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禁研书:陶漪
作者:过云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07

禁研书:陶漪

我想,大约谁也不曾想到,还情阁主就这样与钟姑娘相许结缡。

其实又有什么不好呢,有彼此这样一个人,白首共度地相互扶持,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唉,话虽如此,可是爱着的这颗心,哪里却是这样轻易,便可以舍下的。

何况,爱恋的人,便在这样近若咫尺的距离,相看相携;何况爱恋的人,便是眼前人。

哥哥问我,当真是要这样恋着吗。我无语凝噎,吓得哥哥再不敢问,只是叹息。

我道,哥哥,你千万要只作不知才好,否则潋水这一点儿微末的女儿家颜面,全然要在人家面前,荡然无存了呵。

以劫,我不要你为难,你是这样优柔纯善的肝肠,我岂会想要、令你有一丝一毫的为难。我自己也是宛转矫揉的女子罢,哪里便可以做到卿辞那般爱恨清明。

我不知道,你究竟是否明白我的心,若你装作不知道,我便也装作你不知道。哥哥言道,何必如此,或许有一天,便会察觉自己不再喜欢那个人。其实,或许,也对。只是,或许,会否有一天,那个人,也会喜欢上自己。那么,在那之前,若是自己一如既往,也没有什么不好。

也许白首不弃的良人,未必是最初喜欢的那一个,这些,我如何不明白。只是,如今这个、尚可算作“最初”的如今,奈何自己喜欢的,还是最初那一个。

钟姑娘就这样长留于雪岭不归春消息的遗世之外,却如何不是一个众人都可堪称许的终局。隐隐约约,我也曾听以劫言道,还情阁主从前,也有一个相恋相许之人,只是那位月色华颜的神仙眷属,很多年前,上穷碧落下黄泉,早已不在尘寰之内。

是不是一定要经历过死别之痛,才能醒悟——这人世间的爱恋嗔痴,从来都没有最初求活求死求不得那般重要。可是因为到底没有经历过,谁又敢说,便就这样、甘愿如此平淡地醒来。

不痛,便不甘。不说,虽九死犹未悔;深知,即有一番离合生死,便就悔不当初。只是,如果到底没有,像永诀那样痛死过,谁又心甘情愿,就这么放手。

至少,我不情愿呵……怎么样,怎么样都无法情愿。

以劫言道,既然回到师门,便在师门多停留些时日,也是好的。他在跟随还情阁主,再请教些杏林之术;哥哥的身体需要慢慢调理,也要再待些时日。这些雪岭天外的难得光景,仿佛竟然有着宛若桃源的岁月静好,只是从桃源村离去的我们,身边没有卿辞。

卿辞,天涯地角,你在何方。倘若湖海再见,你会不会便同以劫携手,我是不是,便应就此断绝这些心念。

我的心里,完完满满,都是这一个他。他的心里,丝丝缕缕,牵扯的,其实都是那一个你。可是卿辞,你的眼角,到底有没有,疏疏落落地衔住他的半片身影。

谁解谁的情钟意浓,谁为谁,寻情觅意,谁的情,应当奉还与谁。

我们所有人,彼此羁绊。

如此羁绊。

注:

便作深情都是泪,流不到,楚江东。此处化用自苏轼、秦观各一阕《江城子》:“寄我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里……好吧,我承认最初是因为我把少游的词记错了,因此才把东坡的“流不到,楚江东”也岔了进来——天晓得我为何会对“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到,楚江东”这样明明犯字如此严重的印象偏差却念念不忘,不过“流不到,楚江东”却是必要写来的——当是影射钟相的大楚政权。

帝高阳之苗裔兮。屈原《离骚》首句。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出自唐代王维《息夫人》。

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末句。

“所以既不能与你们共死,又不能与子仪杨幺他们同生以待共死。”钟相起义失败后被俘被害,同时被害的还有其长子钟子昂,之后钟相旧部杨幺扶持钟相幼子钟子仪在洞庭湖一带继续进行起义活动,直到1135年被岳飞平息。哎,想是我终究现学现卖居多,这里没有找到简洁明确的史料原籍可以引用,惭愧。

可怜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出自清代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

作者题外话:近来网络不好,停一段时间,列位看官恕罪则个,大家下个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