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乱世奸相狂(上)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92

看着信封上高俅那歪歪扭扭的字迹,蔡京却不禁欣喜若狂起来。

他踱步到窗前,自言自语地说:“高俅真够朋友,你是给我捎来了升任宰相的好消息吧?”

但是,高球给蔡京送来的却是苏轼遇赦北还的消息。

看到这个“不幸”的消息,蔡京气得眼圈都红肿了。

远离京城的蔡京,就躲在自己的卧室里,连同苏轼和赵佶一块儿骂道:这赵佶也真是昏君,苏扒灰又臭又硬,你怎么把他召回来了呢?海南多好啊,苏扒灰正好能在那里发光发热呢。

而李瓶儿与李之仪见面后,也冒险来到了定州古城。

李瓶儿化妆成一个老弱不堪的村妇,趁着暮色踏着心跳悄悄地来到了雪浪斋旧址。

“蔡京,你这个畜生!”看到满地的砖头瓦块,李瓶儿简直气炸了肺,她狠狠地骂道,“蔡京,老娘跟你拼了!”

苏轼钟爱的雪浪石不知去向,李瓶儿只好抚摸着双槐,仰天长叹:“苏公啊苏公,你在哪里呢?”

这时,李瓶儿猛然想起自己还怀揣着从蓝蝴蝶手里夺来的黄釉鹦鹉壶,便匆匆地赶往**峰,把“魔壶”埋藏在了杨贵妃的“右乳”内。

这也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李瓶儿与李之仪会面时,李之仪告诉她:“蔡京知晓了我们的去向,他正准备调兵遣将来搜山呢……所以,你要想办法把魔壶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地方去!”

“更加安全的地方?”李瓶儿瞪着大大的眼睛,不解地问李之仪,“哪里最安全呢?”

李之仪嘿嘿一笑,淡淡地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李瓶儿刚走,一个人影,就踏上了**峰……

果然,**峰是最危险的地方。

紧步李瓶儿后尘的黑影,正是奉辽国北部女真族部落首领的指令,而再次潜入定州的“马上乐”。

“马上乐”今晚约会的情人,就是定州知州、即将升任大宋宰相的龙图阁直学士蔡京。

“小亲亲儿,你来了?”看到马上乐这个女人风韵犹存的身姿,蔡京虽然知道她可以做自己的大姨,但还是痴痴地叫了一声小亲亲。

马上乐也乐此不疲,笑若桃花地说:“小蔡儿,你小子真是时来运转、步步高升啊。”

“哈哈,谁叫我蔡京的祖坟上长了灵芝草儿呢?”蔡京一改在定州百姓面前那种庄严肃穆的神态,冲着老情人嘻嘻地笑着说,“天道酬勤啊。”

马上乐听后,一步跨到蔡京的跟前,伸出“玉兰指”点着蔡京的脑门子,嗔怒地说:“小蔡儿啊,小蔡儿,老娘盼着你做大宋的宰相呢。但是,你们中原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你不会不知道它的含义吧?”

蔡京“嘿嘿”一笑,猛地搂住马上乐还算妩媚的腰肢,狂吻着马上乐还算鲜润的薄嘴唇,神色迷蒙地说:“是啊,是啊……小亲亲儿,我这不正在‘识时务’吗?”

“现在,刻丝雕刻已经安全运到了女真族的手里,赵匡胤的黄釉鹦鹉壶在哪儿?”马上乐虽然软软地仰躺在了地上,却把猛扑上来的蔡京推到了一边,用不耐烦的口气责问道,“难道你这个蔡知州,就不知道吗?”

“我正调集兵力,即刻搜山!”蔡京重新猛扑上来,紧紧地压住嗔怒的马上乐,盯着她的眼睛狠狠地说,“李瓶儿这个***臭娘儿们,真是害得老子好苦好苦啊……”

“嗯,李瓶儿……真是……该死!”马上乐挺了挺半裸的身子,用北部古老民族的特有方式接纳着大宋即将上任的宰相,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啊啊……啊……她和你的死对头苏爬灰,还在藕断丝连吗?啊啊……呜呜……”

“李瓶儿?她正在仙人洞里怀抱着黄釉鹦鹉壶修身养性呢。”蔡京像骑在真野马上那样乐得上下颤动着,一边嘬着马上乐骤然竖起的红奶头,一边从嘴里发出了嗤嗤的笑声:“这次搜山……哼哼,看我不狠狠地干了她!”

“美人啊,可惜……”想起李瓶儿先前与自己的数次合作,马上乐长叹一声,不无惋惜地说,“李瓶儿啊李瓶儿,可惜啊……可惜你投错了胎,和苏轼绞在了一起……哦,听说……苏轼又要北还了。”

苏轼遇赦北还,当然是蔡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蔡京只是做着高难度的“伤身”动作,而没有理会马上乐的问话。

“好了,好了!”看到蔡京并不搭话,只是不停地抚摸着她的**峰,马上乐便像个长者似的循循善诱地说,“小蔡儿,适可而止吧。你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呢。”

就在蔡京与马上乐媾和时,李瓶儿机警地潜伏在了不远处的草丛里。

这两个狗男女的呓语,一阵又一阵地传过来,李瓶儿就想冲过去,举起手中的大石头,把两个肮脏的**砸成肉酱烂泥。

可是,一听到苏公遇赦北还的消息,李瓶儿还是把手中的大石头放下了。

聪慧的李瓶儿,知道李之仪使的调虎离山之计,将要成功了,便在心里暗暗地说:“我要去找苏公了……马上乐和小蔡儿,你们就去搜山吧,保准会让你们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然而,正在李瓶儿寻思怎样找到自己的老师苏轼时,就看到一队人马飞驰而来。

“蔡京,接旨!”望着提起裤子的龙图阁直学士,“钦差大人”高俅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诏定州知州龙图阁直学士蔡京,为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即刻动身!”

蔡京心里一高兴,裤子差点掉到了地上。他顾不得这些了,连忙跪在地上回谢皇帝赵佶和钦差大人:“谢主隆恩……谢钦差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