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乱世奸相狂(下)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27

看到好朋友的这副狼狈相,高俅就跳下马来,凑近蔡京的耳朵,小声嘀咕道:“蔡大哥,你的腰带?”

“咳,别提了……”蔡京知道腰带被马上乐抽去做“记念”了,但是此时,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腰带,而是自己的官职。

蔡京重新提了提裤子,忙问高俅:“老弟,宰相的事儿……怎样啊?”

“哈哈哈……”高俅把蔡京托上自己的枣红马,一边扬起马鞭,一边胸有成竹地说,“指日可待,指日可待啊!”

公元1102年6月,进京不到三个月的蔡京,果然出任尚书左丞一职,次月出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样不到半年,蔡京就在大宋政坛玩了个三级跳,爬上了梦寐以求的宰相宝座。

蔡京一爬上宰相宝座,就打出“绍述”已故神宗旧制的幌子,雷厉风行地恢复神了宗时的机构设置和制度沿革,还在都省设置了“讲议司”。

蔡京不但亲任提举,还把几十个同党安插进“讲议司”,使“讲议司”的权利大大增强,不久就凌驾于朝廷的一切机构之上了。

接着,蔡京又对已经去世的司马光和苏轼“大开杀戒”。他狠狠地咒骂道:“你***司马光,只提了老子一个小小的兵部尚书,害得老子熬了这么长的时间,才作了宰相,真是可恶至极;苏爬灰啊苏爬灰,你做了一辈子的宰相梦,整日狂想着‘奋厉有当世志’……哈哈,我要给你们一个光荣的称号,让你们的“元佑党人”见鬼去吧!“

想到这里,蔡京便诬陷守旧派的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等120人为“奸党”,借机排斥异己、结党营私,大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宰相威风。

被蔡京指责为“元佑奸党”的120人之中,苏轼、苏辙和苏门四学士,名列前茅。因惧怕苏氏兄弟及其弟子进京为官,蔡京还树立了一座“元佑奸党碑”,并赫然刻上了“党人弟子不准进京”的霸道条款。

随后,蔡京的魔爪又伸向了与自己不和的在朝官员,“奸党”人数迅速上升,由原来的120人急剧扩展到了309人。

在众多官员遭受打击和迫害的同时,蔡京又想到了那个难以处理的童贯。

当然,蔡京不会忘记,在自己向着宰相之路冲刺的过程中,童贯援引有功;但是,这个家伙的手太黑了,可能会成为自己工作的绊脚石,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正好现在大宋国弱军衰,正好蔡京不会领兵打仗,所以蔡京让赵佶下令命童贯出任制置使、节度使。这样,既可以显示自己手下留情,又可以毫不费力地抓住童贯这个狐狸的把柄。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势,蔡京又在京城周围屯兵两万,令亲信执掌兵权,随时供自己调遣。

经过这样的苦心经营,蔡京的子孙、亲信像苍蝇逐臭一般,渗透进了大宋国的各个要害部门,蔡京本人,也一跃而成为权倾天下的宰相。

这时,他那奸诈丑恶的面目,已暴露无遗了。

然而,蔡京摸准了徽宗赵佶粉饰太平的虚荣心里,极力倡导“奉、亨、豫、大”,极力鼓吹皇帝应在太平盛世享尽天下之奉。

蔡京的马屁,正好满足了徽宗的奢欲和嗜好,直拍得赵佶神魂颠倒,不知今夕是何年。

不久,蔡京以皇帝的名义,先后设立了应奉局、造作局、御前生活所、西城括田所,专门制造奢侈玩物,同时搜刮民间财物、奇珍异宝、珍禽异兽,以供皇宫享用。

此时,早已被李师师的“冷艳骨感”,折服得五体投地皇帝赵佶,正在与李师师论诗词、评书画、弹琴曲、下围棋……

在“听琴大姬院”里,徽宗自以为找到了一片净土,他倾听着她的烦恼,她分享着他的喜悦。

徽宗总是我行我素,总是在师师的寝床上流连忘返。有时一连几天都不回宫,并传旨百官,借口自己偶然风寒不去上朝。

徽宗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偶然风寒”,这就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不满,而蔡京是非常乐意徽宗“偶然风寒”的。

可是,为了表达对皇帝赵佶的赤诚之心,也为了目睹一番大宋名角李师师的芳姿,蔡京也会时常来到“听琴大姬院”,去看望一番“生病”的赵佶。

赵佶见了自己的心腹之人,总是长叹一声,神色迷离地说:“**苦短日高起,从此皇帝不早朝。”

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歌颂”唐明皇和杨贵妃而写的《长恨歌》中的名句。

赵佶非常崇拜唐明皇,也非常崇拜杨贵妃,幸好在蔡京的推荐下,才结识了比杨贵妃还要妩媚的李师师。所以,赵佶把蔡京当作了自己的贴心贴肺之人。

心甘情愿拜倒在李师师石榴裙下的赵佶,也曾经三番五次地恳求李师师入宫为妃,但是都被李师师婉言谢绝了。

这害得大宋的当朝皇帝,只好依旧偷偷摸摸地溜出宫门,去红歌星那里享受一种若即若离的爱情。

而梦想长久稳操大宋政权的蔡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给禁卫军修建“宿舍”的名义,替担心人们发觉自己狎妓而出丑的赵佶皇帝,修建了一条神出鬼没的“绿色通道”。

这条秘密通道,从宫苑的侧门开始,一直延伸到“听琴大姬院”红歌星的寝室,既安全保密,又快速捷达,省时省力省麻烦。所以,皇帝赵佶更是死心塌地地生活在红歌星的身边了,也愈加信任自己的“红娘”蔡宰相了。

但是,久而久之,世上还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这不,一个机警而胆大的女子,就发现了皇帝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