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兴华看着手中由容闳转交的袁世凯名帖,心中真是有些哭笑不得。看来有些事情,天已注定自己就算是想要躲,恐怕也难以躲得过去啊。不过姚兴华从容闳口中得知,这次前来拜见自己的并不是袁世凯本人,而是他在任职朝鲜期间所结交的密友唐绍仪。这也可以说是从另一个方面给了姚兴华一个辩白借口,毕竟自己此时见得并不是他李鸿章的亲信袁世凯,而是大清朝派驻汉城的领事唐绍仪。
既然已有见朝鲜来客的理由,姚兴华便打算看看这位民国时期被暗杀的总理的风采。至于刚才用的那个身体不适的借口嘛,官场上的人,那个又不是病来得快去的也快呢,大家互相之间都是心照不宣罢了。
在见唐绍仪之前,姚兴华先是听容闳复述了一遍刚才两人在酒楼内的谈话内容。当然在这其中,容闳又添加了许多自己的主观感**彩在里面。让人听起来仿佛朝鲜局势已经急剧恶化到了一触既发的状况,如果两江现在还不帮忙的话,那朝鲜的结局,恐怕就只有等待沦陷一途了。
好在姚兴华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对朝鲜的历史,以及中日甲午海战的起因,多少还有一些了解。知道容闳是被唐绍仪的危言耸听给蒙蔽了,不过姚兴华并没有因此对唐绍仪产生恶感,毕竟是各为其主,唐绍仪故意夸大事实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姚兴华反到因此钦佩起唐绍仪处乱不惊,灵活变通的外交能力果然名不虚传。
姚兴华是在总督府偏西厢房内见得唐绍仪,唐绍仪也是十分知趣的先向姚兴华道了一个打扰总督大人修养的罪,并向总督大人介绍了几剂强身健体的良方后,便只字不再提起关于姚兴华身体不适的话题。
*********************************************
“袁世凯求我派大军驻扎朝鲜,以确保朝鲜局势的稳定,难道今日的朝鲜真的已经乱到如此地步了?”看过由唐绍仪转呈,袁世凯亲笔所写的信函,姚兴华虽然心里清楚朝鲜局势绝不可能在这个时间乱到需要派兵镇压的境况。可是如何寻找机会出兵朝鲜,加强大清朝在朝鲜方面的防御力量,进而改变中日甲午战争路上战场的战局走势,是姚兴华一直以来的心病。如今袁世凯主动地将出兵朝鲜的借口,双手呈给了姚兴华,姚兴华那里有舍得轻易放弃呢。所以,在面子上,姚兴华装作对朝鲜局势一无所知的样子,以询问的口吻向唐绍仪问道。
姚兴华的心里的真实想法,唐绍仪自然是不可能会知道。不过唐绍仪还是自认为从姚兴华询问自己朝鲜局势的语气中,听出了那么一丝的忧虑、一丝的担忧。这忧虑和担忧在另一个方面,给了唐绍仪顺利完成袁世凯交给自己的重任的信心。至于姚兴华的疑问,唐绍仪仅仅是将之前在酒楼里与容闳所说的那番话重新叙述了一遍。
在这其中,唐绍仪除了对一些事节作了更加详细的说明之外,没有再增加一丁点的内容。这也是唐绍仪的聪明之处,因为他料定容闳一定会在姚兴华见自己之前,先把自己在酒楼说过的话向姚兴华学一边。如果此时自己在增加新的内容,那么就有极大的几率会被姚兴华所怀疑。
事实上也确实如唐绍仪所预料的那样,当姚兴华听完唐绍仪的重新叙述,在于容闳所学做过比较后,竟然没有发现那些情节有特别大的出入。这也让姚兴华对自己所知道的那段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怀疑,毕竟谁有能够保证,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不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呢。
姚兴华的心中多了这么一成忧虑,也就更加坚定了他一定要出兵朝鲜的决心。所以在与唐绍仪之间进了一番装模作样的推诿扯皮和讨价还价之后,姚兴华最终同意了袁世凯的来信所求。
双方商定,姚兴华在获得朝廷的恩准后,将会向朝鲜排遣一支人数在五千到八千人的两江新军,这支军队在朝鲜驻防期间的一且费用将由袁世凯全权负责。这支军队在名义上将归袁世凯节支,不过实际指挥权仍然握在两江手中。另外根据唐绍仪提出的要求,两江新军会在驻扎朝鲜期间,帮助袁世凯训练他在朝鲜组建的那一千五百人,共三个营的朝鲜新军。
待一切谈妥,唐绍仪便急着要赶回朝鲜向袁世凯报喜。这样的理由让原本希望挽留唐绍仪,一同参加十月初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开幕式的姚兴华,也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姚兴华带着容闳,两人一同把唐绍仪送到总督府大门口后,姚兴华拱手对唐绍仪说道:“绍仪,所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今日我就送到这里了,在你临行之前,我有几句肺腑之言,希望你能够记在心中,当然,你也可以把我的话转告你们袁大人,只不过他会不会听,会不会记在心里,那就无所谓了。”
“能够聆听大人的教诲,正是卑职求之不得的幸事,卑职自当铭记于心,永不忘怀。”以唐绍仪区区四品小吏的身份,让贵为当朝一品的姚兴华亲自送到府门之外,已是莫大的荣耀。
“呵呵,教诲什么的倒是谈不上,只不过我对朝鲜局势今后走向的一些个人看法罢了,虽然我已同意派兵入朝,可我还是认为在短时间内,日本人和俄国人应该是不会对朝鲜动用武力的,就算他们心里有动武的打算,可是在明面上,他们也还需要一个体面借口。所以你回到朝鲜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全力保证朝鲜政局的稳定,闵氏和大院君之间,保守派和开明派之间的斗争,你们要尽可能的把它压制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不要让他们作出超出了我方控制范围的事情来。另外在朝鲜现有政治力量之外,你们还要特别注意这些年来,一直潜伏在民间积蓄力量的崔济愚和他创办的东学道,还有崔时亨、全奉准这些东学道的主要党羽,最好提早剪除掉,以避免爆发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