的。.
林肯打开门,探了探脑袋,发现好多游客都出门了,正准备踏上新的游程,服务员也奔走忙碌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
等洗漱完毕、吃过早餐,已经八点四十了。两人退了房,刚出大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那个杨导没说错,雷雨把太阳轰出来了。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骄阳艳丽,云雾弥漫,给整个鬼山披上了一层迷幻般的彩装,看去分外妖娆。
雾气多姿多彩,有抱成大团的,也有散兵游勇;有附着在地面上的,也有飘浮半空中的;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可惜,已过了黄金时刻,雾气被太阳驱赶得不安分起来,正逐渐稀薄。
陆一明一边感叹,一边懊悔为什么不早点起床。
往分尸谷看去,怎么多了个棉花仓库?似乎被人一夜之间堆满了棉花。等陆一明看真切后,情不自禁大叫起来。
分尸谷白茫茫一遍,完全被浓雾塞满了,披着一层霞光。啊,金色的云海,这就是云蒸霞蔚吧!
这些雾气顽强地簇拥、挤伏在一起,共同抵御着太阳,只有表层的袅袅上升,悄悄化于无形。
云海的最佳看点应该在观景台,陆一明在风光明信片上看到过,他拉了一下林肯,返身穿过客店旁边的过道,冲向观景台。
观景台上早已挤满了游人,那些持照相机、摄像机者,在不停地往返忙碌,生怕有遗漏,拍了左面拍正面,拍完正面拍右面,然后再回过头去拍。
这分尸谷真是个奇怪的地方,仿佛有某种神奇的吸附力似的,浓雾久滞不散。
而此时,也可以清晰地一睹火龙壁的风采了。夜中看火龙壁,诡谲而鬼魅,白天给人感觉却完全是孤傲与凛然。这是一座陡直的石峰,直地崛起两百多米,壁面如削,如果让陆一明形容,仍然是“像一把利剑直插云宵”。
火龙壁峰巅覆满苍翠,给它披上了顽强的生命色彩。在其左右,诸峰连绵而去,却无有可比肩者,更衬得火龙壁鹤立鸡群。
更神奇的是,离火龙壁峰顶约十五米下方,有一个洞,那便是传说中的火龙洞。洞下方三四米处,有一溜斑驳的条状黑渍,听了旁人的议论,陆一明才知道,那就是火龙燃烧的地方。正好,旁边有位游客带有望远镜,陆一明借过来细看了看,那片黑渍果然状如龙形,当是火龙燃烧时给熏出来的。
直到尽兴后,陆一明和林肯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下一步的游程,两人起了点小分歧。陆一明想先游小东环,林肯想先去奈何桥。
陆一明的理由是,先到行李寄存处换身衣服,身上的衣服全是汗,穿着难受。另外,看有什么需要的先拿出来,有备无患,免得到时候又手忙脚乱。再则,如果在奈何桥耽误半天,下午游小东环会更很热。
天其实不热,但爬山就另当别论了。
林肯的理由是,反正还要流汗,不如就穿现在的衣服。如果先爬小东环,再回过头游奈何桥,要走重复路,绕弯子。
至于从包里往外拿东西,林肯十分老到地说,到景区游玩,都是把包越塞越满,有什么好往外拿的?
问题是,先玩哪儿都要走重复路,不能绕行。
鬼山的游线不能说不合理,生成就那样了。最理想的安排应该是:爬大南环时,脚程够快,下山时再抢着把奈何桥给游玩了。不过,这样会让人觉得很紧促,何况昨天因为避雨把时间也给耽误了。
另外一种安排就是:上午爬小东环,下午游奈何桥——还是免不了重复路。怪只怪景区不通车,一切都得靠两条腿走,有车就不在乎走重复路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些婆婆妈妈的算计。最后,陆一明只好端出大哥的架子,说他是大哥,他说了算。
林肯嘴里咕噜出一串自己也听不清的词,妥协了。主要是他也不喜欢下午爬山。
两人向伏魔寨走去,走了一阵后,进入到了地势起伏、人来攘往的街面。
这一段两人还没走过,因为这是下山时经过的路段,上山时是在寨子的另一端。没想到,下山的半边倒比上山的半边热闹。这也好理解,游客总是先玩够了才购物。
这条街很长,有点像“纪念品一条街”,沿途店铺商品以纪念品居多,有风光明信片、纪念徽、印有鬼山字样的手提袋、古玩、古剑、书有“醒世恒言”的鹅卵石等等,琳琅满目。
在一个小货亭前,两人驻足观赏起来。
里面卖有不少刀具,林肯把玩着一把精致的短剑爱不释手,等看够了才问老板,有没有剑鞘或是刀鞘卖。老板觉得林肯的要求不可理喻,很不客气地说“没有”。林肯赶紧从身上拿出一把匕首来。这是刘志斌抢劫时用的那把刀。老板看了看刀,仍说“没有”。就在林肯准备放弃时,老板拿出了一把旧刀鞘丢给了林肯。林肯把刀塞进去试试,差不多合适,便欢喜地掏钱买下了。
陆一明呢,买了一把古拙厚实的手杖,这玩意爬山用得着,就是拎在手里也挺有趣的。等离开小店,林肯见好些老的少的手里都拿着根手杖,后悔了,也想买一把。手杖到处都有卖的,但陆一明很霸道地扼杀了林肯的愿望,说一把就够了。
又往前走了几步,发现有个店铺墙上贴着一张告示,标题字体较大,似乎是“悬赏缉凶”,有不少人驻足观看。陆一明本想过去凑凑热闹,林肯怕他多事,也霸道了一回:“有什么好看的?走!”
穿过这条长长的街后,终于来到那个包裹寄存处。
陆一明发现,这个店铺的正面外墙上也贴着一纸悬赏告示,便和林肯趋前看了起来。
悬赏缉凶
8月25日凌晨,XXXX次列车上发生一起血案,一帮劫匪在车上大肆劫掠,另有两名青年男子黑吃黑,先与劫匪火并,后又滥杀无辜,拒捕并袭击乘警,途中,趁临时停车,畏罪潜逃。经旅客举报,疑犯可能已潜至鬼山。
二疑凶为北京人,姓名不详,无明显面部特征,二人各携一个大号旅行包。主犯约三十二岁,身高一米八左右;从犯身高一米六八左右,约二十岁。主犯有一绰号:南北大侠,有案底,曾为北京某要案疑凶。
望广大游客积极提供线索。提供其下落者奖励人民币两万元,将其抓获者奖励人民币五万元。
鬼山派出所(章)
派出所章下是日期,左下方空白处,是两个“疑凶”的模拟画像,只是真实度实在不敢让人恭维。
落款未具举报电话,大概是考虑到景区没信号,打不通。另外,没有提示衣着特征,这是考虑到“疑凶”肯定会把“血衣”换掉,至于鞋子,可能是穿旅游鞋的太多了。
陆一明完全看傻了。
告示所言与那个杨导通告的大同小异,只是自己又多了个拒捕及袭警的罪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