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②同烧。好留蛮样③到**。三眠④明岁事,重斗小
楼腰。【作者简介】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少负才名,而考试不中,曾南北漫游。康熙
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维崧学识渊博,诗文俱佳。词的成就更
大。
他用过的词调极多,填词1600余阕,词量之多,清代几乎无人超过。被前人称为阳
羡派的领袖(宜兴县,汉时称阳羡县)。词宗苏辛。著有《陈迦陵诗文词集》、《
湖海楼词集》。【注释】①无?:无聊赖。②??:柴疙瘩。
③蛮样:白居易称其家妓小蛮腰细善舞,有“杨柳小蛮腰”句。故称柳条为“蛮样
”。末句“腰”字,亦承此意。
④三眠:喻柳条在春风中起伏之状。典出《三辅旧事》。【评解】
此词咏寒柳而通篇不出一“柳”字,已觉难能;下阕“??”与“蛮样”并列,化
俗为雅,尤为可贵。【集评】
蒋景祁《陈检讨词钞序》: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
、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诸家之文亦可。盖既具什伯众人之才,而又
笃志好古,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趋,触绪纷起,而要旨含咀酝酿而后
出,以故履其阈,赏心泪目,接应不暇;探其奥,乃不觉晦明风雨之真移我情,噫
其至矣!沁园春咏菜花
极目离离①,遍地??,官桥野塘。正杏腮低亚,添他旖旎②;柳丝浅拂,益尔轻
?。绣袜才挑,罗裙可择,小摘情亲也不妨。风流甚,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③。
曾经舞榭歌场,却付与空园锁夕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烟和雨,惯引蜂忙
。每到年时,此花娇处,观里夭桃已断肠。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
【注释】①离离:繁茂貌。②旖旎:繁盛。轻盈柔顺。
③“鹅黄”句:指菜花之娇嫩。【评解】
此词咏菜花,并未明言“菜花”,却处处把菜花写得明丽鲜艳,娇娜多姿,贴切而
又传神。上片描绘旖旎春光,大地美景。先写杏腮低亚,柳丝浅拂,作为衬托,再
写菜花“映粉红墙低,一片鹅黄”。下片写其娇艳。“纵非花非草,也来蝶闹,和
烟和雨,惯引蜂忙。”此花娇处,能使观里夭桃断肠。
结句更渲染出春光无限。全词工丽别致,曲尽其妙。鲜艳明媚,含蓄蕴藉。
虞美人无聊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①战场开。倚楼
极目添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②战旗红,早送鲥鱼③如雪过江东。
【注释】
①秦关蜀栈:指川陕战场。陕西,古为秦地,多关隘,所以说秦关。蜀栈:为我国
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的空中通道。②簸:这里指摇荡。
③鲥鱼:属于海产鱼类,春季到我国珠江、长江、钱塘江等河流中产卵。
【评解】
此词以幽默的笔调,反映作者反对战争,忧虑国事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阶
级的不满。上片写作者无聊捻花,自言自语,抒发胸中的郁闷。下片通过与东风对
话,隐约透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全词把花与东风拟人化,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笔法新颖,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孤独惆怅的心情。
好事近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予自吴闾过访原韵①
分手柳花天,雪②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栏角③。别来世事一番新
,只吾徒犹昨④。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⑤。【注释】①吴闾:即苏州。
②雪:指柳絮。
③葵肌初绣:谓初开的葵花,象绣成的花朵那样美。红欹栏角:谓栏角花事正盛。
④吾徒:吾辈。指作者与史蘧庵辈。犹昨:依然如故。
⑤失路:犹言不得进身之路,以致穷愁潦倒。索索:指风声。【评解】
此词重在抒怀。上片写景,窗外柳絮飘落,转眼葵花新开,栏角花事正盛。下片抒
发感慨。“只吾徒犹昨”,写出了怀才不遇者的无限感慨。结尾二句,尤为读者传
诵之名句,含蕴不尽之意,留给读者寻味。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王士祯浣溪沙红桥①
北郭清溪一带②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③何处是?香
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④。【作者简介】
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
中进士,选为扬州推官,迁至刑部尚书。他是清初诗坛的领袖,以抒情写景的短篇
见长。以余力填词,善写小令。著有《衍波词》。【注释】
①红桥:在江苏扬州,明末建成。桥上朱栏数丈,周围荷香柳色,为扬州一景。
②一带:形容水状似带。③雷塘:在扬州城外,隋炀帝葬处。
④迷楼:隋炀帝在扬州所筑宫室,千门万户,曲折幽邃,人入之迷不能出,因名之
曰迷宫。【评解】
作者任扬州推官时,曾与友人修禊红桥,经常泛舟载酒于桥下。此词除欣赏红桥美
景外,还寄托怀古伤今之情。词中怀古之情寓于景物之中,情景交融,妙笔感人。
【集评】
唐允甲《衍波词序》:贻上束其鸿博淹雅之才,作为花间隽语,极哀艳之深情,穷
倩盼之逸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渔洋词含蓄有味。蝶恋花和漱玉词
凉月沉沉花漏①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②春寒重
。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③
。【注释】①漏:古代计时器。②罅:缝隙。
③连珠弄;曲调名。河间杂弄有《连珠弄》。【评解】
此词抒写闺中怀人之情。上片写别后相思,彻夜无眠况味。凉夜沉沉,漏声断续。
月移窗罅,料峭春寒。欹枕无眠,渐闻鸡声。此时情景,郎岂得知!下片从对往事
的回忆写到眼前的感伤。忆共锦衾,亲密无间,而往事迢迢,徒入梦境,梦醒之后
,益增相思与感喟。全词抒情委婉细腻,含蕴不尽。
而“郎花妾凤”,历来为人们传涌,乃词人之绝唱。浣溪沙红桥
白鸟朱荷引画桡①,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遥指平山②山外路,断
鸿③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④潮。【注释】①桡:船桨,此指船。
②平山:指平山堂,扬州游览胜地。③断鸿:失群的孤雁。④广陵:即扬州。
【评解】
此词写舟中观看红桥景色,抒发怀古之幽思。上片写美景诱人。白鸟朱荷,碧波荡
漾,画舫悠游,光艳照人。面对绿柳红桥,不禁思绪万千。回顾往事,怎不令人黯
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发感怀。放眼远望,平山山外路漫漫,江潮汹涌水迢
迢。无数失群孤雁,空中徘徊。这凄凉景色,勾起了无数新愁。无法排遣,只好付
于广陵潮水。通篇含蓄、有神韵。【集评】
《?村语业》朱孝臧题:“消魂极,绝代阮亭诗。见说绿杨城郭畔,游人争唱冶春
词,把笔尽凄迷。”朱彝尊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①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②轻衾各自寒。
【作者简介】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浙江秀水(浙江嘉兴县)人。康熙十八年,以布衣应博学
鸿词考试,授官翰林院检讨。他博学多才,诗、词、文并工。是浙西词派领袖。曾
与陈维崧合刻一稿,名为《朱陈村词》,并称“朱陈”。他还纂辑唐宋金元词五百
余家为《词综》,为词学研究和创作提供了重要资料。著有《曝书亭集》。
【注释】①青娥:双关词,可状女子之眉,亦可喻远山。②簟:竹席。
【评解】
此词为忆旧而作,故起句点明“思往事”。“青蛾”、“越山”相映,人中有物,
物中有人,最为隽妙。共眠一舸而各据衾簟,事后追思,似有无限惋惜之情。这首
小词委婉含蓄,饶有余韵。霜天晓角晚次东阿①
鞭影匆匆。又铜城驿②东。过雨碧罗天净,才八月,响初鸿。微风何寺钟?夕曛
岚翠重。十里鱼山③断处,留一抹、枣林红。【注释】①东阿:今属山东。
②铜城驿:在东阿县北四十里。③鱼山:又称鱼条山,在东阿县西八里。
【评解】
此词写途中马上耳目所接,天净、鸿鸣、钟响、夕曛,莫不匆匆一时过去。无意于
渲染,而彩色缤纷。下片“夕曛”句以下,均写落日,缴足“晚次”题意。“留一
抹,枣林红”,色彩绚丽,意境幽美。高阳台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
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
词。
桥影流虹①,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②,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
车③住,倩何人传语青禽④?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⑤。重来已是朝云散
,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⑥。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
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注释】
①桥影流虹:即指流虹桥。②横波:形容眼神流动。
③羊车:古代一种制作精美的车,又称画轮车。
④传语青禽:指传递爱情的仙鸟。青禽:即青鸟。⑤罗衾:绫罗被子。
⑥江浔:江边。【评解】
这首词艺术地再现了序中所述故事凄婉动人的意境,也表现了作者的同情。上片描
述少女在楼上见到叶生之后的爱慕与相思。下片写少女因相思而死之后,叶生的悲
悼、怅恨以及作者的无限同情。全词隽丽谴绻,凄婉动人。【集评】
《清词菁华》:朱词以《高阳台》“桥影流红”为代表,所谓春容大雅,万变不离
其宗者,可以尽朱之能事矣。谭献《箧中词》:遗山、松雪所不能为。
卖花声雨花台①
衰柳白门②湾,潮打城③还。小长干接大长干④。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释】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
称雨花台。雨:降落。
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评解】
此词从南京的萧条景象,侧面反映清兵南侵对这座名城的破坏。江山依旧,人事已
非,追怀往事,不胜感慨。上片描写南京的衰败零落。下片吊古伤今,抒发感怀。
字字蕴含着兴亡之慨。全词哀婉抑郁,清丽自然。【集评】
谭献《箧中词》:声可裂竹。一叶落
泪眼注①,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下楼复上楼,楼头风吹雨。风吹雨,草草②
离人语。【注释】①注:倾泻。②草草:杂乱纷纭。【评解】
这首小令,写夫妻相别情景。眷恋之情,化为热泪,倾注如雨。说不尽“草草离人
语”,生动地勾出了临别时难分难舍之状。全词意境清雅,缠绵婉约,饶有韵味,
颇有南唐北宋之风。长亭怨慢雁
结多少、悲秋俦侣①,特地年年,北风吹度。紫塞②门孤,金河③月冷,恨谁诉?
回汀④枉渚,也只恋,江南住,随意落平沙,巧排作参差筝柱⑤。别浦⑥,惯惊
移莫定,应怯败荷疏雨。一绳云抄⑦,看字字、悬?⑧垂露。渐欹斜⑨无力低飘,
正目送、碧罗天暮。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注释】①俦侣:伴侣。
②紫塞:指长城。此处泛指北方塞外。
③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所以称秋空为金河。
④汀:水边平地。渚:水中小洲。回,枉:弯曲的形状。
⑤筝柱:指筝上的弦柱。此外用以形容大雁飞行的队形。⑥浦:水滨。
⑦一绳云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向天边。杪:梢。
⑧?:同“针”。⑨欹斜:倾斜不平。【评解】
这首咏物词,借咏大雁南飞,抒发作者亡国与身世之感。
上片写雁儿被迫从塞北飞往江南的情景。北风凛冽,金河月冷,云中结伴,巧排筝
柱,飞往江南。下片寄托了作者的无限感慨。作者观察细致,体物入微。全词委婉
含蓄,寄喻殊深。在咏物词中,确是佳品。【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
是竹?直逼玉田之作,集中亦不多见。忆少年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
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评解】
这首小词,宛转曲折地描写了春日怀人之情。作者把景与人融为一体。垂杨巷陌,
东风庭院,又到飞花时节。重帘如昔,而窥帘人已远,勾起了绵绵情思。歌莺舞燕
,更添幽怨。既是今日相思无益,悔当初不该相见。全词工丽和婉,情思缠绵。
婉约词二十
顾贞观菩萨蛮
山城夜半催金柝①,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②闻马嘶。门前乌桕树
,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作者简介】
顾贞观,字华峰,江苏无锡人。康熙五年中举人,为国史院典籍。
善填词,为清代词坛大家,是纳兰性德的好友,词风亦相近。重白描,不喜雕琢、
用典,以情取胜,真切感人。著有《弹指词》。【注释】
①金柝:古代军中巡夜所击之器,即刁斗。此指夜间更声。②枕函:即枕头。
【评解】
此词描写作者深夜羁旅孤馆,遥忆地下亡人的寂寞、凄凉况味。上片写羁旅山城,
思念亲人,辗转不寐的情景。夜半金柝,孤馆灯花,窗外渐白,鸡鸣马嘶,写尽彻
夜无眠况味。下片写孤馆凄凉,愁梦频惊,月色朦胧,树影惨淡,使人愈觉伤凄。
这首小令,神韵甚佳,颇有情致。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玉纤①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恨无端、添叶与青梧②,倒减却③、黄杨
一寸。天公定亦怜娇俊④念儿女、经年愁损。早收回、溽暑换清商⑤。翻借作,
兰秋重闰⑥。【注释】①玉纤:指女子之手。
②“添叶”句:梧桐秋日落叶,有“一叶知秋”之说。今遇闰六月,则使梧桐落叶
延迟,故云添叶。
③“倒减却”句:据《本草纲目》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
”④娇俊:指青年男女姣好的容貌。⑤清商:天高气爽的秋季。
⑥“翻借作”句:谓闰六月已行秋令,可借作七月,使七月有重闰。【评解】
七月初七,是牛、女二星一年一度相会的日期。时值闰年,因而可以看作有两个七
夕,词人便设想,这是天公出于对经年因分离而愁损的儿女的爱怜。构思既巧,词
亦隽雅。金缕曲
寄吴汉槎①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②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③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④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⑤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⑥。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⑦透
。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⑧?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
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⑨,盼乌头、马角CD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注释】
①吴汉槎(chá):是吴兆骞的字。清顺治十四年,他因江南科场案件牵连,谪戍
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顾贞观与吴是好友,当时顾在纳兰性德家教书,写此词
表示对朋友的同情与慰藉。纳兰性德见词泣下,遂求情于其父纳兰明珠(宰相),
吴兆骞遂被收回。《金缕曲》共二首,选一首。②丙辰:这里指康熙十五年。
③季子: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子季札,有贤名,因封于延陵,遂号称“延陵季子”
,后来常用“季子”称呼姓吴的人。④行路:这里指与己无关的路人。
⑤魑魅:鬼怪。⑥覆雨翻云手:形容反复无常。⑦牛衣:这里指粗劣的衣服。
⑧毅:同“够”。
⑨廿载:自吴兆骞坐江南科场案至此,整整二十年。包胥承一诺:春秋时,伍子
胥避害自楚逃吴,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我必存之”。后伍子
胥引吴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终复楚国(参看《史记》)。
CD乌头马角:战国末,燕太子丹为质于秦,求归。秦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
许耳!”太子丹仰天长叹,乌头变白,马亦生角(参看《史记》)。【评解】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谪的深切关怀、同情和慰藉。
上片写对友人的问候、同情。“季子平安否”,不是一般寒暄,而是对谪戍远方至
友的深切关怀。“冰与雪”,暗喻自己与吴兆骞,都是在清朝严酷的统治下辗转反
侧。
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置此札,君怀袖”,劝友人以此信
为安慰,放宽心,解忧愁。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在那黑暗的社会里,
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宛转反复,心迹如见。
一字一句,真挚感人。【集评】谭献《箧中词》:使人增朋友之重,可以兴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纯以性情结馔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
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纳兰性德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②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字容若,满人,太傅明珠长子。聪敏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一等侍卫
。与当时才子顾贞观、秦松?、陈维崧等结为挚友。
他在清初词坛上,起了联络海内词客的重要作用。31岁病逝。其词风格接近李煜,
有清朝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格高韵远,颇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
词有《饮水集》。【注释】①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②聒:喧扰,嘈杂。【评解】
此词当写于作者从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描写羁旅荒凉的塞外,
思念故乡的孤寂情怀。上片写长途跋涉的情景。“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长途
跋山涉水之苦,更衬出对家园的留恋。下片写旅中风雪,更添乡愁。通篇低徊宛转
,抑郁蕴藉,而语言平易,流丽自然。【集评】
顾贞观《通志堂词序》:容若天资超逸,储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
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婉而后喜悦。
顾贞观《纳兰词评》:容若词一种凄惋处,令人不能卒读。
周之琦《箧中调》一引:“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王国维《人间词话》: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河传
春浅,红怨,掩双环①。微雨花间,昼闲。无言暗将红泪弹。阑珊②,香销轻梦还
。
斜倚画屏思往事,旨不是,空作相思字。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注释】①双环:门上双环,此代指门。②阑珊:稀疏零落。【评解】
此词写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的一段难以诉说的柔情。
微雨花间,门掩双环,香消梦还,弹泪无言。下片前三句叹往事皆非,空作相思。
后四句言当时与所爱者相会之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全词以形象出之,极缠绵婉约
之致。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①如环,昔昔长如?。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②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③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
蝶④。【注释】①昔:同“夕”。②无那:无奈。
③唱罢秋坟:用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句意。
④“春丛”句:化用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蝶的故事。【评解】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
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
犹得向郎圆。’”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一昔如环,昔昔长如?”,包蕴
了无限的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下片以燕子的欢悦呢喃,反衬自
己的忧愁悲哀,并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
人至深。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①落花红冷,蓦地②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
此簟②纹灯影。【注释】①砌:台阶。②蓦地:忽然。③簟:竹席。
【评解】
此词写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情景。初见的地点,是在围着栏干的金井边,那正是落
花满阶的暮春时节。他们突然相见了。从此以后,意惹情牵,再也不能忘怀。“从
此簟纹灯影”留下了无限相思。簟波席纹之中,灯光烛影之下,她的身影宛然在目
,萦绕心头。全词感情真挚,取意新颖,生动地表现了初恋时的心情,体现出纳兰
词风的特色。【集评】
《清词菁华》:(性德)小令为有清一代冠冕,奇情壮采,一往无前。
况周顾《蕙风词话》:(性德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徐乾学《纳兰性德墓志铭》:清新隽秀,自然超逸。临江仙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①。
最是繁丝摇落后②,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③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
弯。【注释】①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②最是:特别是;繁丝,指柳丝的繁茂。这两句里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
③湔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湔裙:溅湿了衣裙。李商隐在《柳枝词序
》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溅裙来会。此词咏柳,故用
此典故。【评解】此词既咏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也咏一位遭到不幸的人。
通篇句句写柳,又句句写人,物与人融为一体。委婉含蓄,意境幽远。确是一首成
功之作。【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余最爱《临江仙》“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
也相关”。言之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词亦以此篇为压卷之作。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①微,又是夕归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注释】①麝烟:麝香。
【评解】
此词仅描写闺中人教鹦鹉念诗的细节,便把思妇的心情和盘托出。她镇日思念心上
人,而又不能离开深闺,闲得无聊,只好调弄鹦鹉,教其念诗;而所念的,正是他
的诗。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既是消遣,又是怀念,感情细腻婉曲,含蕴无限情韵。
风格绮丽,凄婉缠绵。沁园春
丁巳①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
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②,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灵飙③一转,未许端详。重寻
碧落④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⑤,翻惊摇落⑥,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⑦
。【注释】①丁巳: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时纳兰性德23岁。
②红雨:这里指落花。③灵飙:神风。
④碧落:天界。《度人经》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
⑤绸缪:缠绵的情缘。⑥摇落:原指木叶凋落,这里是亡逝之意。
⑦“把声声檐雨”两句:意思是让檐前滴滴淅淅的雨声,谱写出我内心的痛苦。回
肠:弯曲的肠子。过去多以肠子的屈曲纡回比喻愁怀萦绕。【评解】
此词感情真挚,哀婉缠绵,悱恻动人。诗人怀念亡妻,心情极为悲伤。他叹息爱妻
早亡,回忆过去夫妻的恩爱生活,叙述丧妻后自己的痛苦。对着妻子的遗像,似乎
觉得灵风飘动,思绪悠悠,想到天上寻找,又想到“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如一,但眼前人亡物在,触景伤情。
“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抒写了诗人的无限伤凄,为全词更添情韵。
【集评】
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表现其“自然之情”,是纳兰性德创作的立足点。
正因如此,尽管他有时文心周折婉曲,立意新颖精巧,但人们依然感受到他感情的
真朴,依然能够透过绮丽的衣装,看到诗人跳动着的“赤子之心”。
宋琬蝶恋花旅月怀人
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①,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②
?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作者简介】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一号无今,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进士及第。官户部主事,
四川按察使。著有《安雅堂文集》、《二乡亭词》。【注释】
①乌鹊惊飞:曹操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②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
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评解】
此词抒写月夜怀人的羁旅生活,透露出作者烦乱不安的心绪。上片对景怀人,月近
疏帘,乌鹊惊飞,南楼笛声,故人万里。下片写旅中情景。灯下蟋蟀凄鸣,欲睡何
由可得!墙角风吹芭蕉,写憎遮黑窗儿。全词情景交融,委婉细腻,曲折含蓄。或
当有所寄托。【集评】谭献《箧中词》:忧谗。佟世南阮郎归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①。芳草句,碧云
辞,低徊闲自思。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作者简介】
佟世南,字梅岭,清满州(辽东)人。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
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注释】
①翠眉:即翠黛。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称眉为“翠黛
”。【评解】
此词描写暮春季节,深闺思远的心情。上片以景衬情。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
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高楼帘幕垂”,明写景物,暗写人物的思想、神态和感
情。下片以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写思妇的春愁。全词含蓄蕴藉,清新婉约。
龚翔麟南乡子集调名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
【作者简介】
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浙江杭州市人。康熙二十年副贡。官监察御史。著有《红
藕庄词》。【评解】
此词集合《拨掉》,《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
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十个词牌名而成。妙在
作者不另加辞语,而文理顺遂,且亦颇具月夜拨棹、听歌临风的意趣。此体在词作
中别具一格,与回文、药名、嵌字、离合等体一样,也是颇见巧思的文字游戏,具
有一定的艺术性。菩萨蛮题画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①,衣波双鹭鹚②。田田初出水
,菡萏③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注释】
①澌:解冻时流动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声。②鹭鹚:水鸟。
③菡萏:荷花。【评解】
这首题画词写得生动逼真。上片写画中美景。青青柳丝,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鹭
鹚对浴。下片写荷花与人交相辉映。
把物与人融为一体,为全画增添无限情韵。全词意境幽美,工丽新巧。
厉鹗眼儿媚
一寸横波①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当时底事②
匆匆去?悔不载扁舟③。分明记得,吹花④小径,听雨高楼。【作者简介】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庚子中举,乾隆元年荐举博
学鸿词,不售,遂不复出。爱山水,尤工诗余,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秋林琴雅
》四卷,《樊榭山房词》二卷,续词一卷,集外词一卷。【注释】
①横波:喻目光。②底事:何故。③载扁舟:犹言同行。
④吹花:犹言迎风,语出《诗?郑风?箨兮》:“风其吹女。”与下句“听雨”对
仗。【评解】
此词通过往事的回忆,抒写怀人之情。小径迎风,高楼听雨,此情最堪回味。但佳
人已去,追想当日温柔,徒增怅惘。“矜严消尽”一句,画出了这位“佳人”并非
一味温柔,颇能传神地点出该女子的性格。全词工丽和婉,语俊境美。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①,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
荷花临鉴②。日日绿盘③疏粉艳,西风无处减。【注释】①冉冉:袅袅升动貌。
②临鉴:对镜。③绿盘:喻荷叶。【评解】
厉鹗词以典丽见长,此词“秋浓人淡”、“绿盘疏粉艳”两句,尤为颖异尖新。上
片是人看景,清远空灵之极;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绮旎。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
。风味在清真、白石之间。【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有怨情,意味便厚,否则无病呻吟,亦可不必。
《艺蘅馆词选》徐紫珊云:樊榭词生香异色,无半点烟火气,如入空山,如闻流泉
,真沐浴于白石、梅溪而出之者。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①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②
又接。尽吹入潘郎③,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阴虫还更切切。
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④。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
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注释】
①清商:原为古五音之一。此处指秋风。②飙:泛指风。③潘郎:指晋潘岳。
④檐铁:檐马。亦谓之风铃,风马儿。悬于檐下,风起则铮?有声。【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秋声。上片写入夜风声,“几处催发”,使人难于入睡。下片写檐铁
惊响,野寺钟疏,虫声切切,凉潮呜咽。独自开门,惟见满庭月光。结句极富诗情
画意。全词从所闻到所见和所思,生动逼真而又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集评】
《艺蘅馆词选》陈玉几曰:樊榭词清真雅正,超然神解,如金石之有声,而玉之声
清越,如草木之有花,而兰之味芬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樊榭词拔帜于陈、朱之外,窃曲幽深,自是高境。……樊
榭措词最雅,学者循是以求深厚,则去姜、史不远矣。周稚廉相见欢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①,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②闲情别绪教鹦哥。【作者简介】
周稚廉字冰持,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县)人。康熙时诸生。有《容居堂词》一卷
。【注释】①螺:螺髻,古代女子的发式。②打叠:收拾,安排。【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人物情态。小鬟睡起,钗偏髻倒,娇憨之态可掬。神情逼真,如在眼
前。全词委婉含蓄而又新巧自然。【集评】