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孔雀雌雄舞
作者:二月柳絮A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49

上一章 下一章

大书画家米蒂猜测的一点儿也不错,他到皇宫去找皇帝时,大宋皇帝赵佶果然去了“听琴大姬院”。

在李师师的寝室里,赵佶听完了李师师的一曲琴声,便从艺术家的角度,对她的演奏技艺进行了精辟而真诚的赞扬。

李师师听完了“远射攻门手”的评价,也不无激动地说:“纨绔子弟无雅人,文墨之人无确人,道学之中无达人,官宦之中无骨人。可是,师师想不到你竟如此地深谙乐理!”

因此,“远射攻门手”和“高级琴手”成了难得的知音。

看到这两个顶级高手你来我往、情投意合,师师的引路人李姥不免有些吃醋。

想那十八年前,正在姬坛窜红的李姥,就与脱颖而出的“攻门手”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并在刚刚落成的“听琴大姬院”里,为他演奏了一曲《解佩令》;而“攻门手”给她的回报,是“舌儿香软”。

但是现在,他却亲切地称她为“老娘”!

李姥听后,不禁暗自叹息:“虽说岁月不饶人,可‘老娘’我有那么老吗?”

把玩着“远射攻门手”带来的水晶帘和藕丝灯,李姥转念一想:师师也是我的女儿啊,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行了!

于是,在李姥的一番运作下,“远射攻门手”成了“近射攻门手”,他不再经过繁琐的手续,就可以直接步入李师师的闺房,他也不再需要“我欲我行”和“好球”的陪伴了。

今天,歌舞巨星依然淡妆素服,温柔闲静,微露风情。

“近射攻门手”伸手把面前的尤物搂在怀里,但是,他并不急于发泄自己的**,而是送上了自己亲手所画的《五色鹦鹉》和《孔雀开屏》。

端详着观察独到至微、运笔灵巧秀丽的字画儿,李师师露出了一丝浅笑,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

特别是在那幅《孔雀开屏》上,一只雄孔雀左脚站在台阶上,右脚站在台阶下,把大扇子似的尾屏高高地竖起,并展开到了极限;而那铜绿色的羽毛,则散落在每根羽轴的两侧,每根羽毛的末端,还有一个眼状斑;眼状斑颜色各异,有暗紫、蓝绿、铜色、暗褐,还有浅黄和浅葡萄红……真是色彩斑斓啊!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仿佛在用力地抖动着尾屏,发出“哗、哗、哗”的响声……

这美丽的响声和五彩缤纷的眼状斑,相互交融,构成了一首声色具佳的小琴曲。

端详着《孔雀开屏》,李师师就觉得画的作者是个舞姿优美、动作细腻的舞蹈家。李师师当然知道,孔雀开屏就像公鸡乍起尾羽追逐母鸡一样,正是雄孔雀向雌孔雀求偶的一种表示。

但是,雄孔雀的大展英姿,是公鸡不可同日而语的。

单说从幼鸟长到成鸟所需要的时间,雄孔雀就得需要二年半的时间;而公鸡从小鸡长到能求偶的公鸡,只需要二个月。

李师师当然还会想到,求偶是动物繁衍的前奏,世间的男男女女也是如此。

善鸣的雀儿,在枝头的欢叫,是在吸引美丽的异性;翩翩起舞的仙鹤,是在用优美的舞姿,来赢得对方的好感;羽毛华丽的雄孔雀,相互展示漂亮的羽毛,是在招引雌性的到来……

在李师师看来,求偶行为是一种动物和人都共同具有的优秀素质。

回想起来,幼年的李师师,就曾看见过自己的养母李姥使用的一种造型独特的性用具——孔雀开屏。

那色彩艳丽的“孔雀开屏”,双管齐下,直把李姥狂野刺激到了仙女的境地,使她获得了在嫖客身下得不到的温柔和爱抚!

此时此刻,李师师肯定地判断出了眼前的“孔雀”,就是大宋国的当今皇上。

然而,她又想起了人们的传说:皇帝总是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可以把你捧上九天;龙颜一怒,又会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但是,眼前的“攻门手”却能用美丽诱人的形体艺术,轻轻地拨动着雌孔雀的心弦,真不愧是“雄孔雀”之中的极品啊。

这样想着,李师师立即脱掉外衣,以便回应“雄孔雀”的盛情好意。

霎时,一个亭亭玉立、肤如冰雪的“雌孔雀”,横空出世了。

只见她半脸春云半脸霞,酥胸上的一对俏峰竟峥嵘;

只听她手操琴弦,边弹边唱了起来。

顿时,声如燕语鹂鸣,指如高山流水……

一曲完了,赵佶早已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

在这夜沉沉的宁静时刻,在这情切切的午夜时分,在这凤灯鸾炬的“听琴大姬院”里,“宋江们”和“方腊们”绝不会想到,一对儿大宋国重量级的男女,在相亲相偎着……

不知这是大宋王朝的悲哀,还是赵佶这个书画家个人的悲哀!

李师师也想到了这种悲哀,她不禁在心中长叹:

为什么把这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推上了政治家的舞台呢?如果让他安安心心地做个画家,才是大宋黎民百姓之祥福啊。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时此刻,赵佶专心做个风流画家的心思,竟与李师师的思忖不谋而合。

于是,赵佶挥毫泼墨,在李师师寝室的墙壁上,题写了两行大字:

“甘当风流教主,

阅尽天下美色。”

“乱贼”横行,宦官挡道,而皇上屡次“微访”,这使郑皇后不得不替大宋的江山社稷,狠狠地捏着一把汗。

可是,郑皇后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皇太子赵桓的身上。

这样,皇后与权臣的矛盾日趋尖锐,太子还扬言一旦继位,将严惩**。

童贯、蔡攸闻讯后,狗急跳墙,在蔡京的指示下,就想废掉太子,拥立郓王。

于是,一场皇宫斗争纷云而起。

情况万分危急,在郑皇后、乔贵妃和韦贤妃的劝阻下,赵佶不得不忍受着与李师师的离别之苦,开始专心处理国内事务。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九华玉真安妃的飘然仙逝,使做皇帝的赵佶,变得愈加心灰意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